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對無人便利店最大的誤解,是“無人”

這是老王的第277講

前幾天,我們辦公的地方來了個新鄰居,一個剛從美國回來的團隊,做的是北美地區智能購物車的創業項目,之前已經拿到了數百萬美元的融資。

他們的智能購物車海外市場主攻以下兩點:

  • 實現兩個“無人”:無導購、無收銀員。
  • 實現五個功能:選購、導航、推薦商品、自助結賬,甚至還能稱重。

在產品投放市場的整個過程中,大家對他們最大的誤解,就是認為購物車只是一個移動結賬機器,可他們在做的其實是一個移動數據採集車。客戶的路線、在哪個貨架前停留的時間更長、放進籃子裡的商品等等,這些數據一一被收集,通過進一步分析,從而優化用戶體驗。

我邊聽邊想,這個項目國內買單嗎?

1年前,亞馬遜的無人便利店Amazon Go在美國西雅圖正式對外開放。雖然打著“不排隊,不結賬”的無人收款購物體驗的口號,Amazon Go首次亮相,門店外依然排起了長龍。

我們對無人便利店最大的誤解,是“無人”


Business Insider 的記者親自體驗後感嘆:

“我相信,這就是零售業的未來。”

然而在中國,馬雲的無人超市“淘咖啡”亮相杭州淘寶造物節,並放言未來幾年將在全國開設10萬家無人超市,但是也只運營了4天,後面就沒有了下文。

鄰居說,他們這個模式可以複製到歐洲,但是放到國內,在自動結賬都沒有廣泛運用的情況下,比北美那邊晚了15-20年,就必須重新思考商業模式。

我當時就覺得很有意思,在國外適應的很好的模式,國內本土化困難,難道只是一個時間的問題嗎?無人超市在這幾年被反覆提出,按照國內的情況而言,其實是超前於現在的大環境了。這樣一個零售業的未來,究竟是不是中國零售業的未來呢?

美國的無人便利店為什麼火?

2017年,無人便利店的風口吹出來之後,萬億級的零售市場,吸引了不少玩家跑步入場:紮根重慶的GOGO,京東的無人超市……


我們對無人便利店最大的誤解,是“無人”


但是,真正做的火熱的只有兩個:國內的繽果盒子,國外的Amazon Go。


我們對無人便利店最大的誤解,是“無人”


2016年,Amazon Go最開始僅供亞馬遜在西雅圖總部的工作人員使用,不對外開放。他們的方案概括下來是顧客追蹤系統,確定顧客的位置,然後識別顧客的行為。在出門以後自動進行線上扣款,全程不需要多餘的動作。即“Just walk go”,拿完就走。


我們對無人便利店最大的誤解,是“無人”


而反觀國內的繽果盒子,每次都要掃描二維碼進店,選購完商品後帶到收銀臺檢測區,檢測完成後旁邊屏幕上會出現收款碼,使用微信或者支付寶付款後才能離開。整個檢測是通過RFID技術(射頻識別)實現的,所有的商品都事先貼上了RFID標籤,無法像Amazon Go那樣做到拿完即走。

儘管這兩個都是無人便利店模式,但和亞馬遜未來3年開3000家的計劃相比,繽果盒子的連續裁員就顯得有些捉襟見肘。

Amazon Go有兩個特別突出的優點。第一,“拿了就走”的體驗非常棒。放眼國內幾乎沒有技術能與之媲美,雖然淘咖啡也能達到類似的體驗,但其也只是在RFID的基礎上加入了人臉識別技術。而且淘咖啡是一家快閃店,目前似乎也沒有推廣的打算。

根據《2017年中國無人零售用戶行為研究報告》,近40%的用戶明確期待無人便利店能夠做到真正的拿了就走。


我們對無人便利店最大的誤解,是“無人”

數據來源:《2017年中國無人零售用戶行為研究報告》


公眾號“老王必修課”內回覆 無人 獲取完整報告

第二,除了日用品,亞馬遜無人便利店也出售速食餐飲,而美國人午飯比較簡單,一般就是漢堡三明治沙拉。Amazon Go的優勢就在於,你可以擺脫用餐高峰期排起的長龍,而且價格透明公道。

無人便利店有價值嗎?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中國的無人便利店無法生長?

我常說,做公司和行業研究時,可以去研究一些市場容量的問題,比如:

  • 廣州停車場的充電樁有多少?
  • 深圳港口賣扇貝的漁民每天可以賺多少錢?
  • 上海2號線地鐵口的摩拜使用頻率有多高?

