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沙孟海第三代孫沙家櫪:文化需要交流、碰撞、融合


專訪沙孟海第三代孫沙家櫪:文化需要交流、碰撞、融合

沙家櫪(又名沙力)先生,出身於書畫世家,其祖父沙孟海老先生,世人所述“海內榜書,沙翁第一”,享有書法泰斗的盛名,其父親沙更世先生,是我國當代著名的書畫家、篆刻家。沙家櫪先生自幼深受其祖父和父親的言傳身教,酷愛書法和繪畫藝術,並熟讀中國史書,為其後在藝術上的造詣奠定了堅實的基礎。1985年沙家櫪先生旅居法國,是知名旅法書畫、篆刻家和收藏鑑賞家。三十多年來,他一直致力於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與傳播,其作品不但受到國內外收藏家的熱捧,並由歐洲多地博物館收藏。日前,中國網記者專門採訪了沙家櫪先生,就其文化人生進行了交流。


專訪沙孟海第三代孫沙家櫪:文化需要交流、碰撞、融合

圖說:沙家櫪先生接受中國網記者專訪

我眼中的沙孟海先生

中國網:沙先生您是沙孟海先生的嫡孫,也是沙氏現在唯一傳承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研究與傳播工作的第三代,站在您的角度,您覺得沙孟海對中國書法最顯赫的貢獻是什麼?

沙家櫪:祖父很講究名家的歷史傳承,他最大的貢獻就是把書法、篆刻最傳統的技法傳承下來。同時,他也非常注意用筆的“窮源竟流”。在我學習書法的過程中,他常常教導我既要懂得筆墨、結構,還要“追蹤尋源”,摸清傳承、變遷的脈絡,要知曉每一位藝術家的淵源、長處、弊端,只有這樣,方得要領。

他一門心思在做學問,對文學、考古、書法、印章都是從發自內心的“痴”。記得那時候他生病住院了,但是還是記掛著對學生的培養。然後他就給劉江寫的信中談及了很多關於研究生培養的意見。

專訪沙孟海第三代孫沙家櫪:文化需要交流、碰撞、融合

圖說:1986年沙家櫪(左)與沙孟海(右)合影

中國網:能不能分享一下您和沙孟海先生之間的一件趣事。

沙家櫪:我小時候和父母住在北京,剛開始與祖父相處的時間並不多。那時學習書法可能是耳濡目染的關係,一直都很喜歡,再加上跟老師有點較勁,我就想一定要把書法學好。後來我父親給祖父寫信提到這件事,祖父很高興於是在70年代初我就到杭州開始和祖父學習書法了。

那時候,他剛剛開始帶中國第一批書法班的研究生。他想讓學生用最快的速度掌握最多的基礎知識,就用我來做實驗。祖父想了一個辦法:就是用階梯式的方法,因為古人喜歡讓小孩子描紅,就讓我摹他臨的字。這樣的好處是,摹的人不用考慮間架結構的問題,只管注重描出來就行了。科學上說,一件事情反覆做二十一遍,基本就有所得益了。類似這種關於書法學習的趣事還有很多,現在想到還是能感到祖父對教育這件事情的良苦用心。

中國網:我瞭解到,您70年代初就開始跟沙孟海先生學習書法了,在這個過程中,他給您傳授了哪些訣竅呢?

沙家櫪:學習書法真正的訣竅就是真心願意去下笨功夫,要懂得刻苦、專一。而所謂的下笨功夫,就是用心去學習體會古人的筆法和結構,再慢慢通過各種學習、探討才能感悟筆墨其中的情感和修養。那時我每天單練字,常常一寫就是八、九個小時。

還有一點就是,他希望我多向其他人去學習,聽取百家之言,而不是僅僅侷限於他一家之言。所以,雖然我當時跟著祖父學書法,但別的書法興趣班我也在上。

中西方文化的碰撞更有利於文化繁榮

中國網:1984年您去法國深造,此後也一直致力於在法國推廣中國書法。您是如何克服中西方文化差異去做這件事的?

沙家櫪:

其實中國的書法對於法國人來說是很陌生的,我在法國的時候主要教他們中國書法和繪畫。相較於繪畫來說,書法是比較晦澀難懂的,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我也遇到了不少困難。

後來我想了一個辦法,把書法比作芭蕾舞。因為西方人對於芭蕾舞很熟悉,幾乎是家喻戶曉。所以我告訴他們,芭蕾舞演員的腿就是毛筆,腳是筆鋒。芭蕾舞是有聲,有形的有旋律的表演,而書法是有起伏、旋律而無聲的軌跡。這樣一來,法國學生一下子豁然開朗了,再下筆寫字的時候就完全兩樣了。


專訪沙孟海第三代孫沙家櫪:文化需要交流、碰撞、融合

圖說:1993年法國藝術雙年展,沙家櫪在祖孫三代作品前留影

中國網:您如何看待中西方的藝術的?

