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孩子的教育方式重要嗎?你採用的是什麼方式?

生活小甜圈


孩子的教育方式,在孩子的學習和性格養成方面是極其重要的。



如果過分溺愛,孩子性格上就會養成任性,自私自利,不懂得感恩,不懂得分享。不利於孩子成長。學習上缺乏自主性,不主動思考問題,懶惰,被動接受知識,甚至不願學習。不利於學習成績的提高。


過分嚴厲,會使孩子產生懼怕心理,對人產生不信任感,容易走極端。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易怒,性格不穩定。在學習上,會缺乏自信,不敢去發表自己的意見,不利於知識的掌握。

對孩子過分冷漠,不聞不問,會使孩子形成孤僻的性格,不會關心愛護,缺少愛心,同時也不利於孩子的學習成長。

總之,教育方式對孩子的學習成長至關重要。要講究一個"度〃。寵而不嬌,嚴而不厲。要關心,愛護,尊重孩子,才能有利於孩子性格的養成,學習成績的提高。


小橋流水1004


去年過春節,我媽媽說她很幸福,因為一到過節,我們兄妹三個每人都會給錢她過年;而我舅舅的兩個兒子都四十好幾,各自成家了,不但要幫他們帶孩子,每個兒子還整天想方設法從父母這裡要錢。這就是教育孩子不同,結果也不同的例子。現在網上這樣的例子多了去了,父母寵孩子太深,什麼都喜歡包辦,不捨得放手讓孩子自己去長大,去負責任,結果真的會害了孩子,苦了自己。

我的兩個孩子,我一直用做榜樣的方式來教育他們,至於你說的是嚴管還是放養,這個是要分時候的,純嚴管也不行,純放養也不可,該嚴管的時候嚴管,該放養的時候放養,真是個不錯的方式。但是一定要看情況。

網上不是說,一等父母用言行影響孩子,我算不上一等父母,但我要求孩子做事的時候,我一定先檢查自己是否能做到,比如,我總是要求孩子不要玩手機,那麼我就會放下手機,陪孩子去公園或者玩遊戲等。而不是兇他半天不讓玩手機,自己卻抱著手機不放。

我有時也會做三等父母打罵孩子,今天早上我就這麼幹了,二寶上學哭鬧,先生送他上學就沒事,我一送就哭,最後就把他打了,下手像是後媽一樣狠。但是平時我很少動手。

我原來一直喜歡做二等父母,說教孩子,可是效果很不理想,而且孩子不喜歡我們嘮叨個沒完,有時候你說的長篇大論都把自己感動哭了,孩子們卻一點反應都沒有。所以很多時間,給他們機會犯錯,讓生活教育他們做人,他們一定能知錯就改。

孩子三歲以後,就要多尊重他們的合理要求,多傾聽他們的想法和意見,多給他們自己成長的機會,原則問題一定要嚴管,比如孩子從來不幫家裡做家務,對長輩不尊重,這一定要嚴管。該放養就要放養,比如孩子週末約了同學去玩,就可以讓孩子出去適應自理能力。

