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激烈!双一流高校近三年杰青排名

竞争激烈!双一流高校近三年杰青排名

通过对各高校近3年(2016-2018)杰青入选情况的观察与分析,可以以小见大,管窥各个高校基础学科研究高端人才水平与近年来发力情况。

杰青评选竞争激烈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主要支持的是45周岁以下已经在基础研究领取取得突出成绩的青年学者,意在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成长,吸引海外人才,最终造就一批世界领先的学术带头人。

自1994年开始资助以来,一大批杰出青年基金入选者已经取得瞩目成果,当选两院院士者人数不少。与此相对的,杰青项目的竞争显得日益激烈,每年仅有200名入选者,资助率一般在10%以内

双一流大学优势明显

近3年来,共有600名学者进入杰青公示名单。进入公示后,每年落选一般1-2人,因此公示名单基本为正式入选名单。来自103所高校的440名青年学者入选杰青名单,占比达到73%,高校是杰青主要渠道。其中,

来自35所双一流A类高校的322人,占总人数比例达到54%,构成半壁江山

A类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除中央民族大学外皆有人入选,展现了强大的实力。而作为老牌强校的清北、华五、武汉双校更是直接占据榜单的前9位;同济大学发力明显,挤进前10;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3校直追传统强校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南开大学,以上5校占据榜单11-15的位置。

6所B类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4所高校有青年学者入选。原属"985"高校的3所双一流B类高校皆有人入选外,郑州大学作为以非"985"身份新晋双一流B类的高校亦有1人入选,云南大学和新疆大学无人入选。

来自42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80名青年学者入选。华东理工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分入选5人,北京化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分别入选4人,展现出不俗水平。

传统强校依旧占据统治性地位,区位影响日渐显著

总人数方面,双一流高校总计入选411人,占通过高校渠道去选杰青总人数的93.4%。尤其是东部地区院校优势明显,近年来更有扩大之势。

入选名单前10位中,除武汉双校外,全部来自东部地区,前20位的院校中,除四川大学和重庆大学外无一西部院校。

具体来看,北京大学46人,清华大学42人遥遥领先于其他高校,两校入选人数占近三年杰青名单总数的14.6%,近几年更是有上涨之势,实力超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南京大学构成的"华五"总计入选92人,堪称一流。华中科技大学及武汉大学分别入选13人和10人,在中部地区高校称雄。

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南开大学各有8人入选,北京航空航天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各有7人入选,几所学校之间竞争激烈。值得一提的是,湖南大学作为百年名校,虽然在双一流评选中被列为B类,但依旧有多达6人入选,即使对比双一流A类院校也毫不逊色,展现了湖南大学在基础学科的深厚底蕴。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中,排名前列的华东理工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和北京科技大学等高校,除在传统强势学科的深耕细作外,区位优势成为不能忽略的影响因素。

以下为2016-2018年的国家杰青建议资助人所在单位与人数统计。

竞争激烈!双一流高校近三年杰青排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