這裡面是有套路的,我們需要把一個看似複雜的問題拆解成各個細小的組成部分,並最終合成為一個公式。

比如,俞軍把產品的價值拆分:

產品價值 = ( 新體驗 - 舊體驗 ) - 換用成本

再比如,Dollar Shave Club 的創始人在其 A 輪計劃書中總結的成功消費品的公式:


我們對無人便利店最大的誤解,是“無人”


如果我們用這兩個公式來重新定義中國的無人便利店,會發現目前的產品價值很低,而且不符合成功產品的定義。

按照俞軍的產品價值公式,影響產品價值的兩個核心因素是體驗和成本。

從成本來看:無人便利店能推廣,企業願意購買自助結賬機、智能購物車的核心驅動力是降低企業成本。但是就現階段的無人零售來說,降低成本依然是個偽命題。

一方面,它無法降低單店的成本。比如Amazon Go,為了實現“Just walk go”而使用了眾多前沿技術,包括機器視覺、深度學習算法和傳感器融合技術,單店造價就要百萬美元級別。

之前中信證券做過一份《無人零售深度報告》,他們發現繽果盒子如果要實現盈虧平衡,每平米1年需要產出2.4萬元的營業額,即坪效要達到2.4萬元/平米/年。

這個數值是一般超市2倍。

而紅旗連鎖超市在盈虧平衡點的坪效為1.2萬元/平米/年,永輝超市更是隻有1.1萬元/平米/年。

我們對無人便利店最大的誤解,是“無人”

公眾號“老王必修課”內回覆 無人 獲取完整報告


另一方面,和美國相比,中國的人工成本更低,用機器替代人工的動力不足。

從《2018年Q2中國便利店景氣指數報告》來看,便利店的主營業務成本與人工費用指數都是趨於下降的。


我們對無人便利店最大的誤解,是“無人”

數據來源:《2018年Q2中國便利店景氣指數報告》

美國的人工成本總體來說大約是中國的4-6倍。而紐約地區最低月薪大概在2000-3000美金,是中國的5-6倍。

另一個方面是,體驗。目前的技術依然做不到對物體的精準識別,準確計價。比如繽果盒子的商品依然需要RFID技術輔助,即需要人工來貼標籤。雖然這樣識別會更精準,但是會增加成本,而且也難保不會發生誤識別問題,到時候還要靠人工來解決,直接嚴重影響顧客體驗。

而鄰居的智能購物車的設想是:內設感應器,顧客把商品放上去,購物車先識別出是什麼,再進行稱重,最後計算出價格。這裡的技術難點就是對物體的精準識別,雖然現在的技術對人臉識別的精度已經超過了99%,但是物體識別依然是尚待進一步突破的難點。

就目前來說,無論是在慢慢推廣的Amazon Go,還是曇花一現的淘咖啡,都是以便利店的形式出現,規模比較小。這裡的關鍵原因,就是相關識別技術尚未成熟,難以識別出全部商品種類。如果做大型的購物超市,就意味著需要處理更大量的數據,以及更快的處理速度,這也是目前的技術瓶頸所在。


無人便利店一定要無人嗎?

這樣看來,其實我們對無人便利店的核心一直是有誤解的,無人便利店的核心是便利,而非無人

目前的無人便利店,如果只是把服務剝離掉,單純地買賣商品,售貨機也能搞定,無人便利店就顯得很雞肋了。尤其是在網絡購物和同城速遞發展起來的今天,我們為什麼還要去無人便利店呢?

未來超市的核心是人與物的交互體現,如何通過互聯網做的更好,不管是人工智能、還是生物識別,再或者是大數據(數據積累以後的分析與優化)等,科技說的再好,也離不開零售的本質,在貨品陳列與週轉、動線分析、智能營銷與購物體驗上不斷精進和優化,最終提升坪效。

對於傳統零售來說,銷量=客流量 x 進店率 x 轉化率 x 客單價 x 連帶率 x 復購率,是零售行業價值提升的核心流程;未來,在每個環節上通過技術和數據的重構來優化效率和成本支出,才是現在我們所處週期的必然趨勢。

“新零售”通過馬雲在雲棲大會的發言流傳開來,這種商業模式,已經開始打破純電商與傳統零售的界限,客流量通過線上的導流返哺線下,而線下定點的消費畫像數據又把我們串聯到線上,不斷提升效率的同時,成本結構也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無人便利店,過去火過一波,也死過一波,希望在未來,遵循人性的項目能夠走的更遠。畢竟,興許沒有幾個行業是比零售行業規模更大的,也沒有幾個行業在競爭與廝殺中比零售行業更猛的了。

我是老王,專注於

投資、理財和金融的知識傳播

置頂我,每週五、六、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