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鸿铭在东京大学演讲时,为何说“日本人才是真正的中国人”?

张镡月


看到这个题目,我相信很多读者会不解,会感到愤怒。

其实,这句话只是断章取义,这一句话更加完整的是“日本人并不是真正的日本人,现在的日本人才是真正的中国人,相当于唐朝的中国人。”看到这里,大家应该都明白了,辜鸿铭的意思是日本人保留着唐朝时的文化,而现在的中国人把中国的传统的文化都丢弃了,所以日本人比中国人更像中国人。

这句话是辜鸿铭在1924年在东京大学做《中国文化的复兴与日本》这一演讲时说的。那时,很多中国人崇洋媚外,流行向外国学习,不顾中国的传统文化。而辜鸿铭本身非常提倡中国传统文化。

他认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是最伟大的,唐朝时的中国文化才是正宗的中国文化,而到了元朝,蒙古族的铁蹄踏入中原,元朝的统治破坏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导致了中国文化的流失。而且当时人们的崇洋媚外抛弃中国文化。

但是炎黄子孙恨之入骨的日本却还保留着唐朝时向中国学习的文化,所以他才会有这样的言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当时日本想要侵略中国,辜鸿铭想让日本知道他们的文化是从中国学习来的,不应该攻打中国。

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大家听到这句话,都会觉得辜鸿铭在讨好日本,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所以,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断章取义,就像我们都知道拿破仑曾经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雄狮”,我们以为拿破仑是在称赞我们,但是这句话还有下一句,“我希望这头雄狮永远都不要醒来。”

其实谈到辜鸿铭大家应该都对他很熟悉。辜鸿铭可是被称为“清末怪才”。辜鸿铭精通多国语言,获得了十三个博士学位,把中国文化引向来西方,批判了国人的崇洋媚外,为中国文化的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传播与融合。而我今天最想说的是辜鸿铭的辫子。辜鸿铭在清朝还没有灭亡时,把辫子剪去了,而清朝灭亡后,他却把辫子留起来了。

别人骂他是清朝遗老,他反击道,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里的辫子是无形的。在上课时,他穿着清朝时的衣服,留着辫子,宣扬着传统思想,认为应该保留一夫多妻制,坚决维护儒家的传统价值。他极力推崇中国文化,属于保皇派,但是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保皇派,他有着很先进开放的思想。辜鸿铭是很怪,但是他又为中国传统文化做出了很大贡献。

辜鸿铭到底是怎么样的人呢?怪才,那又怪在哪里呢?怪在他的学说思想与大众潮流不同,或者说相反,但是他又有很大的贡献。我是很喜欢辜鸿铭的,他很酷,无论在什么时候,他都能保持自己的观点。而他保持自己观点的关键因素,是因为他有这个能力,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观点。

我们试想一下,如果一个普通人在那个时间还是保皇派,并明确提出自己的和大众潮流完全相反的观点,会怎样呢?被世人唾弃。

但是,辜鸿铭并没有,因为虽然他是保皇派,但是他并没有说恢复封建制度,而且,退一步说,就算他的一些观点不对,我们永远也不能抹去他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毕竟,瑕不掩瑜。


无笔史官


我想很多人看到这句话首先肯定会产生两种观点,一种是“辜鸿铭是汉奸”,另一种就是“辜鸿铭肯定没说过这句话,这是别人栽赃嫁祸的”。


事实上,辜鸿铭不是汉奸而这句话也确实出自他口,但大家不能仅凭这句话就断章取义的认定辜鸿铭是汉奸,我们可以先看一下这句话的来源。

1923年,辜鸿铭从北大辞职,1924年他远赴日本讲学,一天他去了东京大学做了一次演讲,辜鸿铭的演讲是世界出名的,他的演讲门票真真的是一票难求,这次在东京大学他演讲的主题是《中国文明的复兴与日本》。

演讲中他说道:“其实连日本人自己都不是真正的日本人,应当说现在的日本人才是真正的中国人,相当于唐代的中国人,那个时代的中国精神,在今天的日本保持着,但在中国却已经失传大部分了。中国的文明在唐代就如同是盛开的鲜花繁盛到了极点。后来到了元朝,因为蒙古人的侵入,大约有一半的中国人被蒙古同化了,他们接受了蒙古人那些粗野龌龊的东西……”


