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書,我會一直堅持下去!

年輕的時候,沒好好讀書。

活了小半輩子,暮然發現,錢沒賺到多少,書也讀得少的可憐。

有人說“人生最大的捷徑是讀一流的書”。那我前半生的碌碌無為要歸因於沒走這樣的捷徑嘍,我對自己說。幾個月前,當我第一次讀到這句話時,我幡然醒悟。不管這句話對錯與否,我暗下決心,下半輩子,要走這條“捷徑”,哪怕仍碌碌無為,也不去罵說這句話的人是騙子。

去圖書館辦了一張借書證,也借了幾批書,幾十本中,能完整地讀完的,少之又少,好像只有巴金寫的《家》和柳建偉寫的《英雄時代》這兩本書,是從第一頁讀到最後一頁,其餘的都是虎頭蛇尾。

聽書,我會一直堅持下去!



心浮氣躁的因素固然有,但視力不好是一個主要原因,看一會兒書眼睛就痛。想想以後用眼的時候還多著呢,我還是把有限的“眼力”用在那些“非用眼睛不可”的事情上,比如寫文章和排版。讀書的事兒,就交給耳朵去做吧,讀書也就變成了聽書。

能用耳朵聽書,就不用眼睛讀書。

聽書,過去是闊人的專利(過去一些有錢人常僱人讀書給他聽)。隨著科技的發展,現在只需一部智能手機和一些聽書APP即可實現。比如我用的最多的聽書軟件是喜馬拉雅FM,截至今天,已經在上面聽了673小時,聽了包括《白鹿原》、《平凡的世界》等21部小說。想想,若是拿眼睛看完這些書,不知要看到猴年馬月,近視度數又會加深多少?



除了喜馬拉雅FM,還有蜻蜓FM、微信讀書等。聽書的最大好處是隨時隨地、節省眼力。比如,你坐地鐵的時候,你做飯洗碗的時候,都可以戴著耳機聽。古人讀書有“三上(馬上枕上廁上)”,今人聽書會有更多“上”!

聽什麼

蘿蔔白菜各有所愛,歷史、財經、音樂、旅遊、法律、健康養生、戲曲,應有盡有,任君選擇。最好把喜愛的內容下載到手機上,這樣沒有WiFi的時候也可以聽。我比較喜歡文學類的,尤其是榮獲茅盾文學獎的,哪怕有時候要付一些費,也要購買下來聽完。

聽書也有弊端

西方有句諺語,Every coin has two sides. 字面意思是“每個硬幣都有正反兩面”,引申義也就是“任何事都具有兩面性”,聽書也不是隻有好處,沒有壞處。我總我總結有以下兩點:

1. 對聽力難免有所損傷,須認真保護。

看太多書會傷眼,聽太多書同樣也會傷耳,這是無法避免的。我們可以採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的把這種傷害降到最低,比如,非公共場合可以不戴耳機聽。必須帶耳機的時候,也要根據周圍的情況,將耳機的音量調到合適,音量過大,會損傷耳膜。

2. 買耳機會花費你一些錢。以自己為例,我的耳機用到一定時間,通常會一隻耳塞響,一隻耳塞不響,這時候我就要換一支新的。買耳機共花了幾百元了。

3. 走路的時候,尤其是過十字路口的時候,最好不要聽,會影響到交通安全。



雖然聽書也有弊端,但優勢更明顯,我會一直堅持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