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養兒防老,你為自己的父母都做什麼回報?

潘家潘笑笑


我最不喜歡養兒防老這句話,感覺父母養育子女就像投資一樣:我生你不是因為愛你,而是對你有所圖,付出將來是要你回報的,一點親情也沒有。如果生的孩子孝順,那就是盈利了;如果養出個不孝之子,那就是投資失敗,哪裡有一點親情感情?!

當然,大多數父母養育子女都是不圖回報的,他們為了孩子付出全部心血,只願孩子過得好。大多數家庭都是普普通通,基本都會做到父慈子孝其樂融融。我的父母今年都是八十歲了,他們有退休金,平時生活可以自理,會合理安排飲食起居,每天過的開開心心的,儘量不給我們添麻煩。每次給她們買東西,他們都說啥都不缺,不要亂花錢。現在我能做到的就是常回家看看,每週全家人聚會,讓父母享受天倫之樂。幫忙打掃一下衛生,給父母買點衣服鞋子生活日用品等,做子女的能回報父母的真的不多,願大家珍惜回到家開開門有爸爸媽媽可以叫的日子![微笑][微笑][微笑]


筠溪VV


養兒防老,積穀防饑。

在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我認為,這句話已經過時。

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社會生產力低下,養兒防老、重男輕女是主流思想。但深層次剖析,這種主流思想,是從個人和家庭出發,所以顯得渺小甚至自私。

兒女來到世間,是修來的緣分,是血濃於水的親情。不是用來養大當蓄水池、當儲錢罐、出賣體力,甚至是用身體來換錢的。

隨著新社會的到來,尤其是物質豐富的今天,養兒防老的思想已經漸漸淡化。身為父母,生兒育女,辛苦養大,無怨無悔,所以才有那句話:可憐天下父母心!

鴉反哺、羊跪乳,父母天恩,兒女一生報答不完。所以,盡孝道,人之本!

我父親是老家有名的孝子,耳濡目染,我們兩兄弟對於“孝”,應該說是做到了應盡職責。

上世紀90年代,我讀大四的時候,父親因為生意上的重挫,家道一落千丈。我利用課餘時間做兼職,靠自己讀完了最後一年。懂事的弟弟也徹底改變了他貪玩的習慣,開始認真讀書。父親那段時間非常消沉,誰都勸不好,唯獨對我寄回家的信視若珍寶,連回信都是洋洋灑灑。父子連心,那段至暗時間,書信和電話成了父親最好的療傷藥。

大學畢業以後,我分配到深圳,工資比較高。但我從來都是克己儉用,每月將多餘的錢寄回家,家裡的生活漸漸有所好轉。

再後來,我在深圳買房安居,將父母接來深圳常住,一起度過了幾年最難忘的時光。

後來我到了北京,父母是南方人,不習慣北方的氣候,所以一直居住在老家。

9年前,父親因病過世。老家雖有弟弟一家人照顧母親,但時常寄錢回家、一週給母親打3至4個電話,已經成了我的習慣。兒行千里母擔憂,母在家鄉兒掛憂。

人生一世,情最重要,尤其作為兒女,盡孝責無旁貸。不論父母怎樣,生養天恩,此生難以為報。“孝順”二字,拆開來講,先是順從父母之意,然後才是盡孝。不順何來孝?不孝何為人?





龍舞九天


作為父母的小兒子,我負責父母的幾乎所有開銷,包括醫療費等等,其他三個負責忙前忙後,兩個姐姐都已退休並當上了奶奶,父親89歲,母親83歲。給他們僱人打掃衛生以及做做飯等,結果是節儉了一輩子,不捨的,兩次了,僱個鐘點工,基本上幹一兩個月就不用了,我都是把鐘點工一年的錢一次給了老孃。兄弟姐妹那個有困難,這個錢就用到別人身上了,錢給了老孃就隨她去吧!同時在他們身邊給準備19萬元的緊急備用資金,現在哥哥已經退居二線,天天在老爹老孃身邊忙前忙後的。家和萬事興,去年88歲的老爹走樓梯不小心滾了下來,還好,骨頭沒事,腿上青一塊紫一塊的,和他說一點要千萬注意。父母今年結婚第62年了,我們家是一個和諧的大家庭和幸福的大家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