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這部法被頻頻與“入世”相比 代表追問:我們準備好了嗎?

東方網記者張海盈3月10日報道:“外商投資法這一基礎性法律的推出十分必要,對政府科學管理能力的提升有促進作用,我想問的是,我們準備好了嗎?”今天下午,十三屆人大二次會議上海代表團圍繞外商投資法進行分組審議,會議現場,不少代表呼籲,立法中對於政府、企業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未雨綢繆”。

立這部法被頻頻與“入世”相比 代表追問:我們準備好了嗎?

全國人大代表壽子琪,汪偉秋攝

“原來加入WTO更多是調整貿易上關稅、補貼、知識產權方面的問題,現在這部外商投資法則不同”,全國人大代表壽子琪在審議時以“吃飯”來作類比,過去“入世”是請客吃飯,現在推出外商投資法則是“大家要在一口鍋裡吃飯”。壽子琪代表說,“因為對方牙口好、咀嚼能力強、消化系統好,可能人家吃完10口了,你一口還沒吃完,甚至他可能還帶了打包盒”,壽子琪代表認為,這對於倒逼企業高質量發展的作用絕不亞於加入WTO。

“當年加入世貿組織時,我們都很擔心民族工業會受到衝擊,但實踐證明,我們做好準備,抓住了機遇,現在國內製造業的產品更加豐富。”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許立榮在比較了入世與此次立法的意義後,以企業的一個例子來說明了做好準備的重要性。

立這部法被頻頻與“入世”相比 代表追問:我們準備好了嗎?

全國人大代表許立榮(右一),汪偉秋攝

“我們當年收購了一家船公司,由於有美國的股份,當時向美國申報完之後,僅安全審核就做了整整7個月。”許立榮代表認為,目前草案中明確了將進行安全審核,但我國尚沒有專門的機構和法律來支撐體系化的審核過程,亟待早日考慮,“門越開越大,底線要守住”。

另一方面,壽子琪代表也認為,外商投資法不僅僅能提升對外開放的程度,也能倒逼政府管理的科學化不斷積累。“比如草案中提出的聽取外企意見,我們的政策、法律、法規應該遵循怎樣的流程就需要設計,又比如草案中明確對於政府部門可以共享的信息,企業可以拒絕提供,那就對政府部門如何實施更高水平的信息公開、信息共享提出了高要求。這些我們都準備好了嗎?”

壽子琪代表認為,隨著開放的進一步推進,在投資自由化方面會遇到越來越多“負面清單”制定的挑戰,不管是一攬子負面清單,還是國別性的負面清單,都需要提早儲備政策“工具箱”。為此他建議,制定政策的相關部門和各委辦,可以主動提出一些想試的政策,“這些政策可以放在自貿區新片區先行先試,既能控制風險,提早預見到可能的問題,又能為下一步負面清單的縮短早做準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