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无人便利店最大的误解,是“无人”

这是老王的第277讲

前几天,我们办公的地方来了个新邻居,一个刚从美国回来的团队,做的是北美地区智能购物车的创业项目,之前已经拿到了数百万美元的融资。

他们的智能购物车海外市场主攻以下两点:

  • 实现两个“无人”:无导购、无收银员。
  • 实现五个功能:选购、导航、推荐商品、自助结账,甚至还能称重。

在产品投放市场的整个过程中,大家对他们最大的误解,就是认为购物车只是一个移动结账机器,可他们在做的其实是一个移动数据采集车。客户的路线、在哪个货架前停留的时间更长、放进篮子里的商品等等,这些数据一一被收集,通过进一步分析,从而优化用户体验。

我边听边想,这个项目国内买单吗?

1年前,亚马逊的无人便利店Amazon Go在美国西雅图正式对外开放。虽然打着“不排队,不结账”的无人收款购物体验的口号,Amazon Go首次亮相,门店外依然排起了长龙。

我们对无人便利店最大的误解,是“无人”


Business Insider 的记者亲自体验后感叹:

“我相信,这就是零售业的未来。”

然而在中国,马云的无人超市“淘咖啡”亮相杭州淘宝造物节,并放言未来几年将在全国开设10万家无人超市,但是也只运营了4天,后面就没有了下文。

邻居说,他们这个模式可以复制到欧洲,但是放到国内,在自动结账都没有广泛运用的情况下,比北美那边晚了15-20年,就必须重新思考商业模式。

我当时就觉得很有意思,在国外适应的很好的模式,国内本土化困难,难道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吗?无人超市在这几年被反复提出,按照国内的情况而言,其实是超前于现在的大环境了。这样一个零售业的未来,究竟是不是中国零售业的未来呢?

美国的无人便利店为什么火?

2017年,无人便利店的风口吹出来之后,万亿级的零售市场,吸引了不少玩家跑步入场:扎根重庆的GOGO,京东的无人超市……


我们对无人便利店最大的误解,是“无人”


但是,真正做的火热的只有两个:国内的缤果盒子,国外的Amazon Go。


我们对无人便利店最大的误解,是“无人”


2016年,Amazon Go最开始仅供亚马逊在西雅图总部的工作人员使用,不对外开放。他们的方案概括下来是顾客追踪系统,确定顾客的位置,然后识别顾客的行为。在出门以后自动进行线上扣款,全程不需要多余的动作。即“Just walk go”,拿完就走。


我们对无人便利店最大的误解,是“无人”


而反观国内的缤果盒子,每次都要扫描二维码进店,选购完商品后带到收银台检测区,检测完成后旁边屏幕上会出现收款码,使用微信或者支付宝付款后才能离开。整个检测是通过RFID技术(射频识别)实现的,所有的商品都事先贴上了RFID标签,无法像Amazon Go那样做到拿完即走。

尽管这两个都是无人便利店模式,但和亚马逊未来3年开3000家的计划相比,缤果盒子的连续裁员就显得有些捉襟见肘。

Amazon Go有两个特别突出的优点。第一,“拿了就走”的体验非常棒。放眼国内几乎没有技术能与之媲美,虽然淘咖啡也能达到类似的体验,但其也只是在RFID的基础上加入了人脸识别技术。而且淘咖啡是一家快闪店,目前似乎也没有推广的打算。

根据《2017年中国无人零售用户行为研究报告》,近40%的用户明确期待无人便利店能够做到真正的拿了就走。


我们对无人便利店最大的误解,是“无人”

数据来源:《2017年中国无人零售用户行为研究报告》


公众号“老王必修课”内回复 无人 获取完整报告

第二,除了日用品,亚马逊无人便利店也出售速食餐饮,而美国人午饭比较简单,一般就是汉堡三明治沙拉。Amazon Go的优势就在于,你可以摆脱用餐高峰期排起的长龙,而且价格透明公道。

无人便利店有价值吗?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中国的无人便利店无法生长?

我常说,做公司和行业研究时,可以去研究一些市场容量的问题,比如:

  • 广州停车场的充电桩有多少?
  • 深圳港口卖扇贝的渔民每天可以赚多少钱?
  • 上海2号线地铁口的摩拜使用频率有多高?