對於孩子的教育,一定要用心,那麼孩子能幸福成長,我們的晚年會更幸福。


王書霞19


我個人認為孩子教育猶如放風箏鬆鬆緊緊,也要因材施教,家長大人以身作則,引導好孩童時期的童心健康成長。我不談孩童乃至小學中學高中教育問題,那是教育部學校及老師的問題!我只想提醒家長對孩子的生活生長管的過多過寬,以至於孩子喪失了童年的純真快樂,也培養了長大不能生活自理的庸才!還有學生擇校問題,我認為孩子根據能力而定,不是攀比名校,以至於能力有限,成績相對落後的自卑感,會導致逆反心理,影響成績。我表弟七歲沒了父親,十二歲沒了母親,在爺奶親鄰的幫助下依然研究生畢業就業了,前期中途也洩氣不上,在大家及我的溝通交流下完成了學業。孩童乃至於學生時期學習當然是第一要務,俗話學生學生以學為生,學生的重點就是學習,其他不應該,也不容許他過多操心。在當今經濟大潮下,有種讀書無用論的邪說是不可取的,在知識的海洋裡有你想要的所有,俗話,書中自有顏如玉 書中自有黃金屋。讀書是會讓人的眼界 腦洞大開的,讀書不一定非為仕途,為生活也是應該有的,畢竟科技高速發展的社會,沒學問,確實成問題!在法律法規社會制度健全的當今,如若想出人頭地,鯉魚躍龍門;非讀書沒捷徑可尋。即使不教育孩子一定猶如岳飛那樣報效祖國,但最起碼要教育孩子走正路行正道,雖然人間正道是滄桑,但是正道!切莫肆意妄為 為非作歹,禍害家庭 危害社會!最後入獄,咎由自取!在學習學業問題,不可急功近利 按著牛頭讓喝水;俗話能力有大小 革命分先後;因材施教,走適合他自己的路,360行,行行出狀元嘛。教育孩子,正確引導即可,師傅引進門修行在個人嘛! 不足之處請多指正





鑫桂雜苑


大家好,我是菜鳥。今天談一談,關於孩子教育的問題。我覺得,教育孩子,就是培養未來。

我從以下方面,來談談孩子,應該如何教育。

  • 金錢觀
  • 人際交往
  • 生活態度
  • 做事格局上面

金錢觀:應該放在首位教育

首先我們聊一聊,金錢觀。

我們大多數人,都是很普通的家庭,不是像王思聰一樣,生來就嘴裡含金。如果不能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金錢觀,將會使孩子變的驕奢無度,或者悲觀消極。

我認為,要讓孩子樹立好一個,良好的金錢觀。應該帶孩子,出入一些公共場合,比如機場、火車站、小村莊等等各個不同場景的地方。

機場、火車站,這類公共場合人流巨大,形形色色的人,都會存在。告訴孩子,在這些人群當中,你究竟想成為,哪一種人?

如果你希望,你的日子過得更好,你的職業會更加體面,那你就應該選擇,踏踏實實為以後做努力。


不侷限於學習課本上的知識,但是必須要不斷地學習。這樣才會使你的大腦,更加豐富。當面臨同一個問題的時候,你會有更多的角度,更多的方法,去解決問題,擺脫思維定勢,是以後,能夠更好生活的基本條件。

如果你選擇沉淪,那裡可以停止努力,安享你現在的生活。但是今後你的日子,將會遠不如,你眼前所見到的人或物。

帶他出入小村莊,是讓他看一看,究竟什麼叫貧窮?讓他近距離感受,貧窮的含義。

我們前幾年,有一個節目非常火。叫做《變形記》,我覺得這個節目,之所以好,是因為,可以讓城市那些驕奢的孩子,瞭解貧窮的含義。

只有他自己知道了,貧窮的滋味,才會更加關注貧窮,更希望自己免於貧窮。

當他有朝一日,可以獲得一些成就的時候,他對貧窮的人,會有更多的關愛。

人際交往:每一個人,都不是一座孤島

其次我們聊一聊人際交往 。

人際交往,按我來說,最重要的。交往千萬不要斤斤計較,因為人的關係,經不起這些細小的傷害。

這跟水滴石穿,有點像是一個道理。你總是斤斤計較,別人就是有對你再好的心,都會被你給擊穿。

所以交朋友,不要怕吃虧,只要不觸犯你的原則,吃一點小虧,得過且過。

還有人際交往,並不是說,你認識他記得他的名字,就可以了。而是你要用心去經營,你們之間的關係,讓你們的關係,不至於過於冷落。

即使到了不溫不火的地步,也是總比冷落的好。

交朋友最重要的就是,要懂得篩選朋友。如果你的朋友,毫無底線地對你有所侵犯,對於這樣的人,最好不要跟他正面硬剛。

而是選擇退一步,保持的態度是,敬而遠之,不得罪人。

每一個人,都是有小毛病的。對於這些小毛病,要用時間去磨合,而不是做一個挑剔的人。愛挑小毛病的人,往往是最不討喜的。

你的胸懷越大,你也就越不會斤斤計較、過於挑剔,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寬容,是人際關係交往的潤滑劑,是促進人際關係的良藥。