辜鸿铭的这段演讲也很好理解,我们都知道,唐朝时期日本大规模的东渡来学习中原文化,所以在日本的很多地方都保留了当时唐文化的特色,尤其是京都,保留了众多具有唐代色彩的古迹文物,毫不客气的说在民国时期甚至是现在,日本对中华文化的继承与推崇的程度都非常的高,辜鸿铭游学日本三年之久,遍访日本各地,也一定深深感受到了中华文化在日本的绚烂发展。他说“日本人也都不是真正的日本人”其实也有嘲笑日本人没有自己文化的意思,日本人永远在效仿我们,但也永远成为不了我们,不知辜鸿铭先生内心隐隐表现出的民族自豪感大家感受到了没有。

但是推崇传统文化的辜鸿铭也有困惑和愤怒的时候,那就是民国时期掀起的一场场推崇新文化的运动。

辜鸿铭注定不是一个崇洋媚外的人更不是一个趋炎谄媚的人,他是一个纯粹的文人,一个致力于复兴中华传统文化的学贯东西的名家,是一个坚定的传统保皇派。虽然是保皇派但不是一个人冥顽不灵的固守之人,否则当年他留学欧洲也不会剪掉辫子,西装革履,然而当国内开始掀起反清浪潮时,他又将辫子留了起来,直到民国时期也一直留着,别人嘲笑他,他却说:“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是无形的”。

其实辜鸿铭的话很中肯,当时全国都在搞西学运动,尤其是以胡适等人为首的文人都在推崇新文化,但他们推崇新文化无不以舍弃旧文化为前提,这一点是辜鸿铭极力反对的,一个抛弃自身文化的民族有何前途可言?而且西学与东学不是水火不容的,是可以共存的,就像自己虽然辫子在头,但他留学西洋,精通9种外语,甚至还曾与泰戈尔一起提名过诺贝尔文学奖。泰戈尔,托尔斯泰,伊藤博文,毛姆,芥川龙之介等当时国外名人无不对他的博学多才,诙谐幽默的谈吐大加赞赏。


辜鸿铭用自己的行为表达方式告诉了国人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传统文化和新文化,正是传统文化在我国的逐渐缺失才导致辜鸿铭倍感凄凉的说出了这一番话。

如今我们可以惊奇的发现,当年辜鸿铭说的那些话正在时刻刺激着国人,所以我们现在又开始讲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了,世间轮回,处处透露着悔意与反思……


咸鱼闲聊


辜鸿铭,晚清民国初,第一大怪才,他说这话,也就见怪不怪了。<strong>

辜鸿铭是民国时期,难得坚守中国儒家文化的人,一生致力于弘扬中国文化,认为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棒的民族,中国人实际上是最为温良的人。辜鸿铭是当之无愧的欧美中国名人,是改变中国人崇洋媚外的第一人。

说起他的才华,可能许多人不太清楚。但当时许多留学海外的中国人,都知道辜鸿铭是中国文化第一人,许多欧美人士都知道他,说到中国文化,就知道辜鸿铭。

最后辜鸿铭和泰戈尔并列,被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辜鸿铭和泰戈尔照片)

辜鸿铭,在与他学贯中西,严格来说,应该算半个中国人。他父亲是福建人,母亲是金发碧眼的外国人,从小又生长在南洋、欧美地区,因而精通英语、德语、法语等九国语言,而且还获得了海外名校13个博士学位。

辜鸿铭以西学入围,而且还获得这么多博士学位,足以见得他的西学功底。

后来,辜鸿铭回到中国,全盘接受中国文化,尊崇儒家,一生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坚持保皇主义。

在中国的时间,辜鸿铭学习了大量中国儒家文化,掌握了儒家真意。于是,他得出了一个结论,中国要想改变积贫积弱的现状,必须大力弘扬儒家文化,才能改变现状。显然,在当时的实际情况下,这个想法太过天真。

(辜鸿铭剧照)

为此,辜鸿铭开始了弘扬中国文化的重任,系统地向西方、外国宣传了最为完整的中国传统文化、孔子文化。他将四书中的《论语》《中庸》《大学》,采用地道、经典的英文翻译,最终这些中国经典名著,流入西方世界。

(辜鸿铭英文版论语,西方人了解中国文化必读书籍)

