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大汽車版圖再落一子 打造汽車產業鏈

2019年伊始,新能源汽車龍頭紛紛把目標瞄準了動力電池行業。從豐田宣佈與松下組建新公司,聯手研發新型動力電池開始,新能源汽車的全球產業鏈整合一觸即發。

短短半年內,恆大頻頻引爆新能源汽車領域。繼入股廣匯、併購NEVS後,1月24日,恆大健康(HK.0708)宣佈以10.6億入股電池企業卡耐新能源,持股58%成為第一大股東。這標誌著,恆大正式進軍動力電池領域,完成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版圖。

恆大汽車版圖再落一子 打造汽車產業鏈

回顧恆大的汽車帝國,1月24日,恆大健康(0708.HK)發佈公告,以10.6億入股動力電池企業卡耐新能源,持股58%成第一大股東。就在本月中,恆大併購擁有"薩博"基因的瑞典電動汽車公司NEVS。去年,恆大還入股了廣彙集團,掌握中國最大的汽車銷售渠道。至此,恆大已擁有動力電池研發製造,電動汽車研發、製造、量產以及銷售的完整能力,真正實現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佈局。

恆大造車早有謀劃。2018年初,許家印宣佈"新恆大、新戰略、新藍圖"的發展戰略,在其構建的"新恆大"中,地產是基礎,健康、文化旅遊是兩翼,高科技則是龍頭,此後恆大大手筆進軍新能源汽車領域。

恆大汽車版圖再落一子 打造汽車產業鏈

許家印下的第一步棋即為打通銷售渠道。去年9月恆大斥資145億入股廣彙集團,成為全球最大汽車經銷商的二股東。據瞭解,廣匯經銷網絡覆蓋28個省、自治區及直轄市,營業網點共有837個。這意味著,恆大將廣匯在全國範圍內的銷售網絡收入囊中,汽車營銷、售後板塊佈局完成。

恆大汽車產業的下一塊版圖就是最為關鍵的研發量產環節,1月15日,恆大併購了前身為瑞典薩博的新能源車企NEVS。

據瞭解,NEVS從2012年開始佈局並深耕新能源汽車,擁有超500人的全球研發團隊、多元化的國際管理團隊及多項自主研發知識產權。其位於瑞典特羅爾海坦及天津的生產基地均具有量產能力,且上海生產基地正在籌建中。

而在造車環節,無論出於成本或是技術考慮,動力電池已然成為新能源汽車龍頭戰略佈局最重要的一環。分析人士認為,此次收購將極大推動恆大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

恆大汽車版圖再落一子 打造汽車產業鏈

據瞭解,卡耐新能源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國務院國資委直屬機構)與日本電池巨頭ENAX共同創立,其技術源於被譽為日本"鋰電池之父"的小澤和典及其研發團隊,是國家動力電池和電池系統系列標準的主要制定者之一。是國內第一批符合工信部《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範條件》的企業,第一家批量提供三元疊片軟包裝動力鋰電池的企業,也是第一家將電池產品出口到日本的中國企業。

資料顯示,卡耐新能源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國務院國資委直屬機構)與日本電池巨頭ENAX共同創立,技術來源於被譽為"鋰電池之父"的小澤和典及其研發團隊,是國家動力電池和電池系統系列標準的主要制定者之一。

卡耐出色的安全性能使得其獲得恆大的青睞,卡耐新能源在創立之初便專注於三元軟包電池的技術研發,各項性能指標均處於行業領先水平,是全球為數不多通過針刺測試不冒煙、不著火的產品,即便在短路、擠壓、跌落、高溫等極端條件下,也能確保電芯不起火、不漏液、不爆炸,已裝機電池產品從未發生任何安全事故,安全性處於行業絕對領先水平。

強大的技術優勢背後,得益於頂尖的研發團隊。卡耐新能源擁有超 300人的全球研發專家,核心技術人才來自於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日本英耐時、韓國三星、LG化學等全球知名企業和研究機構,技術團隊超1500人。

為了保證產能,卡耐新能源在上海、江西、廣西、江蘇已擁有四大生產基地,已成為上汽、東風、長安、江鈴等主流車企的電池供應商。2018年其動力電池產量及裝機量均排名行業前十,軟包動力電池穩居行業前三。恆大入主後將迅速擴大公司生產規模,計劃在10年內設立多個年產能 60GWh 超級工廠。

此次入主卡耐新能源標誌著恆大造車全產業鏈最後一塊版圖落成。這不僅反映了恆大堅定向高科技轉型的信心和決心,也體現了許家印志在助力中國汽車工業提檔升級,推動中國從汽車大國走向汽車強國的壯志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