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官僚风”盛行的前因后果

高校应是以教学、科研为其本务的。但是,专门从事教学、科研的教师,却会因为高校的官僚风太过于猛烈而不能倾心于教学及科研,发生了移步换景的愿望。

在高校,从事行政及管理的人员,每每总喜欢摆出一副高人一等、盛气凌人的架势。而迫使本以教学、科研为本务的教师,不可避免地爆发出转换角色的期待。

平时工作中,当从事行政及管理的人员在从事一些事务时,比如盖章、签字、开会等时,难免总会以极高的官态来应对。殊不知,其自身,也就是这些从事行政及管理的人员,本质上就应该是为其教师、教学、科研服务的,而并非可以是高高在上、目空一切的角色。

由于行政人员及管理人员的态度,必然使得从事教学、科研的教师内心有所委屈。于是,随之便不可避免地滋生出也让自己走上行政岗的想法,寻求“苦尽甘来”,让自己也像行政人员一样,既能获得荣誉,也能在职称收入之外多得一份职务收入。为此,何乐不为。

这样的结果却是,从事教学、科研的教师,即便正在从事着教学、科研,难免会心无旁骛,而料想着或挖空心思地策划着如何让自己也在仕途上一展宏图(毕竟,“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以绝此恨。

由此,在高校中,从事教学及科研的人数不仅在内心坚持上有所动摇,也会必然地在正在进行的教学、科研上有所转移重心,其教学质量及科研品质就可想而知了。因为,整个高校,更为人们推崇和景仰的不过就是最终弄个一官半职,这甚至比评个副教授、教授更风光、更气势、更脸面、更经济。

然而,这一切,说到底,就是由于长期以来高校并没有摆正自身位置,更没有充分坚持“三定原则”的后果。

当前,高校所需要做的是打破传统观念,突破常规束缚,取缔官本位意识及行为,推动去行政化真正落地。否则,高校将难以发挥应有的教书育人、传道受业解惑之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