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锡山虽然很抠,但一直坚持花钱做此事,让山西人民称赞至今

民国军阀割据的年代,我们所了解的军阀是唯利是图、祸害百姓的大坏蛋。但回顾那段历史,他们虽然祸害过老百姓,却也做过不少值得让人尊敬的事情。比如同样被贴上唯利是图的标签的阎锡山,他在山西做的一件事,就让山西人民称赞至今。

阎锡山虽然很抠,但一直坚持花钱做此事,让山西人民称赞至今

辛亥革命太原起义爆发后,年纪轻轻的阎锡山就被举荐为山西都督,而在此后统治山西三十八年屹立不倒,也足以见阎锡山的政治头脑非比寻常。作为统治者无非有两个重大目标,一则是强大自身,二则是让老百姓安居乐业,阎锡山也便如此。阎锡山在上台后,就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创新。他发展水利,倡导民众养蚕,还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在阎锡山的带领下,山西的经济逐渐提高,而他所做的事情中,发展教育是最让人民称赞的。

阎锡山虽然很抠,但一直坚持花钱做此事,让山西人民称赞至今

在阎锡山的认知中,如果民众无知的话,那么很容易被人利用。而在那个少数人识字的历史阶段,作为大众文盲的平民,他们往往是被牵着鼻子走的受害者。所以,阎锡山推出了中国最早的义务教育。当时义务教育还是个从未出现过的词汇,民众都感到非常迷惑,对此,阎锡山也在《人民须知》这本小册子中,对义务教育做了详细的解释:“凡上过学的人,知识就高了,身体也壮了。为父母的无论如何贫穷,总要使子女上学,是父母对于子女的义务,又名义务教育。”如果家长不让孩子上学的话,就会实行强制教育,不仅要被罚款,在罚款后也仍然要送孩子上学,并且在七至十三岁这个年龄段,孩子必须有四年时间进入学堂学习,这个叫做国民教育。从阎锡山这三点教育上来看,他是非常想让百姓学习的。

阎锡山虽然很抠,但一直坚持花钱做此事,让山西人民称赞至今

为了不让政策变成一张废纸,那本小册子中明确指出,送子女入学是父母的责任,办学校则是区长、镇长、村长的责任,义务教育更是成为审核官员政绩的标准。随着义务教育的逐渐起步,学校、师资、课本、资金等都是需要考虑的,阎锡山在这些事上亲力亲为,甚至总亲自劝导民众送子女上学。他当时说,一个家的期望在子女身上,而国家的希望全在学生身上,如果想要国家强盛,那必须从现在的小孩抓起。阎锡山的竭力发展教育,自然也取得巨大成果。1925年,陶行知在山西实地考察就感慨道:“自从民国七年开始试办,到了现在山西省100学龄儿童中已有70多人在国民小学里做学生了。”这说明山西省有70%的孩子已经在上学,要知道,当时排名第二的江苏省不过是20%的读书率。可以说,阎锡山的义务教育创造了奇迹,让他被人民称颂至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