生活態度:積極樂觀的同時,要有憂患意識

第三,我們聊一聊,關於生活態度的問題。

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快快樂樂地成長。

這快樂,就需要擁有一個樂觀的心態。一個悲觀消沉的人,是很容易被集體疏遠的。集體離你越來越遠,你就會越來越消沉,這是一個惡性循環,你要跳出循環,你必須要做一個陽光快樂的人。


你也許會在生活中,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請你保持,像阿q一樣的精神,懂得通過自己的主觀意向,來平復自己的心,來安慰自己。

但是安慰,絕對不是麻醉自己,而是為以後更好地生活而安慰。

樂觀的心態,可以保證你生活得更加陽光快樂,但是做人,也需要有憂患意識。

憂患意識,不是讓你杞人憂天,不是讓你多愁善感,而是要讓你能夠,跳出自己的舒適圈,不斷給自己找事幹,每天不需要,比別人強大多少,只需要比別人好一點點,這就足夠了。

做人做事要有格局:不丟芝麻,撿起西瓜;讀更多書,看更多人。

最後我們聊一聊,做人做事的格局。

古人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意思就是說,如果你沒有長遠的目標,就會被眼前的事情,弄得團團轉,你的大部分時間,都會被消耗在,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上面。

真正有意義的事,是那種,有長期過程的事,而不是立即見效的事情。一個好的東西,都需要時間的沉澱,和努力的沉澱。

你要想擺脫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你必須要立足長遠,而不是隻看到眼前。撿芝麻,丟西瓜的事情,是大部分人正在做的事。

我需要你做的是,既不丟掉芝麻,也要撿起西瓜。

為什麼我讓你不要丟掉芝麻?因為生活中大部分事情,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不是那種特別嚴重的事情。

這些小事,可以潛移默化地影響,你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總歸要處理好這些事。

雖然如此,但是還是要保持,雞毛蒜皮的小事,能不計較就不計較。

做事情,要從大處著眼,而不是在小事上面計較。一個人境界高低,取決於他看到未來的時間長度。

你看得遠,你的境界就高;你看得近,你的境界就低。如何提升境界,就要看你自己的閱歷,就需要你讀更多的書,看更多的人。


以上是我的個人觀點,歡迎大家下方評論你覺得教育孩子還可以從哪些方面著手?


菜鳥懂生活


孩子就像一個小樹苗,我們家長怎麼教育,孩子就會怎麼成長。

嚴管的孩子,孩子自信心不足,孩子會很自卑,成長能量不足,不敢去冒險和探索,人際關係差,脾氣暴躁,人生目標不清晰。

放養的孩子,缺乏修養,人生目標不清楚,自我比較放縱,沒有好的規矩,自律性很差。人際關係淡漠。拒絕別人的建議。

我對自己的孩子採取的方式是:引導型的朋友關係。具體做法是(我的孩子是男孩):

(1)和孩子做朋友,和他一起玩,哪怕是電子遊戲,他會什麼,我就會什麼。

(2)喜歡和孩子聊天。天南地北,隨便聊。注意聽孩子的話外音。

(3)孩子喜歡的興趣愛好,有條件就讓他上興趣班。

(4)他喜歡運動,我就陪他去健身房或籃球場。

(5)沒有打罵過孩子。偶爾有訓斥過孩子。

(6)從不說大話,空話。做不到的事從來不會和孩子說。

以上是和孩子朋友關係的培養。所謂引導型,就是要引導孩子走正確的路。例如:

