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班書究竟有多難?這些原因告訴你為何無人敢學魯班書

民間流傳著一本神奇的書,叫《魯班書》。這是一本發源於重慶巫溪的文化著作,說起《魯班書》,不得不提魯班了。魯班,公元前507年--公元前444年,春秋時魯國人,姬姓,公輸氏,名班,人稱公輸盤,班輸,尊稱公輸子,又稱魯盤或者魯般,慣稱魯班.。

魯班書究竟有多難?這些原因告訴你為何無人敢學魯班書

《魯班書》是中國古代一本關於土木建築類的奇書,據傳為聖人魯班所著。上冊是道術,下冊是解法和醫療法術。但除了醫療用法術外,其他法術都沒有寫明明確的練習方法,而只有咒語和符。 據說學了魯班書要"缺一門",鰥、寡、孤、獨、殘任選一樣(有待考證),由修行時候開始選擇,因此,《魯班書》獲得另一名--《缺一門》(另名有待考證)。據說,《魯班書》的上下兩冊是不能夠全部看完的,否則看書的人將雙目失明。

魯班書究竟有多難?這些原因告訴你為何無人敢學魯班書

那麼魯班究竟是何方神聖呢?首先必須明確,在歷史上魯班確有其人,據歷史文獻記載,他以超群的技藝為世人所稱讚,被木匠,石匠,瓦匠等人並稱為祖師。《墨子》,《禮記》,《孟子》等先秦典籍,對魯班的事蹟都有明確記載。明朝萬曆年間的刻本是現《魯班書》現存最早的版本,又稱“崇禎本”,為國家圖書館收藏。鑑於“萬曆本”和“崇禎本”刊印的數量較少,當時市面上出現翻刻本,又稱“手抄本”。為了獲取更大的利益,書坊並不將完整版本提供給讀者,以至於殘缺版本流入市面。

魯班書究竟有多難?這些原因告訴你為何無人敢學魯班書

雖然傳世的《魯班書》有各種不同的版本,卷數分合,內容多少亦有不同。魯班書究竟有多難?這些原因告訴你為何無人敢學魯班書。開卷首語“欲學此書,必先絕後”, 緊隨其後的是口訣:“木能克土,土速遁形,木精急退,免得天嗔,一切魔鬼,快出戶庭,掃盡妖氛,五雷發聲,柳枝一灑,火盜清寧,一切魔物,不得翻身,吾本天令,永保家庭,急如老君律令......”令人咋舌。

魯班書究竟有多難?這些原因告訴你為何無人敢學魯班書

據傳說以前在吳地有個富商請木工造船,因“供具稍薄”,於是懷疑木工會有其他企圖,所以看著木工將收工之際,夜裡潛伏到船尾偷聽動靜,恰巧看到木工敲打著船,嘴裡還念著咒語。後來事實證明了咒語應驗了。所以說,古代一般人家找木工幹活是不敢得罪的。

魯班書究竟有多難?這些原因告訴你為何無人敢學魯班書

魯班的神化究其原因,不僅僅是偉大的能工巧匠,更得益於他的大智慧。 《魯班書》體現出的神性,從某一程度來說,滿足了當下人們的某種生活意願。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民眾想要一種超能力的神秘力量,來尋求生活的解脫和世俗願望的實現。恰巧“續命術”,“定根法”,“盒盒水”,“隱身法”都是對民眾意志的考驗,也能使人從中得到某種精神情緒的滿足。

魯班書究竟有多難?這些原因告訴你為何無人敢學魯班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