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還有人在聽羅大佑麼?

當下,還有人在聽羅大佑麼?

當下,還有人在聽羅大佑麼?

拾遺物語

他是一名醫生,

他也是一名音樂人。

他有兩把手術刀,

一把用來救死扶傷,

一把用來解剖成長、愛情、社會以及整個時代的迷茫。

他是華語音樂教父——羅大佑。

知乎裡有個匿名用戶說:

“八幾年,我上小學二三年級。

有一天放學回家,

我在電線杆的廣播下,

聽到一首歌,

歌裡有秋千、有知了和神仙。

它的旋律如此優美,

就像是天上來的。

那一刻時間停滯了,

世界上除了這首歌再沒別的。

之後的很多天,

每次到那個時間,

我都會在那根電線杆下等一會,

像條守時撒尿的狗,

期望廣播裡奇蹟般地再次響起它,

然而終於沒有。

直到後來有了磁帶和電視,

我才知道,那首歌叫《童年》,

唱歌的那人,叫羅大佑。”

當下,還有人在聽羅大佑麼?

▲ 羅大佑《童年》

知乎用戶的回憶,

可以說是整個70後、80後的共同經歷,

它承載了我們這代人,

在當時物質匱乏、信息不發達的環境下,

太多的美好與憂傷。

“池塘邊的榕樹上,

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

操場邊的鞦韆上,

只有蝴蝶停在上面……”

《童年》每次響起,

都能把人的遐思帶回遙遠的從前。

那時候,陽光溫暖;

那時候,時光很慢;

那時候,羅大佑拿到一個作文題目,叫《我的志願》。

當下,還有人在聽羅大佑麼?

羅大佑出生於醫藥家庭,

爸爸、哥哥都是醫生,

媽媽是護士,姐姐是藥劑師。

爸爸除了醫學,

對音樂也頗為熱衷,

並買了臺鋼琴放在家裡。

羅大佑小時候不懂醫,

爸媽就督促他練琴。

“那時候,我家街邊有棵榕樹,

夏天知了在上面成群地叫。

那棵榕樹,成就了後來的《童年》,

只不過街邊換成了池塘邊。”

在莫扎特、肖邦和知了聲中,

羅大佑的心思,

離從醫越來越遠。

上國小二三年級的時候,

學校要求學生寫一篇命題作文《我的志願》,

羅大佑寫了五個字:

我想做音樂。

羅大佑的哥哥有一把吉他,

羅大佑就搶過來,

他吃飯彈、下課彈,

睡覺也抱著。

為了練琴,他還經常逃課。

爸爸不樂意了:

“我讓你學音樂,

不是讓你痴迷,

只是為了陶冶情操,

你不要在這上面花費太多精力,

還是得老老實實唸書學醫,明白嗎?”

那時候羅大佑並不懂,

追求是什麼,理想為何物,

既然爸爸要自己學醫,

那肯定是為自己好,肯定是沒錯的。

羅大佑點點頭,

放下了吉他乖乖看醫書。

當下,還有人在聽羅大佑麼?

高中畢業後,

羅大佑遂了爸爸的心願,

進了醫學院。

在醫學院,羅大佑沒有忘記爸爸的忠告,

他認真聽醫學課,

每一門都能考到60到70分之間。

但遠離了爸爸的管制,

玩音樂的心思也甦醒了。

他進了學校樂隊,

晚上去酒吧駐唱賺外快。

他聽了大量外文歌,

“前前後後買了1000多張外文CD。”

他著魔般地研究旋律和作詞,

“有一次解剖課,我直接忘了去。”

他把余光中的《鄉愁四韻》,

以及徐志摩翻譯的《歌》,

都譜成了自己的歌。

期間,他和女友分手了,

那時候詩歌正風靡,

他把這段少年心事,

化作了“你不屬於我,我也不擁有你”等斷章詩句。

幾年後,這些詩句,

被寫成了《戀曲1980》。

不久後,

樂隊成員王振華當上副導演,

他很是喜歡羅大佑的作品,說:

“你這麼有才華,

來幫我們的電影做配樂吧。”

那首配樂,叫《閃亮的日子》。

演唱者劉文正沒注意這是誰寫的歌,

但有個人注意到了,

那個人,是《閃亮的日子》的女主,

她的名字,叫張艾嘉。

當下,還有人在聽羅大佑麼?

