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負債是為了更好發展,為何不少人負債就“債務纏身”?

大家好,我是勇談。現代社會中“負債”已經成為稀鬆平常的事情,在之前我的很多文章中我已經提出過自己的觀點

“我不反對負債,甚至鼓勵負債”不過必須有一個前提“負債的目的是為了增加個人財富”!!藉此機會簡單談談對於負債的幾點觀察。

隨著社會發展無論是國家、企業還是個人通過負債來發展越來越普遍,只不過前提是負債是為了發展創造更多財富

  • 包括工業企業等在內這些年負債一直在增加,舉債發展基本是主題
企業負債是為了更好發展,為何不少人負債就“債務纏身”?

圖上所示是我國近3年來工業企業負債率增減走勢圖

圖上所示是我國近3年來工業企業負債率增減走勢圖,可以看到雖然說增長率有限,但是負債率仍然保持了中高速增長,也就是說我國的工業企業發展還是以負債不斷增長為前提的。舉債發展基本上還是企業發展的主題,這點短時間內不會改變。

  • 包括國家在內也是在通過不斷舉債來謀求發展的,2018年國家外債債務率已經達到74.1%
企業負債是為了更好發展,為何不少人負債就“債務纏身”?

近20年來我國債務率走勢圖也是不斷增加

這裡需要跟大家普及的是,一般一個國家外債債務率≤100%就可以表明國傢俱備足夠的償還債務能力;不過可以通過上圖所示,從2008年開始我國外債債務率開始直線攀升,國家的發展資金多數都是通過對外舉債的方式來獲取的。這點也說明了一個問題“國家也在不斷舉債”。

負債增加是不是壞事呢?未必,很多人都忽略了負債的意義和前提

  • 負債的前提是具備足夠的償還能力,不少人是盲目負債忽略了這點

盲目負債是如今很多人都在做的事情,“負債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足夠的償還能力”。隨著現代金融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感覺到“錢來的容易”,尤其是隨著網貸和各種小額貸款的普及,很多過去不具備貸款資格的人群只要有一張身份證就可以獲得幾千甚至數萬的短時間貸款。“花錢一時爽,還時兩行淚”是很多不具備還款能力的人最大的體會。

企業負債是為了更好發展,為何不少人負債就“債務纏身”?

負債前行的目的要清楚

  • 企業負債增加是為了更好的發展,國家負債增加的目的也是如此,個人負債增加理應如此

搞清楚負債增加的目的和意義比什麼都重要,懂得負債的人不僅僅能享受生活也能夠增加財富。

相信任何人身邊都有這樣的人,拿信用卡、花唄等進行消費,最後入不敷出;有些人卻用這些資金來投資、理財,若干年後誰過得更好?答案一目瞭然。

如何走出負債?開源節流是唯一的辦法,沒有其他捷徑

  • 不少人負債不斷增多以至於入不敷出的原因就是沒有節制

當一個人的月收入只有5000元,但是月消費長期保持1萬以上的時候,想要走出負債唯一的辦法就是“開源節流”。先從降低不必要的消費開始,少逛街、少大額消費等是前提,然後才是想方設法提高收入。我們應該感謝如今生活的年代,兼職司機、外賣、短視頻等都是可以獲取額外收入的辦法。如今時代是“只要肯努力,收入增加不是夢,能賺錢的地方很多”。

企業負債是為了更好發展,為何不少人負債就“債務纏身”?

合理負債不要過多“槓桿”

  • 負債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先垮掉,調整心態很關鍵,這其實都是生活閱歷

心態決定一切,尤其是對於一些負債過多導致被經常催債的朋友來說。因為如今催債公司的“流氓”行為使得不少人感到巨大的壓力,其實如今的法律環境對於負債人已經很友好了。“個人破產法案”“不允許暴力催債”等,只要自己不賴賬,努力去還款相信總會得到法律的諒解。“欠就欠了,還就是”,尤其是對於一些20多歲的朋友,年輕的時候栽一個跟頭總比40歲之後栽跟頭強太多。

綜上,社會要發展負債不可避免,從國家、企業到個人其實都在不斷地負債中,關鍵是負債是用來幹嘛了很重要。如果負債用來消費其實算是淺層次的,真正懂得負債的人肯定是首先用來積累個人財富。各位覺得呢?

原創不易未經允許不得隨意轉載,喜歡房產問題的朋友可以訂購勇談的專欄,更多優質內容繼續貢獻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