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憤與渴望:想看懂石濤畫作,先讀懂他“出世”與“入世”的糾結


悲憤與渴望:想看懂石濤畫作,先讀懂他“出世”與“入世”的糾結

石濤與八大山人早年的經歷極為相似。他們都是明朝皇室的後裔。石濤的祖上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侄子,因立有戰功被封為廣西桂林的靖江王。

這一家子就一直居住在桂林,到石濤這一代已經是第十代了。這時,正值明亡清興之際,石濤的命運發生巨大的改變。前面講過,八大山人一家被滿門抄斬,只有他自己倖免於難。同樣,石濤家也遭遇了一場劫難,劫後餘生的也僅有石濤一人。

那時石濤只有3歲,被一個侍從救了出來。為了活命,那侍從抱著石濤躲進了山裡。後來,迫於生計,二人就在桂林附近全州的一座寺廟裡出家做了和尚。

悲憤與渴望:想看懂石濤畫作,先讀懂他“出世”與“入世”的糾結

石濤在晨鐘暮鼓中漸漸長大,他一邊修行佛法一邊學習詩文、書法和繪畫,成人之後成了學養深厚、畫藝超群的一代名僧。石濤在山水和花鳥畫方面造詣精深,而成就最高、他自己也最喜歡的還是山水畫。但他學習山水畫的理念跟清初“四王”很不相同。他也學

習古人,但不侷限於一家一派,更不主張一味模仿,他認為,如果像那樣,即使筆墨學得再精也不能領悟真山真水的精髓,必須用靈魂去感受山水,融入山水,才能在畫紙上抒寫出山水的內在氣韻。

於是,他背起行囊出門遠遊,足跡踏遍江南的山山水水。山水化到了他的血脈之中,他也化作了山水間的一抹輕嵐、一縷微風。他領略了山水的真風采,也讀懂了山水的真性情。山水給了他許多的靈感與啟迪他有句名言說得很好一一“搜盡奇峰打草稿”

悲憤與渴望:想看懂石濤畫作,先讀懂他“出世”與“入世”的糾結

他胸中裝滿了萬千奇峰,發之於筆端,自然氣韻不凡。石濤一生最愛黃山,四十歲之前曾三次遊歷,使他受益匪淺。他畫了許多表現黃山勝景的作品,並在每一幅畫上題寫同樣的詩句:“黃山是我師,我是黃山友。”

可見他對黃山充滿了感情,黃山也給了他豐厚的饋贈。師法造化,寄情山水,這樣的藝術主張使石濤的畫風不同俗流。石濤善用墨法,濃枯兼施,尤擅溼筆,當水墨在畫紙上浸染開去,那種空濛迷離的意蘊便躍然在目。他或用純墨,或敷淡彩,素雅清朗,筆勢豪健,於淋滴酣暢、態肆汪洋中直寫心意,給人以激情奔放的氣勢,深得文人畫之神髓。

悲憤與渴望:想看懂石濤畫作,先讀懂他“出世”與“入世”的糾結

石濤的構圖也極具巧思,屢出新意。他不落前人窠臼,善於繼承與發展,他對馬遠、夏主“一角”“半邊”式的構圖加以改進,往往取山之一段,以近乎特寫的景別表現最美的風景,主題非常突出。這種構圖法被稱為“截取法”。

中年以後,石濤的畫藝更臻成熟,看待世界的方式也發生了一些變化。那時,明君康熙大帝已在位施政,國家逐漸從清初的大亂走向了大治,社會矛盾也不再那麼尖銳。他個人對清朝政府的敵意也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消解。他同時深知,反清復明只能是一種幻想了,要在有生之年施展才華,有所作為,就必須與清朝統治者進行合作。

悲憤與渴望:想看懂石濤畫作,先讀懂他“出世”與“入世”的糾結

於是,他兩次趁康熙南巡之機特地前往接駕,並獻上了自己的畫作,希望得到皇帝的賞識。但康熙並未對他表示出特別的熱情,表揚了兩句,也就沒有了下文。石濤心有不甘,就決定北上京城尋求發展的機會。現在,許多懷著求取功名之心的有志者去了北京,希望出人頭地,其艱辛難以言說。

他們舉目無親,生活困頓,住地下室、走穴,吃了上頓沒下頓,但最終混出個人樣來的到底是少數。當年,石濤也混在“北漂”一族當中,奔走在京城的大街小巷。他的命似乎不太好,苦苦掙扎了三年,結果是失望而歸。

悲憤與渴望:想看懂石濤畫作,先讀懂他“出世”與“入世”的糾結

這一時期他的作品數量不少,內容比較多樣,他會兒為統治者大唱讚歌,試圖投其所好,一會兒又情緒低落,哀嘆時運不濟。我們可以從中看出他此時複雜而鬱悶的心情。

如《諸方乞食山水圖》軸,情形確實有點悽慘。你看,畫中人掛著柺杖,踽踽獨行,完全就是個叫花子的形象。畫上的題詩說:“諸方乞食苦瓜僧”,就是他困窘的“北漂”生活之真實寫照。

另外,他還畫有一幅《乞食圖》,這是他的系列詩意畫之根據陶淵明的《乞食》詩意境而作。你看,天似乎很冷,那畫中人更覺中飢餓,緊揣著手,在山間小道上孤獨而艱難地行走,四處尋覓食物:“飢來驅我去,不知竟何之”。

悲憤與渴望:想看懂石濤畫作,先讀懂他“出世”與“入世”的糾結

飢餓驅使著他出門討飯,卻不知往何處去討,內心茫然。石濤把那種飢餓折磨和內心悽苦疊加在一起的人生滋味刻畫得那麼準確、生動。想一想,那情形確實有點悽慘。石濤最深刻地體會了那樣一種人生況味,這幅“飢來驅我去”大概是希望借了陶潛的詩境來抒寫自己相同的遭際吧?

但寓居北京的這段日子也不是完全沒有收穫,這個時候,他完成了一生中最為重要的作品,這就是表現黃山奇景的《搜盡奇峰圖卷》和《古木垂蔭圖》。面對這兩幅作品,我們似乎沒有什麼更多的話要說,我們只需默默地凝視,靜靜地感受。

悲憤與渴望:想看懂石濤畫作,先讀懂他“出世”與“入世”的糾結

離京南下,石濤選擇了揚州作為終老之地,這時他已經51歲了。他以賣畫為生,艱難地過著日子,而這樣的日子讓他鬱鬱不平,卻又無可奈何。他只好做歸隱之想,便又喜歡起陶淵明來,希望像陶淵明那樣獲得一份淡泊。

寧靜的心情。於是,他畫了一幅《採菊圖》。看這畫中,山峰聳峙,輕嵐漫谷,山間小屋之後,菊花燦然盛開,這時,一位老者正在採擷菊花。石濤在盡力表現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詩意境界,也在表達著自己尋求淡然心境的意願,那採菊的老者誰能說清是還是呢?

悲憤與渴望:想看懂石濤畫作,先讀懂他“出世”與“入世”的糾結

16年之後,67歲的石濤在矛盾的心情中離開了人世。他的一生是在尋求功名與尋找內心安寧的痛苦掙扎中度過的,這是他與“清初四僧中其他三位不同的地方。那三位對待清朝統治者的態度是始終不變的,

而石濤卻遊移不定,終於沒能找到靈魂的皈依。但他在繪畫史上卻有著極高的地位,他是一位真正具有獨創精神的傑出畫家。他的畫風對後來“揚州畫派”風格的形成產生了直接的影響。

悲憤與渴望:想看懂石濤畫作,先讀懂他“出世”與“入世”的糾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