沙家櫪:中西方藝術各有優缺點。西方藝術是屬於啟發式教育,偏向於啟發學生創作的靈感,但西方學生的基礎並不紮實。而國內的教育是填鴨式的,基礎打的十分紮實和單一,但同時也被套上了緊箍咒,很難跳出來,創新意識不夠。現在由於傳統文化的政府扶持推廣和各類平臺的開放,已經較以前大不相同,當然也希望現在的藝術從業者和愛好者學會甄別什麼是好的、正確的藝術……

中國網:在您看來,將中西方文化糅合在一起是否會影響中國文化的純潔性?

沙家櫪:其實我覺得不影響。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本來就是互相碰撞,可能會產生新的火花。就像唐朝的文化藝術如此繁榮,就是因為它是中西方文化藝術的碰撞,吸收了其他很多地方的優點。

中國網: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更加專注於傳統文化,中國書法也得到了不少人的青睞。那麼在您看來,中國書法具有怎樣的魅力?

沙家櫪:書法是中國文化的一個特有符號,它包含了很多文化內涵。古人常說“字如其人”,其實,書法也是“書如其人”。一個人的品德、修養都可以通過他的書法表現出來。比如,宋代的“蘇、黃、米、蔡”四家,實際上,最早是叫“蔡、米、蘇、黃”,而這裡的“蔡”和前面提及的“蔡”也不是同一個人。前面的“蔡”是蔡襄,後面的“蔡”是蔡京。但因為蔡京的名聲不好,導致徽宗亡國,歷史地位無法與前幾位相提並論,故後人更加喜歡認為“蔡”指蔡襄。當然這也是中國人自古對真、善、美,的社會形態、品德的生活的期望。祖父對書家的品德也很重視。


專訪沙孟海第三代孫沙家櫪:文化需要交流、碰撞、融合

圖說:沙家櫪先生四尺對開夏荷

藝術品的價值是因人而異的

中國網:之前也有一個新聞,中國一名小學生畫的蒙娜麗莎被意大利著名的收藏家族貝利尼家族收藏進了他們的家族博物館。那您怎麼看待藝術的價值?

沙家櫪:其實藝術品本身就是用藝術語言來表現的。不管他是小孩子還是老先生,他的畫都有自己的獨特性。對於藝術鑑賞來說,都是因人而異的,每個人的修養和眼光都不一樣。

藝術品本身沒有價錢。每個時代都有其獨特的審美趨向,它包含很多因素才形成。就現在的藝術品而言:對於大眾藝術品的藝術價值衡量首先在於它的歷史價值,就是它是否具備那個時代的代表性;其次是工藝價值,藝術品是不是具有那個時代典型或頂級的工藝水平;再次就是文化價值,因為藝術品都是一種文化的載體,它包含的文化內容充分不充分,有沒有特點都可以用來衡量它的價值高低;最後才是經濟價值,經濟價值實際上是前面幾個價值的綜合。


專訪沙孟海第三代孫沙家櫪:文化需要交流、碰撞、融合

圖說:沙家櫪先生的八尺九條屏大篆千字文

中國網:您對目前中國的書畫藝術市場怎麼看?

沙家櫪:其實就現在的市場狀況來說,是有好有壞的。好的方面是大家對書畫的興趣在慢慢提高,有了興趣就有多的人去研究它,對於文化也是一種推動。但是不好的方面也隨之出現,比如兩級分化嚴重,扎堆跟風嚴重。對審美引導、正確傳承及藝術包容度等都是現在市場需要重視的。當然我們還是需要給市場成長一些時間的。

沙家櫪簡介:著名書畫名家、鑑賞家、收藏名家1955年生於北京,祖籍浙江寧波鄞州。沙孟海第五孫,著名旅法書畫、篆刻家。現為法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作家書畫院特聘畫師,中國文藝志願者協會會員。曾任法中友協副會長。1984年應邀赴法文化交流,曾就讀於巴黎國立高等裝飾藝術學校,1986年入法國美術家協會成為會員。近年來沙家櫪先生先後發表多篇論文《沙孟海研究》、《中國文化畫報》、《文物鑑定與鑑賞》、《2002年杭州南宋官窯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定窯瓷器探索與鑑賞》等系列叢書出版、刊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