▲ 羅大佑與張艾嘉

1976年,臺北香頌屋,

張艾嘉在《閃亮的日子》劇組,

初識羅大佑。

她對這個戴墨鏡、穿黑衣的男人說:

“你來當我的製作人吧。”

當時的張艾嘉,

年輕漂亮,氣質卓然,

羅大佑不由為之傾倒。

他總是叫張艾嘉為“小妹”,

“這個暱稱,只屬於張艾嘉一人。”

他把“小妹”寫成了《小妹》:

“黑夜已籠罩這城市的苦惱,

小妹讓我將你輕輕地擁抱。”

“小妹”也深深迷上羅大佑:

“他真的是很有才華的人,我對他驚為天人。”

一來二往中,

兩人感情急劇升溫,

羅大佑的才思如同開閘洪水般傾瀉:

他為張艾嘉寫下《童年》,

寫下《光陰的故事》,

“《光陰的故事》昭示了我們愛情故事的開始。”

他把這些歌拿給張艾嘉首次演繹,

它們成為兩人青春年少的美好印記,

更成為流行音樂進入新時代的強大推力。

當下,還有人在聽羅大佑麼?

但就如美好的愛情故事,

總是以不太美好的結局收尾,

羅大佑和張艾嘉的愛情故事,

沒多久也走到了天各一方的終點。

從張艾嘉那裡,

羅大佑得到了失敗的戀情,

卻也得到了證明自己音樂才華的契機。

這個契機,

正帶著他超越醫生這個職業,

引領他通向開宗立派的高地。

當下,還有人在聽羅大佑麼?

70年代末的流行歌曲,

大多是歌頌故鄉、讚美祖國的民歌。

這些歌的作曲高妙婉轉,填詞文雅華麗,

編曲運用大量吹拉彈奏的民族樂器。

這些歌都挺好,但有兩個問題:

曲調複雜,不利於傳唱;

內容空泛,遠離大眾生活。

羅大佑不是專業出身,

因此不受這些教條的束縛。

他只知道:好的音樂,

一定是旋律抓人耳朵,

編曲不拘一格,

歌詞朗朗上口,

曲種更要多元化。

因此,在作曲上,

他力求簡單,

讓人聽一兩遍就能哼出來,

“創作人應該去思考,

如何讓你的聽眾擁有一個美好的記憶。”

在編曲方面,

他把電吉他、鋼琴、電子鼓等西洋樂器大量運用其中,

打造出鄉村、搖滾、雷鬼等多種音樂類型,

一掃往日流行樂的曲種單一和陳舊之氣。

填詞上,羅大佑拋棄了空洞的華麗辭藻,

極力書寫“與我有關”的瑣事和大事。

羅大佑的作詞有四大特徵:

一是美得像文學作品。

比如“春天的花開秋天的風以及冬天的落陽”。

二是三段式的排比和遞進疊詞。

比如“初次等待的青春”,

“初次流淚的青春”,

“初次回憶的青春”,

一段排比,三個遞進疊詞,

卻寫盡了一對戀人,

從年少相戀到別後相憶的整個光陰故事。

三是立足於現實生活。

比如《童年》裡的“黑板”、“鞦韆”、“水彩筆”,

這些字眼,真實、直白、生活化,

它們是每個人的兒時經歷,

足夠引起每個人的回憶與共鳴。

四是“詞曲咬合”。

簡單來說,詞曲咬合就是詞的發音跟曲的調子高度匹配,

詞平曲平,詞升曲升。

比如《童年》裡的“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

結尾處曲調平緩,所以用平聲的“天”;

“只有蝴蝶停在上面”,

結尾處曲調上揚,所以用了去聲的“面”。

這首簡單輕快的歌,

為了實現“詞曲咬合”,

羅大佑磨歌詞磨了接近三年,

“在詞曲100%和諧前,

我是不會拿出來發表的。”

當下,還有人在聽羅大佑麼?

十多年後,

高曉松寫的《睡在我上鋪的兄弟》,

裡面有句歌詞:

“你刻在牆上的字依然清晰。”

那些字是什麼呢?

高曉松說:“那是羅大佑的詞,

他的詞是中文裡非常高級的寫法,

我會唱、會彈他的每一首歌,

從內容到形式,從‘藝’到‘術’,

他的歌都是無與倫比的。”

當下,還有人在聽羅大佑麼?

儘管寫了《童年》這些膾炙人口的歌曲,

但羅大佑仍將職業定義為醫生,

“七八十年代,

醫生在臺灣是受人尊崇的職業,

而玩音樂是沒有出息的象徵。”

他每天抽血化驗、拍片開刀,

一天只休息三四個小時。

每個醫生都可以用專業知識來修理我。

我心中也有不服氣,

但人命關天,你敢不服?”

