職場抱怨從未間斷過,無論國內或是國外的公司,總能聽到員工“被不公平”的訴苦,比如,為什麼領導有福利,辛苦如我們卻沒有呢?為什麼他犯同樣的錯誤不被處理,我就被不平等對待呢?為什麼我和他幹同樣的工作,他的工資就比我高呢......
如此類似的抱怨,作為職場人已如家常便飯似的令人習慣了。但是員工抱怨這樣或那樣的不公,究竟應當?還是不應當呢?我們先來聽聽商界大伽任正非怎麼說......
華為老總任正非聽到一些員工抱怨待遇不公的問題後,他在會上說:“您有時會感到公司沒有您想像的公平。真正絕對的公平是沒有的,您對這方面期望太高。多一些知足,就少一些抱怨,要擺正心態,時刻想著‘我能為華為做些什麼’,那麼,你就能站在事業的高度對待自己的工作。時間長了,你就會發現,你的不滿會隨著工作熱情的提高而煙消雲散,你所受到的不公待遇也可能化為烏有。請記住,在努力者面前,機會總是均等的,甚至有時還要承受得起做好事反受委屈。‘燒不死的鳥就是鳳凰’,這是華為人對待委屈和挫折的態度和挑選幹部的準則。其實一個人的命運,就掌握在自己手上。生活的評價,是會有誤差的,但決不至於黑白顛倒,差之千里。要深信,是太陽總會升起,哪怕暫時還在地平線下。”
任總的講話看似都是正確的,挑不出什麼毛病,甚至說還在激勵員工。因此,如果作為公司管理者,甚至處於任總的位置,相信誰都會如此講話。因為立場不同,思維和利益的出發點就不同。作為職場管理者,首先追求的是公司利益最大化,每個老闆都巴不得所有員工都和自己一樣,對公司的情感就與愛自己的家一樣,愛得深沉,愛得無私,愛得長久,更希望每名員工不計報酬得失,一心為公司建設竭盡所能。因此,作為職場管理者,特別是公司老大,就會搬出所謂的道德、禮儀來綁架員工的思想,通過思想上的引導去觸發深藏於員工內心的人性,期望在思想上與員工產生共鳴,促使員工放棄利益底線去佔領漂浮在空中的道德至高點,以道義之名掩蓋自己追求利益的功利性目的。
人有可能會對這一觀點持懷疑態度,特別是那些所謂的理論家們。但是,我們不妨冷眼觀察一些當下,有哪一家公司是以實現員工共同富裕為價值追求的嗎?有把員工生活幸福程度作為公司發展根本目的的嗎?有人會說,那是國家的道路問題,不是公司存在的目的。那麼,既然公司不能實現利益的平均分配,沒有一位企業家的最終目的是全心全意為社會為人民服務的,那麼,為什麼老總們還那麼喜歡站在社會精神層面,利用員工心理弱勢開展輿論攻勢呢?
所以,任正非提出“要擺正心態,時刻想著‘我能為華為做些什麼’,那麼,你就能站在事業的高度對待自己的工作”,其實實質就是讓員工把利益追求轉化為情趣愛好,沒有物資基礎的上層建築,真的能建成高樓大廈嗎?
反過來思考一下,當員工還在為家人溫飽、為房貸車貸、為父母養老、孩子上學而苦惱時,要求他們站在“事業的高度”,思考“我能為華為做些什麼”,這種不遵循客觀規律的“空中樓閣”,也只有採取情感欺騙才能實現了......
華為選拔幹部的標準是“燒不死的鳥就是鳳凰”,意思是員工只有忍受華為各種磨難並且得到華為認可之後,才可能進入幹部競選行列嗎?反過來的意思就是,員工被“燒”或者“被燒死”都是活該嗎?這是什麼邏輯?這是什麼強權?你發工資就可以不遵循人人平等原則,就可以隨意主宰員工的職場命運?哪還要法規幹什麼?
從員工角度講,員工為什麼參加工作,最終目的是為了自己和家人能幸福地生活。從目的性上講符合自然規律和社會發展邏輯,更加符合中國社會主義道路建設的根本性目標,沒有什麼毛病。當員工在付出勞動之後,追求更多更大的利益,這其中肯定有不滿足的貪婪性,但符合人性特點和“森林法則”,至少員工與一些企業家企圖用虛空的思想去綁架員工,從而實現利益最大化的目的有本質的區別,至少沒有通過無盡的貪婪去實現佔有物資的目的,所以,這一切行為是無可厚非的......
因此,建議遇見員工抱怨,職場管理者不要再玩“掩耳盜鈴”的手段,思想的控制決不是絕對的控制,只有制度的完善,才能真正消除抱怨的聲音。如果職場管理者捨本求末,不竭力完善制度機制,而是玩弄政治外交手段,這樣的“忽悠”式管理,不是搞企業文化,而是搞制度腐敗,不及時校正,遲早要上思想“忽悠”的當......
摘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我們刪除。
閱讀更多 體制寫作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