(1)引導孩子守規矩。這裡包括:生活規律,作息時間安排。這些是和孩子一起討論和協商。孩子自己同意的。其他的規矩如交通規則等,告訴孩子危害性,看視頻瞭解其可怕性。

(2)給孩子樹立榜樣,遵守社會公德,講禮貌,尊重長輩。以身作則。不論在國內國外。我們家長放棄電視節目,所以從小孩子不太看電視。我記得好像就讓他看《大頭兒子小頭爸爸》和《迪士尼》。讓孩子喜歡爸爸。

(3)告訴孩子身體強壯,不要去欺負弱小同學。所以孩子喜歡鍛鍊,比一般同齡孩子強壯多,也沒有其他孩子來欺負我的孩子。

(4)培養從小喜歡聽故事,看書。用各種有色彩的書來刺激孩子。維也納音樂會的電視節目也讓他看,孩子開始喜歡裡面的電子琴和小提琴。我們家長讓孩子去學這些樂器。積極參加學校的讀書活動,擴展知識面。

(5)當發現孩子對音樂有感覺,就培養孩子跳街舞和國標舞。喜歡跳舞的孩子容易安靜下來。

(6)給孩子安排一個安靜的環境讀書,誰也不打擾他。孩子寫作業的時候,我們家長是在看書,或幹家務。所以,有時孩子累了就會到廚房幫忙做簡直家務。不參與孩子自己收拾自己的房間,只有告訴孩子,今天有客人來,你收拾一下房間,需要大人幫忙就告訴我們,否則就不幫忙。給孩子空間,讓他自由想象,房間貼滿了自己喜歡的偶像人物,小動物畫像。包括房間頂。

(7)孩子告訴我們家長,他要玩遊戲,我們爽快答應了,但規定時間,先完成作業和複習,節約的時間可以玩。孩子就爭取在學校完成作業,爭取搞懂今天學習的內容,他就可以回家玩遊戲,我也趕緊去學,保持和孩子同步,我自己偷偷背遊戲攻略,這樣孩子有人可以聊遊戲,是他朋友。你說什麼,他可以聽進去。

(8)我們要求孩子的是:每一個假期都要參加社會實踐,無論是作義工,或自願者。每次都會有社區的獎狀拿回家。而且孩子還交了不少忘年朋友。學會和人打交道,不卑不亢,有禮貌。孩子從小學3年級到高中上學前,一直沒有斷過。

(9)培養孩子多交朋友,歡迎他的朋友到家做客,我們家長去一個一個認識他的朋友。積極參加同學聚會。平穩度過青春期。因為同學關係好,成績不錯,經常是學校和班級的班幹。

(10)青春期的孩子叛逆,他沒有機會和家長對抗。他要cosplay日漫人物,我就陪孩子去選日本戰刀和假髮,他要當學校的俱樂部的領導,我就幫他出海報,教孩子如何組織和宣傳。他把我當成朋友。孩子讓家長給班上捐手套去勞動,我馬上購買一堆手套。給足孩子的面子和自尊。

(11)孩子學習時喜歡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習題,經常和老師吵架。我們理解孩子,告訴孩子要理解老師,老師要負責一個班同學,沒有時間討論新方法,你可以和老師課下交流。孩子不會記恨老師,也喜歡老師的課,老師也很喜歡他。

(12)從小孩子喜歡上課發言。每次家長會,老師告訴我們,孩子最大優點是上課發言最積極。我們對他的這個表現非常稱讚和認可,在外人面前都及時表揚,所以孩子這個習慣一直堅持到高中畢業。這樣的結果是上課孩子是高度集中精力,學習專注力強,效果非常好。不會就馬上問老師,作業很輕鬆。

(13)注重孩子睡眠,這個身體好,學習效果好。高三以前都是9點睡覺,保持好的睡眠習慣。高三是10點睡覺。

(14)孩子有嚴重問題的時候,該責備要責備,但要孩子清楚為什麼責備他,不太嚴重的問題就接納孩子。

(15)不做老師的傳聲筒。孩子有時成績下降厲害,老師叫家長,在我們面前述說孩子的不對之處,家長忌諱當傳聲筒,因為孩子已經知道老師要說什麼了,家長就不要再責備孩子,給孩子要鼓勵,不要重提這件事,告訴孩子說老師認為你還是很棒的,很多同學也下降了,我們下次加油就好,我請你吃飯,獎勵一次。只要家長有耐心,孩子會知道什麼是對和錯。孩子還用自己的經歷告訴別的同學,考試不要作弊,沒有考好我爸爸還請我吃飯,我為啥要作弊考高分。