辜鸿铭翻译的这些中国经典书籍,一直被欧美等国当做教学书籍,当时在德国、日本等国专门在大学开始辜鸿铭讲座,专门研究辜鸿铭的学说、翻译作品。而他翻译的这些经典著作,现在都被列入东方系列丛书,作为外国人了解中国人文化、思想的必读书籍。

辜鸿铭对于中国人的许多行为、思想做了一番新的解释,说实话,让民国那些一味追求西学、以及今天的一些国人都感觉有些羞愧:

辜鸿铭认为

美国人博大、纯朴,但不深沉;英国人深沉、纯朴,却不博大;德国人博大、深沉,而不纯朴;法国人没有德国人天然的深沉,不如美国人心胸博大和英国人心地纯朴,

而只有中国人博大、淳朴、深沉,是一个温良的民族,这样的民族才能长存。这些言论一出,再加上往日一些批评西学的著作,让西方文明都自愧不如,纷纷掀起学习中国文化的热潮;

一次,一些外国专家联合来到中国,请辜鸿铭吃饭,觉得他是中国文化名人,便让他做首座。有不少外国人觉得,中国的孔子文化没啥用,对此,辜鸿铭就指着桌子说,如果大家今天争着做首座,那么这饭也就没得吃了,这就是中国的孔子文化。顿时,这些外国人有所领会。


岁七夸父


辜鸿铭先生说的日本人才是真正的中国人。仅从学术或者学习程度上,非常赞同。若从精神风貌和气度风骨上,绝对不同意。日本人只是中国隋唐、五代宋的汉人的高仿。高仿就永远不是真的。打个比方,富贵人家的出生者,在衣食上,那个做派、气度,令人羡慕。让一个暴发户去模仿,可以模仿得出那种吃、穿、享受;但永远模仿不出对国家、家族、亲人的责任心、纯朴的民风。尤其模仿不出那种雍容华贵的气派。拿茶道来看,日本茶道透露着极端的小家子气。是暴发户的心态。整一个茶,都要限量版。如果日本人做工厂的主子、家庭的大家长,会饿死一批人。这就是古代中国人与现代中国人的不同。高仿,仿不出那种大国气度。现代中国人,只要恢复祖先对农耕文化、对职业、对外来文明的敬畏、尊重,保留汉魂胡技,就已经可以把日、韩比下去了。


行者槚肃霜


首先辜鸿铭确实说过这句话,而且是在1924年赴日游学期间,在东京大学所说。

为何会出现这种说法?其实不能理解为辜鸿铭先生这是媚日,其实这是变相的在赞扬中国文化。

当时的国内学术界的背景是“西学东源”,其主流风气就是通过各种发掘,来证明西方文明受到过中国文化的影响。

最突出的一个事件就是有过文献,说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兴起过汉学。

更是说达芬奇其实是中国人,因为蒙娜丽莎这副画,明显是画的黄种人,而且背景类似于东方景物。

当时还有不少说法,说老子、孔子的思想,如何影响了欧洲的一些名人。

并且突出表现就是过度解读了西方出现的汉学,认为这是中国文化影响他们的标志。



在当时那种历史背景下,我们确实需要增加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力,所以才出现“西学东源”这种论调。

这其实是可以理解的,也是一种对自我文化的肯定和保护。

因为在西学东渐的年代,面对列强在武力上的入侵,我们毫无办法,只有在文化上反击。


所以有识之士才会去打破西学东渐这种趋势,以防止文化界被西方文化颠覆。

事实也证明,一个民族必须拥有自己本土文化,一旦文化被破坏,就将很容易成为他国的附庸。

就像哪些英联邦国家一样,没有自己的文化,无论怎么发展,都摆脱不了附庸的地位。

而至于辜鸿铭为何在东京大学这么说,主要就是表明中华文明一点都不逊色于西方文明。

日本明治维新后而发达,其根本还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日本的维新,没有牺牲其自己的文化。

所以日本的成功,验证了中华文明存在的优越性,这种优越性是西方文明所不具备。

辜鸿铭一生以儒学自娱,是个真正的国学大师,而且为人保守传统,甚至还留了辫子。

但是辜鸿铭是真正的文化卫士,他在东京大学的演讲,本意上就是论证中华文明的优越性。

通过日本的成功,表明在文化方面,中华文明也是可以让国家走上富强民主的道路的!