他忍了下來,

在生老病死匆匆輪迴的日子裡,

音樂成為他排遣壓力的唯一釋劑。

他本以為會這樣過一生,

直到1980年的某天,

他遇到一位小女孩。

她的胸腔插有一根尺許長的刺針。

這個女孩是臺灣“美麗島事件”發起人的女兒,

母女倆均遭到政治暗殺。

主治醫生小心翼翼取出那枚刺針,

小女孩度過危險期,呼呼沉睡。

羅大佑那夜剛好值班,

他悄悄走進病房,將刺針放入懷中。

那根針,刺破了80年代臺灣的壓抑空氣,

也刺痛了羅大佑的心:

當醫生有多大用?

只不過是解救一小部分人的髮膚之痛罷了。

而隱藏在大眾內心最深處的疾苦,

那看不見的壓抑和絕望,

才是最需要解救的。

他脫下一件件白袍,

他拿起另一把手術刀;

他不再耽於小兒女間的情情愛愛,

他開始審視這個社會下的洶湧暗潮。

他準備為一個大型物種進行手術——社會。

當下,還有人在聽羅大佑麼?

1982年,羅大佑錄完個人首張專輯《之乎者也》後,

寫了一句話:

“這裡沒有不痛不癢的歌。”

他跑遍了臺北大大小小的唱片公司,

卻沒有一家願意幫他發行。

為什麼唱片公司不敢接?

因為這張專輯太“狂”了。

就以裡面的《鹿港小鎮》為例,

創作這首歌之前,羅大佑去洗車,

跟洗車小夥子聊了起來。

小夥子告訴羅大佑,

他來自臺中鹿港,

那是一個寧靜而淳樸的地方。

“然而移民政策一出臺,

老家就被政府佔了,

我們不得不北遷。

臺北看似遍地機會,

但那些機會從來不是留給外來人的。

外來人所得到的,

只有無盡的破滅與心碎。”

當下,還有人在聽羅大佑麼?

▲ 鹿港小鎮

那段時間,

羅大佑正在看《麥田裡的守望者》,

“塞林格筆下‘垮掉的一代’,

何嘗不是這些輾轉流離的異鄉人?”

回去後,他寫下了《鹿港小鎮》:

“臺北不是我的家,

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

歸不到的家園,鹿港的小鎮,

當年離家的年輕人。”

這首歌時長4分43秒,

卻將夢想的破碎、戀人的苦楚、

臺灣民眾的壓抑和迷茫、當局者的冷漠無情展現得淋漓盡致。

除了《鹿港小鎮》,

專輯中的《之乎者也》《將進酒》等,

同樣書寫了當時社會里的種種問題;

整張專輯就像一把鋒利的手術刀,

完全“沒有不痛不癢的歌”。

當下,還有人在聽羅大佑麼?

不知碰了多少次壁,

終於,滾石冒險接了這張專輯。

滾石老闆說:

“我不敢預估這張專輯的命運,

但我願意賭一把。”

專輯發行後,

羅大佑也重披白袍,重拾手術刀,

沒想到,這張專輯居然火了,

一上市就賣了14萬張。

行走於臺北大街小巷,

隨處可以聽到廣播裡傳來羅大佑那破鑼般的跑調歌聲。

很多年後,

臺灣公佈了1975年到1993年間的音樂新百大專輯,

《之乎者也》,排名第一。

它有這樣的地位,

是因為這是第一次,

有人以社會為綱,

以人文情懷作筆,

以殘酷現實為主題,

將種種社會弊病和大眾的迷茫絕望娓娓道來。

當下,還有人在聽羅大佑麼?

《之乎者也》大獲成功,

羅大佑一夜成名,

音樂人的身份儼然超越了醫生的本分。

次年,他用《未來的主人翁》再次解剖社會,

再次振奮了臺灣民眾。

當民眾翹首等待他的第三次狂潮的時候,

1988年,他卻帶來了《愛人同志》。

那是又一個嶄新的課題,

一個比社會更為遼遠的主題——時代。

當下,還有人在聽羅大佑麼?

《愛人同志》裡有首歌,

叫《戀曲1990》。

多年前,羅大佑寫了一首歌,

叫《戀曲1980》。

多年後,羅大佑再寫了一首歌,

叫《戀曲2000》。

一部“戀曲”,橫跨30年,

它脫穎於時代,

但裡面的內容卻無關於時代宏旨。

它闡述的僅是一個單純的“人”,

在30年的聚散飄零中,

對生命的探求,對生活的思考,

對情感的心境轉變。

從“你永遠愛著我”,

到“永遠無怨的是我的雙眼”,

再到“青春終於也見了白髮”,

寥寥數語,卻將大時代下,

一個小人物對待感情態度的轉變——

從少年的熾烈,到青年的深情,再到中年的釋懷,

刻畫得入木三分。

這種心境的轉變,

表面水波不興,實則暗流洶湧,

這又何嘗不是具象化和情感化的時代變遷?