这里面是有套路的,我们需要把一个看似复杂的问题拆解成各个细小的组成部分,并最终合成为一个公式。

比如,俞军把产品的价值拆分:

产品价值 = ( 新体验 - 旧体验 ) - 换用成本

再比如,Dollar Shave Club 的创始人在其 A 轮计划书中总结的成功消费品的公式:


我们对无人便利店最大的误解,是“无人”


如果我们用这两个公式来重新定义中国的无人便利店,会发现目前的产品价值很低,而且不符合成功产品的定义。

按照俞军的产品价值公式,影响产品价值的两个核心因素是体验和成本。

从成本来看:无人便利店能推广,企业愿意购买自助结账机、智能购物车的核心驱动力是降低企业成本。但是就现阶段的无人零售来说,降低成本依然是个伪命题。

一方面,它无法降低单店的成本。比如Amazon Go,为了实现“Just walk go”而使用了众多前沿技术,包括机器视觉、深度学习算法和传感器融合技术,单店造价就要百万美元级别。

之前中信证券做过一份《无人零售深度报告》,他们发现缤果盒子如果要实现盈亏平衡,每平米1年需要产出2.4万元的营业额,即坪效要达到2.4万元/平米/年。

这个数值是一般超市2倍。

而红旗连锁超市在盈亏平衡点的坪效为1.2万元/平米/年,永辉超市更是只有1.1万元/平米/年。

我们对无人便利店最大的误解,是“无人”

公众号“老王必修课”内回复 无人 获取完整报告


另一方面,和美国相比,中国的人工成本更低,用机器替代人工的动力不足。

从《2018年Q2中国便利店景气指数报告》来看,便利店的主营业务成本与人工费用指数都是趋于下降的。


我们对无人便利店最大的误解,是“无人”

数据来源:《2018年Q2中国便利店景气指数报告》

美国的人工成本总体来说大约是中国的4-6倍。而纽约地区最低月薪大概在2000-3000美金,是中国的5-6倍。

另一个方面是,体验。目前的技术依然做不到对物体的精准识别,准确计价。比如缤果盒子的商品依然需要RFID技术辅助,即需要人工来贴标签。虽然这样识别会更精准,但是会增加成本,而且也难保不会发生误识别问题,到时候还要靠人工来解决,直接严重影响顾客体验。

而邻居的智能购物车的设想是:内设感应器,顾客把商品放上去,购物车先识别出是什么,再进行称重,最后计算出价格。这里的技术难点就是对物体的精准识别,虽然现在的技术对人脸识别的精度已经超过了99%,但是物体识别依然是尚待进一步突破的难点。

就目前来说,无论是在慢慢推广的Amazon Go,还是昙花一现的淘咖啡,都是以便利店的形式出现,规模比较小。这里的关键原因,就是相关识别技术尚未成熟,难以识别出全部商品种类。如果做大型的购物超市,就意味着需要处理更大量的数据,以及更快的处理速度,这也是目前的技术瓶颈所在。


无人便利店一定要无人吗?

这样看来,其实我们对无人便利店的核心一直是有误解的,无人便利店的核心是便利,而非无人

目前的无人便利店,如果只是把服务剥离掉,单纯地买卖商品,售货机也能搞定,无人便利店就显得很鸡肋了。尤其是在网络购物和同城速递发展起来的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去无人便利店呢?

未来超市的核心是人与物的交互体现,如何通过互联网做的更好,不管是人工智能、还是生物识别,再或者是大数据(数据积累以后的分析与优化)等,科技说的再好,也离不开零售的本质,在货品陈列与周转、动线分析、智能营销与购物体验上不断精进和优化,最终提升坪效。

对于传统零售来说,销量=客流量 x 进店率 x 转化率 x 客单价 x 连带率 x 复购率,是零售行业价值提升的核心流程;未来,在每个环节上通过技术和数据的重构来优化效率和成本支出,才是现在我们所处周期的必然趋势。

“新零售”通过马云在云栖大会的发言流传开来,这种商业模式,已经开始打破纯电商与传统零售的界限,客流量通过线上的导流返哺线下,而线下定点的消费画像数据又把我们串联到线上,不断提升效率的同时,成本结构也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无人便利店,过去火过一波,也死过一波,希望在未来,遵循人性的项目能够走的更远。毕竟,兴许没有几个行业是比零售行业规模更大的,也没有几个行业在竞争与厮杀中比零售行业更猛的了。

我是老王,专注于

投资、理财和金融的知识传播

置顶我,每周五、六、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