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真的是赵括的错吗?

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日渐强盛,且实行远交近攻的策略。公元前262年,进攻韩国,韩国撑不住,便将上党郡献于秦国,但是上党太守是个不安分的人,他不愿意将上党郡献于秦国,思虑之后,他将上党郡献给了赵国,赵国呢,本着有便宜不占白不占的原则,欣然接受。赵国是占了个大便宜,但是秦国这只大老虎岂能就此罢休,于是,秦王派秦将白起对赵国发起了进攻,赵王则派老将廉颇从容迎战。

长平之战真的是赵括的错吗?

战争初期,廉颇准备以以逸待劳的方式首先挫杀秦军的锐势,然后等待有利时机再出击。但是,廉颇低估了秦军的耐心,这一守就是三年,三年以来赵国把国内绝大多数青壮年都召至前线,导致农耕荒废,粮草供给不足。反观秦国,国力强盛,召集百万青壮,疏通渠道,让秦国可以直接通过水路从蜀地运粮,其运粮甚至比赵国更快,更畅通。因此,赵国此时已无力跟秦国这样耗下去,只能出击。可是老将廉颇清楚地知道,如若出击,赵国必败,因此他始终坚守不出,再加上秦国使用反间计,使得赵王换了赵括前去应战。

长平之战真的是赵括的错吗?

赵括上任后,接到的命令就是出击,他别无选择,他也清楚地知道,当时的地形环境以及敌我力量,对于赵国来说,根本没有任何优势,岂能不败。公元前260年,白起引诱赵括全军出击,进入秦军的包围圈,赵括几次突围,均以失败告终,在最后一次突围中,他也中箭身亡,赵军四十五万士兵全部被俘,由于秦国粮食根本供养不起这四十五万战俘,因此,白起只能选择将其全部坑杀。自此,赵国元气大伤,再也无力单独和秦国全方位对抗。

长平之战真的是赵括的错吗?

流传至今的纸上谈兵,说赵括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贸然进攻,结果被秦军打败。事实确实如此吗?我看不见得,赵国在与秦国的国力比拼中败下阵来,就注定了赵国必败的事实。事实上,赵括既没有机会制造战机,也没有时间从容运筹,而廉颇旧有的固守战略势必将被主动出击的新战略取代。赵军战败的命运,在长平战场赵军缺粮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而赵括却成了这场大败的背锅第一人。

长平之战真的是赵括的错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