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历史:当时的东汉名将周瑜,真的得到了孙权全身心的信任吗?

三国历史:当时的东汉名将周瑜,真的得到了孙权全身心的信任吗?

说道周瑜,大家是不是都会立马想到三国演义中那句"既生瑜,何生亮"的话呢,该文把周瑜描绘成了一个心胸狭窄,嫉妒他人才能的阴险之辈,在与诸葛亮的斗智斗勇中,更是被其活活气死。其实这都是杜撰出来的,与历史极其不符,作为江东名将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周瑜的一生可谓是波澜壮阔,却无奈英年早逝。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一起分析他作为安邦重臣、国之栋梁,真的得到了孙权全身心的信任了吗?

三国历史:当时的东汉名将周瑜,真的得到了孙权全身心的信任吗?

周瑜是不折不扣的官宦子弟,家族中身居高位的不在少数,,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个妥妥的官二代、富二代。其本人更是才华横溢,相貌英俊。当初孙策父子借宿他家时,没过多久就与他交好,宛若亲兄弟,这不得不说与他独特的人格魅力也是分不开的。当然,他也在后期为孙权、孙策夺取天下出了很多力。

三国历史:当时的东汉名将周瑜,真的得到了孙权全身心的信任吗?

周瑜作为东汉名将,领兵打战的统帅人物,在年仅36岁时就因为一场疾病轻松夺去了生命,小编觉得事情没有这么简单,他的死因有可能是因为功高盖主,他与孙策是好哥们、好兄弟,在乱世中与孙策是更是相互信任,过命的交情,而为孙权卖命也只是因为受好友临终所托,在孙策遇刺身亡后,周瑜关心则乱,没有等孙权的宣召就紧急率兵过来奔丧,虽然情有可原,但在年纪轻轻,刚刚即为的孙权眼里可能是代表着别有用心,而孙权对他本身也是有着很重的防备之心的,因为周瑜他不是那种苦兮兮的,自己跑过来投奔他的光杆司令,而是有着自己班底,很大名望的世家子弟,在当时的号召力都超过了自己,作为一名在乱世中要夺取天下的诸侯,孙权怎么可能会全身心的信任他呢?

三国历史:当时的东汉名将周瑜,真的得到了孙权全身心的信任吗?

周瑜可谓是东吴的安邦重臣,在孙权19时就开始辅佐他,为他出谋划策,为他征战天下,他做出了很多充满智慧的决策,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赤壁之战了,这个不用小编多描述,大家就知道这个战争是怎么回事了,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着重刻画的是诸葛亮是此战中最大的功臣,但熟知历史的就会发现,周瑜才是最大的功臣,他是此战的统帅,如果不是凭借着他超高的军事才能和作战指挥能力,以刘备和孙权加起来才区区5万人马如何抵的过曹操的20万大军呢?此战也是让周瑜的名声更上了一层楼,孙权对他的防备之心也是日益加重,毕竟周瑜有家世、有声望、又有兵马,一旦有了野心自己夺取天下怎么办?

三国历史:当时的东汉名将周瑜,真的得到了孙权全身心的信任吗?

而作为开国功臣,周瑜在死后他的子女也并没有得到善待,他一共育有二子一女,大儿子颇有乃父之风,才华横溢,娶了孙权的女儿官运亨通,看似前途无量可是很巧的和他父亲一样短命,早早就死了,更惨的是媳妇也带着孩子改嫁了。二儿子好似没啥才华,纵情声色、贪图享乐,最后被孙权嫌弃流放异地,后因其他将军求情,在召回路上又很巧的因病去世。怎么会有这么多巧合呢?而俗话说的好,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小编是不相信身为周瑜的儿子,父亲和大哥都是如此的优秀,怎么可能小儿子会如此平庸呢,小编不禁猜测,也许他是看穿了孙权的内心,知道了他并不是如他口中所言的那么看重父亲的后人,表现的越优秀可能会死的越早,就像大哥一样,所以故意装作纨绔子弟的样子想要蒙蔽孙权,没想到最后因其他将军求情,让孙权见识了周瑜的威望,即使死后在朝中仍有这么多人脉,干脆一鼓作气就斩草除根。

三国历史:当时的东汉名将周瑜,真的得到了孙权全身心的信任吗?

而周瑜唯一的女儿嫁给了孙权的儿子,早早便做了寡妇,后来也是下场不明。至此周瑜一家也算是绝后了,小编不禁猜想,如果孙权真的有这么看重周瑜,作为帮助自己良多的功臣,怎么能不照护好他的后人呢。还有一个能证明孙权和周瑜之间真实关系如何的铁证就是庞统,大家都知道庞统是刘备手下很重要的谋士,为他平定天下出了很多主意,但是你知道他曾是周瑜的左膀右臂吗?在周瑜死后,他没有去投奔老大的老大孙权,反而是去投奔了另一方大佬刘备,作为周瑜的重要手下,如果孙权对周瑜真的有这么好这么信任,他怎么会去他方势力重新开始奋斗呢。

三国历史:当时的东汉名将周瑜,真的得到了孙权全身心的信任吗?

周瑜的人格魅力是毋庸置疑的,即使是原本与他关系很不好的老蒋程普后来都被折服,而他的才华也是那么出众,虽然他忠心耿耿,面对曹操的招揽也是第一时间拒绝,但是君王的心一旦埋下怀疑的种子,隔阂只会越来越大。这一切都是小编的猜测,如果你们有其他意见下次也可以一起讨论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