以上大概就是我教育方式,孩子和我們是引導型的朋友關係。這樣的教育方式比較輕鬆,教會孩子學習方法,培養好學習的規矩,讓孩子自律,他會從內願意學習,不是外部壓力逼迫。

希望我的體會給其他家長有一個啟發。喜歡我的文字給我關注和點贊。歡迎家長們來討論。


北京積極人生


感謝前面的朋友們給出了各個角度的解決方案,在這裡,我也把自已的教育經歷總結提出,希望能與大家交流學習!這個內容是我發在頭條裡的貼子,得到4.2萬推薦閱讀。

一直都有一個說法:“養個孩子就是還上輩子欠下的債!”,從這句話就可以看出來,自古以來,人們在教育孩子上都是存在著困難與不解的,只道是上天派孩子來修煉父母的耐性與品行!事實上,孩子在成長成熟之前,都有著不少的問題:拖拉、說謊、耍性子、叛逆、玩遊戲、看動畫、不講衛生、打架、不吃飯偷買零食、與不良同學結伴、學好不易學壞很快、不懂禮貌、盡給父母難堪不懂事、學技能5分鐘熱度、認慫不上進等等等等,好像枚不勝舉。你家的孩子也有過這些問題吧?

然後,作為有文化的父母,我們自然是要抱回各種教科書或是參加培訓班開始學習,什麼《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正面管教》《卡爾.威特的教育》......遍歷古今中外教育理論,若是讓去考個證,估計能捧回很多教育理論專家證來哈!

然而等到面對現實時,特別是有著現代高等知識文化的年輕一代父母,面對這些自家孩子的問題時,再看看別人家的孩子,心裡總有不甘,結果大多時候對孩子先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實在不行了,大聲吼罵威脅強迫,甚至動手胖揍孩子一頓,結果效果總是不好,父母心裡也常後悔。社會上還時常出現打罵孩子一時失手,造成意外傷害使孩子終生落下殘疾,甚至個別手下重了,要去孩子的性命,後悔莫及!父母常常不解,自已的孩子這麼不懂事,總不懂得體貼大人,盡給自己出難題或丟臉。


我常常回憶自己的成長經歷,其實就孩子的角度看,他並不會懂得什麼大道理,他只會用感受來體驗世界,只有在感受愛的時候開心,在感受不到愛的時候不開心。開心的時候很配合,不開心了自然就叛逆鬧騰,依孩子不同的性格,反應的強烈程度不同罷了!如此一想,我也就理解了孩子的反應狀態,依據孩子的狀態來引導孩子儘量保持開心配合的狀態!

在這同時,我也漸漸地意識到:孩子理解力的發育需要時間、學習的熱情需要保護、身體的嬌弱需要愛護。作為父母,我們不能太心急於孩子有成熟的反應,甚至,急於讓孩子參加各種早教培訓班學習,那樣不但沒有效果,還會造成類似拔苗助長的後果,造成孩子厭學,更加叛逆,就會在歧途上走得更遠了!

最後,我決定緊緊抓住愛,以愛是不變的宗旨,以孩子的成長為中心和出發點,以此延生出來的教育思考與行動才會貼切孩子的實際需要。事實上,經過自已的這番意識轉變,我轉變了對孩子的態度與方法,跟孩子保持同一水平線,用孩子的眼光來看待孩子面臨的各種挑戰,孩子也就不再叛逆,成長了很多,為此我們深感欣慰。隨著孩子的成長變化,教育方式也應是不斷地調整改變,所以,並沒有什麼一概而論的方法適應任何孩子在任何時候的需要,愛才是永恆不變的主題!