小司马迁论史


本人认为日本人的祖宗应该是中国陕西境内的秦人,是什么原因流落到东赢岛国、现在没有直接证据证明并不重要,而从以知的习相近、同文化、同宗同源的相似度来看还是很有渊源和出处的。至于日本人从唐朝以后逐渐开始与祖宗背道而驰,最为丧心病狂的时期自元未明初开始至公元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止,历时五个多世纪的侵略杀伐惨无人道的行径又是什么思想和原因促使日本人这样的行为,这个迷团有朝一日会真相大白于天下。说日本人聪明善于发明和创造、谦虚谨慎努力学习和工作并创造出了先进的汽车工业和电子工业这是事实、无可争议。是什么原因促使日本人发愤图强的呢,本人认为、日本是太平洋中的岛国,资源匮乏且再生资源无可取之处,只能依赖出口产品和进口再生资源来满足生存条件。为此、日本人居安思危励精图治、不断创新与发展做为生存理念也就不足为怪了,但是一个民族老是用扭曲变态的思想做为强国的方针和目标是不可取的。时至今日种种迹象表明,日本政府及其右翼领导集体一直卧薪藏胆图谋不轨,在等待时机随时举起再次侵略扩张抢掠杀伐的屠刀残害热爱和平的国家和人民,对此、"东郭先生和农夫"要以史为鉴警钟长鸣!至于有些专家教授和学者倒反天钢、认贼做父数典忘祖的言行和行为应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坚决清除汉奸走狗防患于未燃!


用户2724257233922


文化大革命后,把中国的文化之根也革没了,才会出现辜鸿铭这种没有信仰的所谓名人所谓知识分子。对中华文明没有仔细深入的研究,半瓶水的容量卖弄整瓶水的知识。

中华哲学是中华文化之根,今国人自豪尊严所在,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不要因他国经济发达、技术了得而妄自菲薄,认人为父。

古中国的哲学核心虽是唯心主义的,但其对人性、人心的认识是深刻的、客观唯物的。《易经》告诉人们事物是活的、变动的、矛盾又统一、对立又互容。孔子看到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孟子言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兮。老子言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哪一家不将人性血淋淋透明化展示于众,因人的不靠谱性先贤们提出了君子精神,来升华人的品行,影响社会走向秩序与包容。君子精神就是一种既矛盾又统一,既制约又促进的活的思想,君子精神从诞生至今有约3千多年,至今有用有为。君子精神告诉你人要爱惜自己、也要团结博爱他人众人。要努力奋斗建功立业也要坚守法律与道德底线。

晚明的王守仁,又名王阳明创立的知行合一理论,将古哲学的修心养性儒学思想,向科学实践推进了一步。如何证明理论的正确性,要用行动去检验它。王守仁启蒙了儒家向实干与现实的贴近。

现今国人接受的西式教育与西式科学思维是进步,但也不能就此否定先祖。西式理性唯物客观唯利是图的思想能提高人的能动性,但也失去了自律性。西式的思维必须配套西式严密诚信系统与法律体系加以约束。国学的核心价值观是自觉、自知与自律,做个言行一致的真君子。


滔天男装


此话一出,关于辜鸿铭汉奸,斯文败类的话就不绝于口,好好的一个中国人跑到日本去夸赞日本人,脑袋不是有病是什么!

实际上辜鸿铭绝对不是有病之人,辜鸿铭出生于南洋,除了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外,还精通九国语言,一共获得过13个博士学位,是晚清及民国时期学贯中西式的重量级人物,号称“清末怪杰”。

自鸦片战争以来,世界的中心从东方彻底转变到了东方,固步自封的清朝中有一些开明人士开始积极翻译西方文字,以图达到“开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很多人正因此而成为当时的大家。

然而,辜鸿铭怪就怪在,精通多国语言,却不是致力于将西方的作品翻译成中文,而是将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典籍翻译成外语,儒家经典一共四部,辜鸿铭翻译了三部,包括《论语》《中庸》《大学》三部,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去了解中国。

其创作的《中国的牛津运动》《中国人的精神》等书都是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西方人最开始了解的中国,就是从辜鸿铭的笔下。当时西方流行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可见,相比于中国的建筑他们更认为辜鸿铭是活着的中国标签。

我以前读过《中国人的精神》,感觉作者说的有些别扭,后来才知道原来这本书是辜鸿铭用英文写的,又被人翻译成中文,说到底压根就不是打算给中国人看的。当然,我们看看也是无妨的,辜鸿铭在这本书里面大力宣扬中国文化,认为西方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向中国古典文化来取经。

在书中辜鸿铭把中国人同西方各国做对比,指出中国人是完美型的人,主张用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解决西方社会存在的问题,由此可见,辜鸿铭是一个为中国文化向世界背书的人!

