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紫砂壺拿到手,該如何評判它的功呢?

一把紫砂壺拿到手,該如何評判它的功呢?


如何評判紫砂壺的“功”?

功,是指壺的使用功能。壺型新品迭出,花樣無窮,但“中看不中用”者並不鮮見。紫砂壺的“藝”須在“用”中品,失去“功用”上的意義,“藝”復何存?

一把紫砂壺拿到手,該如何評判它的功呢?

容量適度,高矮得當,口蓋嚴密,出水流暢,是紫砂壺使用功能的主要表現。

一把紫砂壺拿到手,該如何評判它的功呢?

三五友朋會飲,壺的容量在350毫升最佳。因為這種容量的壺只需一手之勞,所以也稱“一手壺”。

高身小口壺,宜泡發酵茶,但過高茶則失味;矮身大口壺,宜泡不發酵茶,但過矮則口蓋易溢。

一把紫砂壺拿到手,該如何評判它的功呢?

口蓋嚴緊,利蘊茶、利衝壺、利出湯、利衛生。

一把紫砂壺拿到手,該如何評判它的功呢?

出水不暢,一因茶葉膨脹,二因流嘴、流壁、水孔和壺鈕氣孔製作不到位。

什麼樣的紫砂壺看著才會顯“精神”?

“精神”和“氣度”不可混為一談。精神指有活力、有生氣;氣度指有氣魄、有度量。精神為“骨”,氣度為“肉”。

一個人,挺胸、闊肩、昂首,我們就說這個人“精神”,這個人“有骨頭”,因為他的骨架重心是向上的。一個人,癟胸、塌肩、垂首,我們就說這個人“窩囊”,這個人“沒骨頭”,因為他的骨架重心是向下的。

一把紫砂壺拿到手,該如何評判它的功呢?

一把壺有無精神,也要看骨架。壺的骨架就是壺體局部的折角弧線。當壺體局部折出明顯角度後,“面”的視覺形狀、層次感應就會凸顯,壺的精神也就全然不同了。比如:“掇球”壺的蓋面,拱起的虛片折角明顯,就顯得圓潤飽滿;“傳爐”壺的蓋面,虛片拱起的折角若方中帶圓,就顯得剛毅有力。

一把紫砂壺拿到手,該如何評判它的功呢?

紫砂壺如人,有身、腹、肩、頸、首。壺肩的折線極像人的肩膀,最能表達精神。古壺多樸拙,但大都精神表達到位,主因是骨架搭得好;今壺多務巧,但有的精神不到位,主因是皮細肉嫩骨頭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