生活小甜圈


一問:孩子的教育方式重要嗎?我的回答自然是重要的,而且是很重要。好比我們做工作,工作的時候最講究的是什麼,當然是工作的方式方法,為人處事也一樣,也是很講究方式方法的。工作中有了好的方式方法可以大大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為人處事掌握好方式方法就可以讓人脈為己用,成為和大家相處愉快的人。

二問:你採用的什麼方式?嚴管或者是放養?這裡我也明確的說明一下我的觀點,嚴管和放養不可能完全分開,相結合才是最好的選擇。說到嚴管和放養就不得不說一下大家經常議論的國內教育和國外教育了。大家都說國內教育方式大多數對孩子過於苛刻,不像國外那樣,對孩子基本都是放養的方式,其實這種說法是錯誤的,並不是說國外的教育方式選擇的是放養,而是說國外的教育方式更注重於孩子的天性,不會過於苛責孩子,在孩子選擇正確的成長道路上不過多阻撓。

在我國,大部分家庭的教育是這樣的,孩子每一天在學校的表現都會表現出過於關心的跡象,孩子一放學,首先問的就是在學校學了點什麼,老師講的學會了沒有,作業什麼時候做……這種情況我們一般認為是嚴管,放養的大部分就屬於留守兒童了,父母常年不在身邊,孩子的教育老人也顧不上,基本就是吃飽喝足就行了,學習成績和成長環境偏差。這是屬於另一個現象了,我說一下正常家庭教育下,孩子為什麼需要採取嚴管和放養相結合的方式對孩子進行教育。

孩子在過於嚴苛的教育環境下就會產生過大的壓力,不像我們經常講的,一個小孩子,能有什麼壓力。我舉個例子,家庭嚴管算是常態化,學校也有過於嚴苛的,據我瞭解,大部分的私立學校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就過於嚴苛,這就導致了很多孩子在較大的壓力下學習和生活,也因此私立學校學生由於壓力過大導致的自殺現象也是存在的。所以,這裡嚴管需要有度,這個度就是與放養相結合。放養我認為最好的解釋應該是在孩子學習習慣養成,思想相對成熟的情況下可以,放養過程中也應該明確規定孩子什麼事情是可以做的,什麼是可以自己做主的,在孩子思想尚未成熟的過程中,放養必須有條高壓線,不能觸碰的絕對不允許孩子觸碰。

我是零點小課堂,希望我的回答能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下自己的寶貴意見,感謝所有粉絲的關注和認可,期待為您解答更多的問題!


零點小課堂




俗話說:話有三說,巧說為妙。這個巧,就是方式。也有網絡上的流行語這樣說:生活需要儀式感。這個儀式感就是一種方式。吃個飯不還講究色香味俱全。所以,我認為教育中的方式就像對房屋進行精裝修,怎麼樣也比毛坯房高七八個檔次。



教育孩子大約是兩個方面:言傳和身教。

言傳就是家長把自己的家風精華通過口頭方式傳遞給自己的子女。你是急說還是慢說,是語調高還是軟綿綿,是設置疑問進行引導,還是開門見山,直截了當…這需要根據當時的說教情景進行變換,不可能永遠四平八穩。



身教比較難,我們可能把美好的願望與要求強加給孩子,自己卻不一定做得到。孩子寫作業的時候你在旁邊玩手機,那肯定是非常不好的教育方式。比較簡單的處理方式就是他在寫作業,你在讀書——都在學習,孩子的心裡也覺得比較公平;對自己而言,也是一個間接的提高。日積月累年復一年,無論是孩子的學業還是自我的修養,肯定都會得到提高。如果像網上說的,沒有作業,父慈子孝;輔導作業,雞飛狗跳。面對孩子的拖拉,一昧的呵斥批評,很顯然將會惡性循環,冰封家庭溫暖。



有一作家說過:一想到做父母這麼重要的事情不經過考試,就覺得非常恐怖。我們99%的人可能都沒有學習如何做一個父母,但是做了父母之後,不應該忘記學習。至少要學會言傳身教的方式,給自己孩子的成長創造一個溫馨、健康、持久的成長環境。

歡迎各位網友批評交流😊😊😊


幸運露水111


這個問題有點大😀,之所以說“大”是因為教育的本身實際上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矛盾綜合體,即便是同一個問題由於發生的環境、場合、、心境程度等等的不同也會有不同的處理方式,比如說學習,比如說為人處事,比如說品德修養等等。

所以你的第一個問題我的確是有答案的——重要!但是第二個問題我實在沒有一個具體的答案!

