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了!為了國家中心城市!

今天,省會城市們終於覺醒!

拼了!為了國家中心城市!

一、國務院:同意山東省調整濟南市萊蕪市行政區劃

今天上午(1月9日),新華社的一則重磅消息,讓齊魯大地“炸開了鍋”!

新華社發佈:國務院批覆同意山東省調整濟南市萊蕪市行政區劃,撤銷萊蕪市,將其所轄區域劃歸濟南市管轄;設立濟南市萊蕪區,以原萊蕪市萊城區的行政區域為萊蕪區的行政區域;設立濟南市鋼城區,以原萊蕪市鋼城區的行政區域為鋼城區的行政區域。
拼了!為了國家中心城市!

這次合併,讓濟南市的區劃面積由7998平方公里擴大至10244.33平方公里,2017年末常住總人口將由732.12萬人升至869.75萬人

城市發展空間進一步擴大,省會首位度將進一步提高。

二、合併小城市,不只是變大

在做大城市格局、謀求更高水平發展上,濟南一直“憋著一股勁”。

濟南長期處於“大省小省會”的尷尬處境。同時,周邊省會城市鄭州、合肥、南京等迅速崛起,省內城市青島基礎雄厚、勢頭強勁,都有不小的刺激。

在過去的2018年,萊蕪GDP在省內墊底。省會濟南始終被青島壓一頭,與省內另一個兄弟城市——煙臺長期難解難分。也正因如此,濟南的省內首位度一直不高。

從最新公佈的山東省2018年全年各城市GDP統計來看,萊蕪與濟南強強聯合後,將會對省內一哥——青島發起正式衝擊,不但城市面積得到擴張,人口得到補充,而且

在2019年GDP有望突破萬億。聲勢浩大,可謂一舉多得。

拼了!為了國家中心城市!

山東財經大學董彥嶺教授甚至認為:

1、萊蕪併入後,濟南的基礎設施建設要向萊蕪有所延伸;2、區域內的人才等其他要素的流動也要加強;3、這樣一來,濟南一定能成為山東西部地區可與煙臺和青島相匹敵的區域中心城市。

不過就目前的濟南和萊蕪的各項數據而言

,即便合併了,短時間內濟南的省會首位度排名可能依然照舊。

三、爭奪最後3個席位,首位度是南京的頭等大事!

為什麼近些年,越來越多的省份開始強調省會首位度?答案很明顯:

國家中心城市!

拼了!為了國家中心城市!

讓我們把視線拉回到11個月前。2018年2月8日,繼北京、天津、上海、廣州、重慶、成都、武漢、鄭州後,西安成為了第9座國家中心城市。

西安的入圍,讓12座國家中心城市的名額僅剩其3。而包括濟南、南京在內,瀋陽、長沙、杭州、青島、廈門等多個二線強城市之間的競爭白熱化。

這些城市或大力推進基建,或發展本土產業,或引入優秀人才。指向性很明顯,要成為國家中心,至少先成為區域中心。

中國最發達的區域——長三角需要不止一個國家中心城市。而目前這裡僅有上海一個入選,下一個國家中心城市最有可能在南京、杭州、合肥3大省會中產生。

站在全國視角,江蘇太強,省內發展又均衡,每個城市拿出來放到絕大部分省份都是1挑N的存在,除了高等教育和房價,南京在省內並未有特別高光的表現,所以在省內的首位度並不算高。

拼了!為了國家中心城市!

正是看到了這一點不足,省裡和市裡最近動作頻頻,2019年,南京的首位度必定會有大幅提升。

南京提升首位度的資本有哪些?

1、從地方到上面都支持。

2019年1月5日,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在南大做了一場報告。

報告非常精彩,含金量巨大。張書記表示,南京有三件事正在得到國 務 院 和省委省政府的支持。其中一件就是支持南京建設國家中心城市。

拼了!為了國家中心城市!

此前,國務院正式批覆同意《南京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年)》。這份批覆首度明確了南京的定位:南京是江蘇省省會,東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

從最終的批覆看,南京被列為東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去掉了“之一”的字眼,對於城市地位而言是一種提升。

2、做大做強中心城市,然後通過中心城市帶動區域的發展,是當前城鎮化過程裡中央非常重視的“戰略”。

2018年12月21日,南京都市圈黨政領導聯席會議正式召開

9大城市領導班子,共商都市圈的發展,多項重大協議相繼簽署!值得一提的是,常州領導班子也出席本次都市圈會議!常州的加入,是省會影響力進一步滲透蘇南的關鍵一環!
拼了!為了國家中心城市!

同樣在2018年12月21日,寧句城際正式開工。

這是南京主城通往省內兄弟城市的第一條城際軌道,是寧鎮揚一體化戰略邁出得最關鍵一步!隨後,揚州本地官媒傳出消息,寧揚城際也即將動工!
拼了!為了國家中心城市!

就在今天(2019年1月9日),龍潭過江通道舉行動員會召開

龍潭過江是直接連接南京和揚州的首條過江通道。南京揚州,江南江北,依依相望,卻從未有過這樣直接接觸的通道。
拼了!為了國家中心城市!

真正提升省內首位度,南京必須得在寧鎮揚一體化上再加把勁。

2019年,寧鎮揚一體化真正落實的關鍵年!

3、一直以來,南京在人才引進上也不甘落後!

2018年3月1日起,南京降低降低落戶門檻。

研究生以上學歷及40歲以下的本科學歷人才,憑畢業證書辦理落戶手續;技術、技能型人才,憑高級工及以上職業資格證書辦理落戶手續。

2018年5月18日,南京人才政策加碼。

市委書記用"5個如果"發英雄帖,來南京創業就業、在南京開辦創新型企業、南京將給予最高1500萬元獎勵。

2018年12月初,南京再次提升補助標準,助力人才引進。

12月中旬,南京市浦口區人民政府出臺《關於印發浦口區人才安居實施細則的通知》,為浦口區人才實時送出巨大“安居福利”。

根據不久前剛剛發佈的《南京市“十三五”人口發展規劃》,預計“十三五”期間,全市總人口將增加87萬人左右,到2020年末全市總人口預計將達到910萬人左右。

到2035年,全市人口將達到1300萬!

拼了!為了國家中心城市!

4、主城區範圍的擴張

2018年12月25日,南京正式提出江南江北2個主城!

長期以來,南京幾乎全部的重心都在江南。而廣闊的江北發展則較為滯後。但自從國家級江北新區提出後,整個江北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飛速發展。

直到2018年12月25日,南京正式確定江南、江北2箇中心城區,3個副城、9個新城、29個新市鎮和若干個新社區的城鄉體系。

拼了!為了國家中心城市!

至於南京是否會像濟南一樣,將周邊句容、儀徵、馬鞍山、滁州等地區攬入懷中我們還不得而知。

但不管怎麼說,萊蕪今天併入濟南,還是留給了南京遐想的空間。看看下面這張圖,句容像不像一個趴在媽媽身上熟睡的小寶寶

拼了!為了國家中心城市!

注:買房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