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这部法被频频与“入世”相比 代表追问:我们准备好了吗?

东方网记者张海盈3月10日报道:“外商投资法这一基础性法律的推出十分必要,对政府科学管理能力的提升有促进作用,我想问的是,我们准备好了吗?”今天下午,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围绕外商投资法进行分组审议,会议现场,不少代表呼吁,立法中对于政府、企业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未雨绸缪”。

立这部法被频频与“入世”相比 代表追问:我们准备好了吗?

全国人大代表寿子琪,汪伟秋摄

“原来加入WTO更多是调整贸易上关税、补贴、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现在这部外商投资法则不同”,全国人大代表寿子琪在审议时以“吃饭”来作类比,过去“入世”是请客吃饭,现在推出外商投资法则是“大家要在一口锅里吃饭”。寿子琪代表说,“因为对方牙口好、咀嚼能力强、消化系统好,可能人家吃完10口了,你一口还没吃完,甚至他可能还带了打包盒”,寿子琪代表认为,这对于倒逼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绝不亚于加入WTO。

“当年加入世贸组织时,我们都很担心民族工业会受到冲击,但实践证明,我们做好准备,抓住了机遇,现在国内制造业的产品更加丰富。”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许立荣在比较了入世与此次立法的意义后,以企业的一个例子来说明了做好准备的重要性。

立这部法被频频与“入世”相比 代表追问:我们准备好了吗?

全国人大代表许立荣(右一),汪伟秋摄

“我们当年收购了一家船公司,由于有美国的股份,当时向美国申报完之后,仅安全审核就做了整整7个月。”许立荣代表认为,目前草案中明确了将进行安全审核,但我国尚没有专门的机构和法律来支撑体系化的审核过程,亟待早日考虑,“门越开越大,底线要守住”。

另一方面,寿子琪代表也认为,外商投资法不仅仅能提升对外开放的程度,也能倒逼政府管理的科学化不断积累。“比如草案中提出的听取外企意见,我们的政策、法律、法规应该遵循怎样的流程就需要设计,又比如草案中明确对于政府部门可以共享的信息,企业可以拒绝提供,那就对政府部门如何实施更高水平的信息公开、信息共享提出了高要求。这些我们都准备好了吗?”

寿子琪代表认为,随着开放的进一步推进,在投资自由化方面会遇到越来越多“负面清单”制定的挑战,不管是一揽子负面清单,还是国别性的负面清单,都需要提早储备政策“工具箱”。为此他建议,制定政策的相关部门和各委办,可以主动提出一些想试的政策,“这些政策可以放在自贸区新片区先行先试,既能控制风险,提早预见到可能的问题,又能为下一步负面清单的缩短早做准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