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BC揭祕暗網個人數據售價:文憑最貴100美元、多用比特幣交易

CNBC揭秘暗網個人數據售價:文憑最貴100美元、多用比特幣交易

個人數據如支票賬戶信息、社會保險號碼甚至人們的醫療記錄數據,可以在暗網上花費1美元到100美元購買得到。這類交易通常用比特幣進行,因為比特幣交易的匿名性而讓很難被追蹤到。

7月2日,CNBC發佈Jill Cornfield·J的文章,揭露“暗網”上的個人數據售價(見下圖),並表示“暗網”已成為騙子們討價還價的天堂,消費者銀行賬戶中的錢可能隨時會被悄悄偷走一部分而不自知,CNBC呼籲消費者保護好個人數據。

CNBC揭秘暗網個人數據售價:文憑最貴100美元、多用比特幣交易

“暗網”技術最初源於美國軍事機構。1996年,美國海軍研究試驗所的科學家提出一個構想,在某個系統中,任何使用者在連接互聯網時都會實時處於匿名狀態,而不會向服務器洩露身份。在這個系統構想中,保護數據的密碼像洋蔥一樣層層疊疊,於是他們將之稱為“洋蔥網絡”(Tor, The Onion Router)。如今,“暗網”早已不僅限於美國軍方使用。有專家分析,與現在能夠搜索到的表層網絡(表網)相比,“暗網”信息量要龐大得多。

對於這個隱藏的互聯網,人們一般通過特殊的瀏覽器,如TorI2P、Freenet訪問。一旦進入暗網,騙子們就可以找到通往匿名留言板、毒品市場等偷來的財務數據和其他關於個人的有價值信息, 如支票賬戶信息、被盜的社會保險號碼甚至人們的醫療記錄,可以花費從一美元到100美元購買得到。這類交易通常用比特幣進行,因為比特幣交易的匿名性而讓很難被追蹤到。

文章也提出一系列數據保護建議,比如一定要小心“密碼”,密碼中最好不要包含個人信息。“事實證明,頻繁更改密碼實際上可以讓網絡罪犯看到你密碼中潛在的模式,讓他們更快地破解這些密碼,”信用評分公司Bealman的黑暗網絡情報公司副總裁Brian Stack表示。

不要使用公共計算機進行敏感或金融交易。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的可信身份組稱,只要有可能,儘量使用雙因素授權,這使其他人難以進入您的帳戶。比如除了身份證號碼,需要增加手機認證,設置一個手機PIN或手機的指紋解鎖,增加雙重認證。

根據司法部的研究,受害者的平均損失為1343美元(見下圖),而且這並不包括修正錯誤所花費的時間和導致的其他嚴重後果。

CNBC揭秘暗網個人數據售價:文憑最貴100美元、多用比特幣交易

“並不是所有被盜信息都放在暗網上,但它是一個熱門目的地”,Brian Stack表示。

根據標槍戰略研究機構的調查數據,美國身份盜竊受害者的人數在2017上升到1670萬,該公司也表示,越來越多的兒童成為被盜ID的受害者。

[以上內容、圖片摘自CNBC (https://www.cnbc.com/2018/06/29/the-dark-web-is-a-fraudsters-bargain-hunting-paradise.html),內容由OBT翻譯和編輯而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