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歸”智能床國內銷售遇阻 麒盛科技擬上市融資

“海归”智能床国内销售遇阻 麒盛科技拟上市融资

實習記者 黃瓊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袁曉瀾 深圳報道

“智能”“科技”逐漸成為越來越多行業的標籤。主打智能床的麒盛科技在海外深耕多年,近期其在證監會的網站上披露了擬在國內上市的招股書。

招股書顯示,麒盛科技是一家成立於2005年的老牌電動床及配套產品研發、設計、生產與銷售企業,2015-2017年分別實現營收6.96億元、12.65億元和13.88億元,同期淨利潤分別為0.56億元、1.15億元和1.13億元,去年更是突飛猛進,僅上半年營收、淨利潤就已直逼甚至超過前一年全年。

不過,這家營收95%以上來自海外市場的智能床企業,在國內市場的拓展並不順利。

過度依賴海外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麒盛科技的主營業務收入基本來自海外,據招股書公佈的數據顯示,2015年度、2016年度、2017年度及2018年1-6月,公司境外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5.95億元、11.47億元、12.56億元及11.17億元,佔同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3.73%、95.65%、94.14%及96.45%;來自美國市場收入佔公司主營業務收入比重達到76.23%、84.25%、80.68%及89.37%。

麒盛科技招股書表示,公司的主要產品智能電動床屬於消費品,市場需求主要受居民收入水平的影響,故全球經濟形勢的波動將會對公司未來經營成果產生重大影響。

這家佈局海外的科技公司繼而擬轉戰國內市場。據招股書顯示,麒盛科技正在推進一個總投資高達3.86億元(包含2.5億元募集資金)的品牌及營銷網絡建設項目,計劃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重慶、杭州6個城市分別開設1家旗艦店,成都、天津、武漢、南京等12個二線城市開設標準店,同時在這18個城市開立多種業態,合計開設6家旗艦店、12家標準店、78家專賣店、96家綜合商業體標準店以及78家社區店。

麒盛科技證券部相關負責人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近年來,公司在海外市場智能電動床銷量保持快速增長,當前公司智能電動床的產能已經飽和,公司面臨著較大的產能瓶頸,公司募投項目投產後將有效緩解產能瓶頸,進而滿足市場需求,未來公司仍將立足於海外市場,擴大市場佔有份額。與此同時,公司也將大力拓展國內市場以滿足日益增長的國內需求。

業內人士表示,外貿企業轉投國內市場,其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如何將營銷的團隊、經驗、品牌的知名度在國內打開等一些列問題。

國內市場水土不服

麒盛科技智能床在國內的銷售情況並不樂觀。麒盛科技依託子公司索菲莉爾通過開設直營門店或專櫃,直接將自主品牌的商品銷售給消費者。

招股書顯示,為進一步開拓國內市場、擴大公司業務規模,2016年7月,麒盛科技以7.00元的代價收購了索菲莉爾的智能電動床及床墊銷售商66.67%的股權,後者成立於2013年,擁有“索菲莉爾”等品牌,彼時處於嚴重資不抵債境地,因麒盛科技此前擁有一部分股權,交易後,索菲莉爾正式成為唐國海旗下全資子公司。

除先後開設了10餘家索菲莉爾直營店外,麒盛科技也大力拓展區域經銷商。截至招股說明書籤署日,麒盛科技擁有95家經銷商、122個經銷商專賣店或專櫃,覆蓋全國24省(自治區、直轄市)的絕大多數核心城市。與此同時,麒盛科技還加強了天貓、京東等在線渠道的推廣力度。

進展並不盡如人意,招股書顯示,索菲莉爾線下零售店與經銷商普遍業績不佳,多家專賣店或經銷商平均每月銷售額僅為數千元,天貓、京東旗艦店門可羅雀,自有品牌2017年總營收為3834.02萬元,淨利潤980.86萬元,2018年1-6月呈大幅下滑態勢,營收不足上年一半,淨利潤更是由盈轉虧244.22萬元。

記者從索菲莉爾天貓旗艦店銷量來看,其主打的智能化背後高昂的費用使消費者望而卻步,一張上萬元的智能床月銷量個位數甚至是零成為常態。

同樣是“智能床”的噱頭,相對低端產品迅速搶佔市場。從此前發佈的招股書數據顯示,麒盛科技智能電動床的平均單價也跟著逐年降低,從2015年的2787.88元已降至2018年1-6月的1786.33元,這直接拉低了毛利率水平,2015年毛利率為41.60%,較2018年上半年的31.47%下跌了超10個百分點。

而麒盛科技智能床能否在國內描繪一片藍圖,這一切還是未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