这就引申到辜鸿铭说到关于题目中的那句话了,这句话是辜鸿铭在日本的一次演讲中说的,辜鸿铭说“日本人不是真正的日本人,日本人是真正的中国人,是唐代的中国人。”也就是说,日本人是真正的中国人,前面有一句“日本人不是真正的日本人”,后面还有一句“是唐代的中国人”。

三句话放在一起,辜鸿铭的意思就是说,日本能够有今天的发展就是因为从中国学到了优秀的传统文化。

这和辜鸿铭一贯的思路是一样的,说的是中国传统文化能够改变世界,宇宙无敌。

跟所谓的文化正统性没有关系,也没有说日本是华夏正统的意思。

实际上辜鸿铭对日本人并无太多好感,辜鸿铭在《中国人的精神中》写道:“我曾听一位外国朋友这样说过∶作为外国人,在日本居住的时间越长,就越发讨厌日本人。相反,在中国居住的时间越长,就越发喜欢中国人。这位外国友人曾久居日本和中国。”

我们应该对自己的文化有更深层次的自信,辜鸿铭的看法是: “与其说中国人的发展受到了阻碍,不如说它是一个永不衰老的民族”。

想要永远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需要的是我们传统文化中与时俱进的文化内核。

从传统文化中发现优秀的东西,也是我们每一个搞历史的人应该做的事情。


史论纵横


辜鸿铭片面且错误认识的原因

因为辜鸿铭没有活到日本侵华和南京大屠杀的时候,所以他对日本人有些片面的好感不足为奇。

但如今的国人,作为多少有些有近代史常识的人都应该知道,日本人才是最变态民族,是一个把变态深入到骨子里的卑劣民族,道貌岸然,他们表面上的卑躬屈膝、点头哈腰也并不是什么“礼”,而是变态的谦卑,用此来隐藏自己不轨的想法,伺机而动欲行贼事。

论实事,得结论

那来看看日本的国家行为,在南京大屠杀,拿活人人体做细菌试验,偷袭珍珠港,至今不知悔改,参拜靖国茅厕,他们的仁义礼智信又在哪?如果这些都不看到,只能看见他们点头鞠躬打招呼,那确实用知识也难医你的低级思维。

真正的中国人从古至今,都坚守着自己的仁义礼智信,深入骨髓。无论丝绸之路或是郑和下西洋,在我们中国人拥有跨越时代的绝对实力时,我们带来的是和平、友谊、贸易和文化交流。

如今,中国援助非洲、参与国际反恐维和、一带一路共同发展、亚投行与欧洲共同致富、国际事务言出必行。

这些伟大历程才是代表了我们民族和国家的行为。而代表我们民族和国家正统文化的,也永远只有我们纯正的中国人!


正心无忿懥


日本社会承继了中华汉唐文化的一部分精髓,一旦注入就演化出了大和民族的精气神。

加之汉唐以后的中国经历了元蒙、满清这些外族统治而致汉文化出现了一些断层,还有一些学者认为中华的血统也遭到污染……所以日本人尊重的中国人是秦汉唐时期的中国人。

但历史发展到今天,我想说的是:当我们有人在声色厉苒的说“宋亡之后无中华”的时候,当他们在讴歌汉唐之纯粹的时候,殊不知他们自己可能祖上就有元蒙或满族的血统。

真正占主导意义的血统,是文化血统,而非生理血统!中华的文化血统就是易道文化体系。

一个粤菜厨师按回锅肉的方法炒出来的,难道就不是回锅肉?

一个从小在中国长大,说中国话,浸染于易道文化并立志传播道学的日本人后裔,他的骨子里和灵魂深处,就是纯粹的中国人。

什么是文化?文化一个是来自于所在地区的天气地理风貌的环境设置所形成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因环境对人的生理、心理、情绪、思维方式的锻造和进化,等等复合因素,在一代代传承中多年沉淀而产生文化体系。中华文化,离不开中国,离不开中土。华人文化具有超强的断点续接的能力。

不管经历了什么,易道文化根在中土。在这种土壤之上,只要条件稍微具备,苏醒的种子就会破土而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