如果你問我當一件事情發生在我家孩子身上我會怎麼處理(前提是假設的條件要具體),那我肯定是會有辦法的,但是如果這個問題用“開放式”的回答,那麼我認為這就上升到了太高的境界了,回答完了基本上也就可以出書了😂😂

但是我對題主的一句話非常認同,“我常常回憶自己的成長經歷,其實就孩子的角度看……”我也是這樣!而且我認為這真的很重要!因為只有把自己代入進來才會有可能(理論上)找出更合適的方法來。但是因為孩子各有不同,所以具體處理問題的時候還是需要結合自己孩子的特點來決定的!

所謂的“嚴管”、“放養”實際上是很多年前的一個辯論題目而已,故意把問題極端化但是更多的實際上是引起人們的思考——而這個問題辯題很多年前我就參與過辯論。事實上這事兒哪有這麼絕對啊?…“文武之道一張一弛”雖然很多人可能說不出這句話,但是這種生活智慧應該是每個人都能掌握的了的!

那些把孩子往死裡逼的畢竟還是少數人不是嗎?廢話了半天我也沒法過回答題主第二個問題!如果非要給一個答案,我想我的答案可能是——順應孩子的天性外加大人的主觀引導吧。雖然我會考慮“換成是我我會怎麼辦”,但是更多的時候我還是回想“我孩子為什麼會這麼想/會怎麼想”,如果我想讓他聽我的,那麼有些事我肯定是嚴厲要求的,比如品德、喜歡方面的,但是其他事情我可能會經常想的是“他為什麼會這麼想(做)?”——在我看來,強迫的東西除非是一些底限的事兒,否則“過程”未必一定需要一個唯一的方法,如果孩子的也可以或者稍加干預也沒問題,那麼我會尊重孩子的。

最後我有點個人想法跟題主交流一下:

事實上,經過自已的這番意識轉變,我轉變了對孩子的態度與方法,跟孩子保持同一水平線,用孩子的眼光來看待孩子面臨的各種挑戰,孩子也就不再叛逆,成長了很多,為此我們深感欣慰。

我不是很認同你的這個觀點,當然,我也不反對你持有這個觀點,就跟我上面說的呢,畢竟孩子跟孩子、大人跟大人是不一樣的,同樣的事兒不同的人之間交流完的結果也是大相徑庭的。


我認為你說出的這個經驗要麼是你孩子還沒到叛逆期要麼就是你做的遠比你說的更復雜、更多!這個讓一般家長學起來真的是要求有點高了。

不過還是感謝你的分享!非常棒!


隨便看看微笑不語


我們都從孩子到成人,其中痛處,誰沒體會過!

一個孩子單純美好的內心世界,有時讓我們家長都有些於心不忍。放任不管,是對孩子不負責任。管的嚴點,便成了剝奪屬於孩子人生最美好一段感情生活的殺手。

有時我也很糾結,可現實告訴我,為了給孩子一個更好的人生,我還得做一回殺手。

幼小心,對什麼事都好奇,很容易痴迷,不知節制,我們必須要進行管制,不然耽誤了學習。

教師們每次家長會總是強調,要親子閱讀,弄的孩子離了家長就沒了學習的意願,孩子完全依賴家長去學習。

我認為,要培養孩子的主動學習性趣是最重要的。催促他完成作業,可以給他獎勵,比如說,孩子想吃個啥,想去和大人去那玩,給孩子講勵志故事,最好不要給經濟賞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