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的财商:为什么特斯拉穷困至死,而爱迪生却富甲天下?

留声机、电灯、电力系统和有声电影堪称爱迪生的四大发明,他也因此被评为人类科技史上著名的天才。其实比起发明家的称号,爱迪生更像一位精明的企业家和商人。1890年,他就组建了爱迪生通用电气公司,就是现在大名鼎鼎的GE通用电气。

说到特斯拉,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特斯拉汽车。但今天所说的,并不是特斯拉汽车,而是尼古拉·特斯拉。他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他发现和发明了交流电、无线电、收音机、雷达、传真机等一系列新科技。

埃隆·马斯克正是为了向他致敬,才把自己的电动汽车公司命名为特斯拉。可是就是这样一位被誉为“创造出二十世纪”的伟大发明家,一生却穷愁潦倒,濒于破产,和爱迪生形成鲜明的对比。

为什么同样是科学家,特斯拉一生穷愁潦倒,而爱迪生却富甲天下呢?

科学家的财商:为什么特斯拉穷困至死,而爱迪生却富甲天下?

在特斯拉声誉最高的时期,纽约的社会精英都想和他交朋友,当时有很多的名门闺秀和女明星都对特斯拉流露出爱慕之情。特斯拉不仅是发明家,还是通晓8种语言的国际大师,魅力无穷。但他更感兴趣的,仍然是自己实验和发明,为了科学事业他甚至每天只睡2个小时,这是一位发明狂人,注定要为全人类奉献毕生的精力。

1893年,在与爱迪生长期的较量中,特斯拉最终成了“电流之战”的赢家,所以我们现在的供电主流是交流电,交流电取代直流电变成了各大电网公司的标准,然而,因为种种原因,特斯拉最终决定放弃交流电的专利权,于是交流电成了一项免费发明,也正是从这一刻开始,特斯拉开始了穷愁潦倒的后半生,他临终时几乎一无所有

特斯拉没有把最重要的一项发明转化为财富。在往后的日子里,他把自己所有的收入都投入到了新的科研当中。1943年1月7日,终生未娶的特斯拉在纽约人旅馆因心脏衰竭逝世,享年86岁。

科学家的财商:为什么特斯拉穷困至死,而爱迪生却富甲天下?

爱迪生的发迹源自于他出售自己印刷机的专利权,1870年爱迪生将专利权出售给华尔街一家公司,原本爱迪生以为只能卖几千美元,没想到那位经理居然给了爱迪生四万美元。让爱迪生第一次真正体会到发明的价值。他用这赚得的四万美元,投资建了自己的一座工厂,专门制造各种电气机械。很多人说,有了钱之后做什么,不是去打工,而是要学会整合资源。

爱迪生的电灯泡事业从一开始,就显露出他独特的整合资源的商业思维。爱迪生并不是唯一一个发明电灯的人,英国物理学家斯旺在1850年研制出真空碳丝白炽灯泡的时候,爱迪生只有3岁。

科学家的财商:为什么特斯拉穷困至死,而爱迪生却富甲天下?

从技术上,斯旺的灯泡更优秀,于是爱迪生花钱购买了斯旺的专利权,并把它们应用于自己的灯泡生产线上。爱迪生不单单考虑了技术方面的要求,他还考虑了玻璃罩、真空管、发光纤维等配套装置,所以,爱迪生其实是一个营销高手,他知道:“人们买的不是电灯泡,而是电灯泡发出的光明”

“系统性解决问题”,是企业家必备的特质。很快爱迪生筹措了资金,获得了给灯泡用户接线的权力,他还建立了专门的分销系统。这也是爱迪生通用电气公司盈利模式的雏形,由此爱迪生的白炽灯迅速取得全球性的压倒优势。可以说,科学家斯旺只是发明了一个产品,而爱迪生则创造了一个产业

22岁的爱迪生曾经说过“我不想再发明任何卖不出去的东西了。它的销量是它实用的证明,实用才能成功。”显然,爱迪生只想发明那些有普遍需求、能为人们提供服务的东西。

与发明狂人特斯拉相比,爱迪生的天才之处在于他注重发明的实践与应用,想方设法把各种生产要素聚集在一起,并构想出产品推广的市场策略,最终取得极大的财富回报,这是发明家和创新者的本质区别。

特斯拉只关注技术,而爱迪生更关注市场

真正的创新

放眼世界,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创新为王的时代,一大批的科学创新企业获得很多资本青睐,但我们研究发现,绝大多数正在改变世界的初创企业,并不仅仅依赖于技术创新,它们更关注商业模式的创新和设计创新,以及如何把这些创新与现有技术相融合。

科学家的财商:为什么特斯拉穷困至死,而爱迪生却富甲天下?

在VR、AR、MR被捧为风口的时期,很多国内企业蜂拥而上,然而他们买了这些技术后才发现,根本不知道用户在哪?甚至不知道用户的需求是什么。“创造一个需求,然后再来找客户”,这是有悖于创新逻辑的。创新的本质应该是,贴近用户、发掘市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解决市场的痛点,而不是拿着需求到处去找客户。

看透了创新的本质后,我们如何才能取得成功呢?

特斯拉一生穷愁潦倒,是因为他只是一个技术发明家,因为他没有和市场对接。要想在现实生活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以创新者的姿态开启全新的商业机会。

1. 找出真正的问题

千万不要为根本不存在的客户,研发技术和制造产品。

2. 洞察市场

找出消费者的痛点和刚需,然后对现有技术做出调整,通过不断的市场测试来确定需求,最后在市场上站稳脚跟。真正的创新者需要辨别哪些是客户真实的需求,哪些是伪需求。

科学家的财商:为什么特斯拉穷困至死,而爱迪生却富甲天下?

在创新的征途上,很多优秀的公司,也常常采用跨界融合,或者以开放的心态接纳外部的建议进行升级换代,有时候甚至可以采用模仿的方式,伏尔泰就曾说过“独创性只不过是明智的模仿”,而只要我们为用户解决了一个真正的问题,用户就离不开你。

在创新者的眼里,科技的发明只不过是个"撬锁工具",客户需求才是"藏宝箱"。正如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所说,企业的唯一目标就是“创造顾客”。

如果你想在互联网下半场的创业道路上走得更远,千万不要掉入技术的陷阱里,一定要发掘市场和客户的真实需求!当你做到这一切时,你就会成为富甲天下的爱迪生,而不是穷愁潦倒的特斯拉!

本文作者李光斗:中国品牌第一人、中央电视台品牌顾问、著名品牌战略专家、品牌竞争力学派创始人、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互联网金融委员会首席顾问、华盛智业李光斗品牌营销机构创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