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百億債務纏身,丹東港拼死一搏

数百亿债务缠身,丹东港拼死一搏

丹東港集團的市場主體類型是“有限責任公司(外商合資)”,集團四位股東均為香港註冊的企業。據中國經營報報道,這四家公司的出資人均為丹東港集團董事長王文良。(東方IC/圖)

2019年3月22日,陷入百億債務危機的丹東港集團有限公司 (下稱丹東港集團)高管現身北京,召開了一場“丹東港債務重組媒體見面會”。此時高調提出要進行債務重組,是丹東港集團抵制破產重整的拼死一搏。

2005年初,丹東港集團由原丹東港務局改制而來。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顯示,丹東港集團的實際控制人為王文良。丹東港主要從事港口倉儲、裝卸及運輸業務。

2017年10月起,丹東港集團因持續擴張累計的債務,開始集中違約。據wind數據,截至目前,丹東港發行的28只債券中有7期發生違約,規模合計79.5億元。

距離第一次債務違約已接近一年半。據21世紀經濟報道,根據由銀行等金融機構組建的丹東港集團債權人委員會投票形成的決議,部分債委會成員單位日前已向法院提交對丹東港集團進行破產重整的申請,等待法院決定是否受理。

丹東港集團執行總裁胡鳳浩在媒體見面會上承認,法院目前還未正式受理,“但已經下達通知,讓我們準備破產重整的材料”。

胡鳳浩還表示,丹東港拒絕破產的原因是,債務重組足以解決集團的債務問題,所需的只是未來3—5年的時間。

丹東港還有時間嗎?

資產狀況撲朔迷離

債務危機為何發生?胡鳳浩給出兩點原因。

其一,受東北特鋼破產等事件的溢出效應影響,本由證監會批准的丹東港發債計劃停擺,導致丹東港不能以新還舊,資金鍊斷裂;其二,本應由當地政府出資建設的丹東港大東港區的航道、防波堤等公用基礎設施,以及規劃範圍內的填海工程,由丹東港墊資227.89億元。

隨後,胡鳳浩又拿出截至2019年2月的數據,稱集團負債總額489.31億元,其中金融機構的有息債務為396.5億元,經營債務92.81億元;集團公司賬面總資產602.75億元,總資產經過清查和評估後的總值為894.69億元。按照這種方式計算,其資產負債率為54.69%。若扣除政府墊資部分,負債率則更低。

但上海清算網的信息顯示,自2017年10月30日發佈2017年度三季報後,丹東港再未公開財務信息。據其2017年三季報,丹東港總資產601.8億元,負債總計464.6億元,資產負債率達77%。

一位接近遼寧省政府的人士對丹東港此次披露的財務數據存疑。他向南方週末記者指出,丹東港此次公佈的總資產數據比2017年三季報披露的數據多出300億,明顯有利於化解債務。但如今,丹東港未能與債權人達成一致意見,顯然其財務數據站不住腳。

另據21世紀經濟報道援引一位接近丹東港人士的消息,除數百億的金融債務外,丹東港還存在數十億的或有負債並欠繳數億元稅款。丹東港此次公佈的資產存在一定“水分”,例如其名下擁有或施工的土地資產可能存在違規用海、違規填海造地的情況。

胡鳳浩堅持稱,丹東港擁有自主清償債務的能力。其出示的數據顯示,其已償還部分債務。此外,丹東港的生產、經營也在恢復中。如集團2018年收入20億元以上,基本覆蓋了當期利息,並償還了部分銀行欠息和公開市場債券,補發了拖欠的職工工資等。

一位丹東港員工向南方週末記者證實了補發工資的說法。他透露,此前丹東港出現過拖欠工資的情況,現在情況好轉,“最多拖一個月”。另一位丹東港員工亦告訴南方週末記者,近年港裡運行正常,每年的吞吐量與往年相差不大。即使在出現債務問題之後,也無外界流傳的大面積裁員情況。

不過,考慮到發展前景,前一位員工還是辭了職,轉行做起賣草莓的生意。他還透露,由於集團無法清償向丹東銀行的貸款,導致丹東銀行虧損嚴重。

胡鳳浩向南方週末記者出示的一份丹東港及關聯企業債權人委員會會議紀要顯示,17家成員單位組成的丹東港系債委會名單中,債權本金共計333.993億元。其中,進出口銀行遼寧省分行以67.128億元債權本金名列第一,丹東銀行以47.3868億元的債權本金名列第二。

破產之爭

胡鳳浩表示,遼寧港口集團正在做接手丹東港的準備。遼寧港口集團全稱遼寧港口集團有限公司,其成立目的是為了整合遼寧省沿海地區港口資源。

2017年底,作為遼寧省港口整合平臺的遼寧東北亞港航發展有限公司成立。次年年初,大連港集團、營口港務集團100%股權無償劃轉至該公司,兩港口的實際控制人由地方國資委變為遼寧省國資委。

2018年11月,招商局通過增資方式,入股遼寧東北亞港航發展有限公司,並取得49.9%的股權。此後,遼寧東北亞港航發展有限公司更名為遼寧港口集團。

遼寧省沿海地區港口一體化開展得如火如荼,成了丹東港的心頭刺。

胡鳳浩在發佈會上表示,2017年,招商局派工作組到丹東港考察,正逢債務違約事件發生。丹東港向招商局提議,先投一筆資金救活自己,“救活了怎麼辦都好,股份無償轉讓都可以” 。但對方沒有應允。

這讓胡鳳浩不禁產生懷疑,當時邀約被拒,是對方為了等企業破產,“白撿一個丹東港”。

上述會議紀要亦顯示,截止到2019年1月8日,債委會的17家成員單位中,有14家單位投票同意採取清算組的形式推進丹東港系破產重整工作,並同意提請政府牽頭成立丹東港系清算組。

而丹東港則爭取到多位法律學者的支持,併發布《關於就丹東港有限公司提出關於破產法相關問題之專家意見書》。意見書指出,即使進入破產重整程序,政府及有關部門不宜擔任管理人或者進入清算組。

對此,上述接近丹東港的人士認為,當務之急是丹東法院應儘快受理此案,核實公司的實際資產和債務情況。至於丹東港近期的舉動,更像是緩兵之計。“一旦破產重整,公司會失去控制權,所以向外界公佈自己具備一定的償債能力,以延緩債權機構向法院申請破產重整的步伐。”

本次媒體見面會上,丹東港的實際控制人王文良並未露面。胡鳳浩稱,其因身體原因,在海南養病。公開信息顯示,王文良今年65歲,早年在丹東市政府工作,後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下海經商。

2005年2月,丹東港成立,日林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是第一批股東。時任日林建設集團法定代表人、股東的王文良亦進入丹東港,成為丹東港的董事長。

據天眼查,現在,丹東港集團的市場主體類型是“有限責任公司(外商合資)”,集團四位股東均為香港註冊的企業。據中國經營報報道,這四家公司的出資人均為丹東港集團董事長王文良,但四家企業並未實際開展經營活動,且無任何其他經營性資產,系王文良為成為丹東港實際控制人、又為逃避股東責任而設立的空殼公司。

王文良一度號稱“丹東首富”,曾在2018胡潤全球富豪榜上以120億元的財富排名第1480位。他出手闊綽,據投資時報報道,王文良曾通過捐贈2500萬美元,成為了紐約大學校董,後又向希拉里•克林頓基金會捐贈200萬美元。

2016年,王文良捲入人大代表賄選案,被擄奪人大代表資格,後失聯至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