“戀曲”三部曲少了幾分尖銳,

多了幾分柔情,

但其受歡迎程度,

卻超越了“社會”系列。

這是因為“社會”系列帶動的是情緒,

而“戀曲”則將落腳點上升至人文精神。

人們需要各種情緒,

但那是稍縱即逝的東西;

人們更需要的是精神依託,

那才是雋永深刻的東西。

當下,還有人在聽羅大佑麼?

“時代”系列中,

除了“戀曲”三部曲,

羅大佑還寫了“家”三部曲、

“中國”三部曲等。

它們跨越地域,跨越時間,

成為一個時代獨一無二又珍貴無比的音樂類型。

當下,還有人在聽羅大佑麼?

▲ 林夕

1991年,林夕的主業還是一名語文老師。

在此之前,他已經發表了幾首歌,

但一直不溫不火。

羅大佑看了他的作品,

找到他說:“以你的才華教書可惜了,

跟我出來幹吧。”

那時候,羅大佑已經擁有自己的唱片公司“音樂工廠”,

那時候,羅大佑已經提攜了周華健、辛曉琪等“新人”,

王菲、娃娃等也是旗下藝人。

那時候,林夕還沒成為王菲的御用詞人,

那時候,林夕的詞傷春悲秋,

“太濃、太滿、不夠自然。”

羅大佑讓他放開寫,

不要拘泥於前人寫詞的束縛,

“愛情、社會、時代,什麼都可以。”

儘管“什麼都可以”,

但有一點,羅大佑要林夕分外重視,

那就是“詞曲咬合”。

於是,在“音樂工廠”裡,

林夕寫的第一首歌,

《滾滾紅塵》粵語版,

就有了一鳴驚人的效果:

那是按“詞曲咬合”的要求寫出來的。

“是一個錯誤年份”,

結尾是升調,於是用了去聲“份”,

“認識不應結識的人”,

結尾是降調,所以用了平聲“人”。

後來林夕離開了“音樂工廠”,

這門技能卻永遠刻進了他骨子裡,

所以知乎上有人說:

“不懂詞曲咬合?多聽幾首林夕的歌就明白了。”

當下,還有人在聽羅大佑麼?

多年後,

林夕已名動天下。

一天,羅大佑給林夕打電話:

“聽說你現在叫‘夕爺’了?”

林夕趕緊回道:

“哎呀,亂講啦!

你最近怎麼樣啊,羅公?”

當下,還有人在聽羅大佑麼?

一聲“羅公”,

足見羅大佑在華語樂壇的地位。

1994年,在填寫職業一欄時,

他寫下兩個字:作曲。

他用近20年時間,

終於完成了職業轉變,

完成了他小學時候的《我的志願》。

他用天賦異稟的才華,

開啟了華語音樂詞曲創作的新格局。

他用看不見的手術刀,

剖開了動盪社會表皮下的醜與惡。

他用纖毫入微的筆調,

勾勒出時代巨流裡的人文精神。

他用無出其右的影響力,

提攜了一個又一個的後輩才俊。

不僅如此,

他還有“滄海一聲笑”的豪邁性情,

“流到香江去看一看”的家國深情,

“莫讓紅顏守空枕”的兒女長情,

“為明天獻出虔誠祈禱”的赤誠熱情。

他的筆觸,無所不及;

他的歌曲,無所不包;

他的情感,無所不至;

他的精神,無所不在。

他叫羅大佑,

他是當之無愧的“華語音樂教父”。

當下,還有人在聽羅大佑麼?

1986年,25歲的崔健,

寫下處女作《一無所有》,

自此,搖滾在中國大陸崛起。

崔健說:“因為羅大佑,我拿起了吉他。”

還是1986年,在滾石唱片當製作人的李宗盛,

經常研究羅大佑的詞曲。

他按照“詞曲咬合”的方式,

寫下《寂寞難耐》。

日後,華語樂壇多了個“大哥”。

李宗盛說:“如果我是大哥,羅大佑就是大大大哥。”

1987年,羅大佑還沒成為“大大大哥”,

他仍是一名醫生。

一個深夜,他思索良久,

遂提筆給父母寫了一封長信:

“感謝你們把我栽培成一個醫生,

但上天給了我一把吉他,

讓我成為羅大佑。

醫生那麼多,

不需要多一個羅大佑;

而在音樂上,我還有很多發展空間。

做醫生面對的是生命,

做音樂面對的也是生命。

我已經決定好這輩子不做醫生,

一輩子都做音樂,

一輩子的主業都只有音樂。”

他真做了一輩子音樂;

而他的音樂,也反過來影響了很多音樂人的一輩子,

比如陶喆,比如周杰倫。

他的音樂,激勵著這些後輩,

去讚美愛情,去反思社會,

去書寫時代,去勇敢前行……


喜歡,就給我一個“在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