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梁山下三家高射炮廠,綿延15公里,敵特曾活動,今廠址報廢

​1965年10月,中共中央華北局、北京市和國家五機部決定在山西寧武縣西南部的蘆芽山區,興建綿延十幾公里的187廠、287廠、286廠三家高射炮廠,由北京市負責建設和管理。

呂梁山下三家高射炮廠,綿延15公里,敵特曾活動,今廠址報廢

寧武是革命老區,賀龍、關嚮應、王震、餘秋里長期戰鬥在寧武一帶。抗日、解放戰爭期間,寧武有1076人犧牲。

呂梁山下三家高射炮廠,綿延15公里,敵特曾活動,今廠址報廢

寧武地勢高峻,山嶺縱橫,一般海拔在2000米左右,這裡是三晉母親河的發源地汾河源頭。

呂梁山下三家高射炮廠,綿延15公里,敵特曾活動,今廠址報廢

1966年7月開始建設,當時,動員北京市數十家廠礦企業職工支援寧武三廠建設。

1969年春節,周恩來總理對寧武高炮廠的建設作了重要指示,要求下半年建成投產,爭取國慶節可以出成品。

呂梁山下三家高射炮廠,綿延15公里,敵特曾活動,今廠址報廢

1969年底三個兵工廠建成,總投資9196萬元,1970年試產,1972年投產。

呂梁山下三家高射炮廠,綿延15公里,敵特曾活動,今廠址報廢

三廠擁有職工工4300多人,設備2600多臺。主要車間設在山洞內,指揮部設在寧武縣東寨鎮,統一指揮三廠的建設。

呂梁山下三家高射炮廠,綿延15公里,敵特曾活動,今廠址報廢

三廠房屋依山而建,連綿不絕,從高處望去,蔚為壯觀。再一細看,三層青磚混小樓有濃郁的蘇式建築風格。

呂梁山下三家高射炮廠,綿延15公里,敵特曾活動,今廠址報廢

這些建築的確與眾不同,斗篷式大屋頂、木窗,每棟樓房有高高矗立的煙囪。與周圍的巍巍青山和茫茫林海相互輝映,渾身散發著一種別緻的風韻。

呂梁山下三家高射炮廠,綿延15公里,敵特曾活動,今廠址報廢

187廠,第一廠名寧武三七高炮機加裝配廠,第二廠名北京長城機械廠,後改為國營長城機械廠,佈局在岔上鄉漚泥灣、張家崖一帶長7.5公里的山溝內,生產37毫米高射炮炮管。

呂梁山下三家高射炮廠,綿延15公里,敵特曾活動,今廠址報廢

287廠,第一廠名為寧武三七高炮鑄鍛廠,第二廠名為北京烽火鐵工廠,後改為國營烽火機械廠,分佈在東寨鎮窯子灣和大廟鄉灣子村長3.5公里的山溝內,生產加工高射炮壓鑄件。

呂梁山下三家高射炮廠,綿延15公里,敵特曾活動,今廠址報廢

286廠,第一廠名為寧武三七高炮瞄準具廠,第二廠名為北京恆光機械廠,後改為國營恆光機械廠,建在馬坊鄉饅頭山、黑石窯一帶在長4公里的山溝內,生產37毫米雙管高射炮瞄準具。

呂梁山下三家高射炮廠,綿延15公里,敵特曾活動,今廠址報廢

1967年7月初的一天晚上,五區熱處理工房後的山坡上,發起一枚信號彈,照的山溝裡如同白晝。據說,在搜查時在一個自然溶洞裡發現了電臺,衣物,食品,但是沒有抓到敵特。

呂梁山下三家高射炮廠,綿延15公里,敵特曾活動,今廠址報廢

1979年,國際形勢發生轉變,三廠停產,1981年決定撤銷。1982年開始撤離,直到1987年才徹底撤完。職工全部併入晉南中條山541基地。

呂梁山下三家高射炮廠,綿延15公里,敵特曾活動,今廠址報廢

如今,三廠廠址報廢,很多軍工子弟來此重拾記憶,尋根留影(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