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軍閥往事:強龍不壓地頭蛇,不只是配角

北洋大時代道德篇(二百三十七):行不去處,須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處,務加讓三分之功。

在北洋史上,對於北洋諸公來說,西南軍閥一直是“北洋團體”之外的臥榻之狼。即便是老頭子在世時,西南半壁仍然是諸侯林立。其“西南”者,並非自然地理概念,而是地緣廟堂概念。清朝末年以來,“西南”往往指的是川、滇、黔、湘、粵、桂這六個同氣連枝、同聲相求、關係糾纏、利益交錯的廟堂實體。清代的雲南、貴州屬於同一系統,為雲貴總督統轄。四川則明為一省,暗分川渝,由四川總督統轄。但云貴,尤其是貴州自古窮困,收入很低,入不敷出,一直需要財富橫溢、人口眾多的四川“協餉”。廣東廣西也一向同屬於兩廣總督統轄的同一系統,貧弱的廣西,也需要富裕的廣東支持。

西南軍閥往事:強龍不壓地頭蛇,不只是配角

所以,西南半壁之宦海脈搏,牽一髮而動全身。西南軍閥作為相對獨立的軍閥系統的產生和壯大,除了人才、財稅、意識思想的支持,還需要有一二位德高望重的人物存在,將這一團體具體化、形象化、超然化。廣東有孫、陳兩人;廣西則遠在天南,岑春煊及其部下陸榮廷屬於重量級角色;雲南雖然僻居邊陲,但清末卻緊跟潮流,蔡鍔成為崛起的新星,三省因為反袁更是再次形成公約數。隨著滇系軍閥能夠掌控全局的人物蔡鍔早逝,梁啟超這位幕後軍師遂失去軍事憑藉,其影響力在西南式微,雲南由唐繼堯逐漸坐大。貴州原本就一直是雲南的附庸,其廟堂起落完全受著雲南政情波動的影響。

西南軍閥往事:強龍不壓地頭蛇,不只是配角

廣東的各方軍閥之佈局,也非常奇特。廣州原本就是義軍的大本營,既然新軍已然“變質”,清廷當時只能派遣外軍入境,這就是原廣西提督龍濟光的“濟軍”,進入廣州的由來 ;這也是桂系軍隊長期壓制廣東本土力量的由來。因此,濟軍開場的客軍絡繹不絕的擠壓,粵系本土軍閥一直不能很好發展。直到民國六年,朱慶瀾將自己的親兵二十營劃出,才算有了粵軍的一脈根基。但粵軍也要陳炯明帶領至閩南就食,才能生存下來,才有日後的發展。廣西的岑春煊也日漸年老,逐漸失去了對時局的興趣和控制,而新桂系軍閥開始崛起,使得岑、陸等清末民初宦海摸滾打爬的老官僚,開始在廣西失去影響力。

西南軍閥往事:強龍不壓地頭蛇,不只是配角

至此,新桂系崛起也開始逐鹿天下,且最終定鼎。清末舊桂系的岑春煊,是對北洋軍閥大家長袁氏,最有威脅的晚清重臣之一,隨著“老頭子”一失足成千古恨,北洋舊部貌合神離,西南軍閥諸公,也開始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蔡鍔扯旗,唐繼堯後援,陸榮廷之子死得不明不白,西南軍閥中的實力派,演繹著強龍不壓地頭蛇的歷史軌跡,見招拆招的宦海遊戲,北洋軍閥的執韁人也不是沒有察覺,你來我往的宦海過招,西南軍閥穩如磐石,卻消耗到北洋軍閥一脈分崩離析,所以說在那片波瀾詭譎的亂世中,扮演的不只是配角兒。

參考資料:《西南軍閥往事》、《菜根譚》、《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