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經典——《菜根譚》第十一講,生命的最佳平衡點,便是“道”

今天還是與大家分享兩段《菜根譚》的佳句,第一段很貼近生活,洪應明為勸人尤其是家人和睦所作。第二段稍微高深一些講的是一種意境。

家庭有個真佛,日用有種真道,人能誠信和氣,愉色婉言,使父母兄弟間形骸兩釋,意氣交流,勝於調息觀心萬倍矣!

我們每個人家中就有真正的佛,日常生活便會接觸真正的道,倘若人們能夠誠信委婉,和顏悅色,與父母兄弟之間沒有隔閡能暢快的交流,那麼這比你打坐調息觀心這些修行好上萬倍。

國學經典——《菜根譚》第十一講,生命的最佳平衡點,便是“道”

我們傳統文化中講究“以和為貴”,現代社會同樣講究和諧,“和”中充滿溫馨,它凝聚著家庭,它指引我們一起創造幸福等一切美好的事物。可以說,沒有“和諧”再繁榮昌盛的家庭也最終會衰落。歷史上有太多兄弟相爭最後將大好基業拱手讓人的例子,三國時期的一代梟雄曹操耗盡畢生心血才建立了魏國,而最後卻由於家族內鬥,結果讓司馬氏乘虛而入一統三國。家破國亡之後,留給後人的也只有那無盡的感嘆。

國學經典——《菜根譚》第十一講,生命的最佳平衡點,便是“道”

中華民族把“和諧”作為一種重要的價值觀念,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和”更多表現為一種處世的方法、甚至是達到目的的一種手段,古人認為和氣能帶來吉祥,能帶來繁榮昌盛。家庭成員之間更應該友好相處,不應看到利益便互相傷害。我們經常各類媒體上看到,有些家庭兄弟姐妹為了爭奪財產,互相詆譭互相傷害,真是可悲!兄弟姐妹應該少關注金錢,多關注親情。畢竟血濃於水。人們會在生活中經歷無數的起起落落,而家是我們永遠的避風港,無論別人如何誤解傷害我們,只要有家人的信任和支持,我們就不會感到孤獨,就有讓我們能夠繼續堅持下去的動力。家庭中有世界上我們最親的人,因為一點小事而傷了他們的心就太不值得了。

國學經典——《菜根譚》第十一講,生命的最佳平衡點,便是“道”

曾國藩曾說過“家和則百福生”,他認為人與人之間應當和氣、坦誠、忍讓。在相互關懷幫助、相互勉勵的基礎上,大家才可以不斷走向完善。他非常用心地對待他的兄弟,但他從沒有嬌寵縱容過自己的兄弟。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他經常樹立榜樣,從不考慮個人的得失,而是注重家庭和諧。他經常說:“只要兄弟之間和睦了,再窮再小的家也能夠興旺起來,兄弟之間要是不和,再大的家族也必會被敗光。”

無論是在軍營中或者在朝廷裡,曾國藩都不會忘記寫信教導兄弟們誠實,敦促他們學習。有弟弟因為考試落榜而厭惡學習時,他會耐心的開導他,並鼓勵他繼續努力再次報考。曾國藩重視孝順以及親人間的友誼,他對兄弟的真情,發之肺腑,他愛護兄弟姐妹,但不縱容他們。在他的家書中,他說:“至親兄弟之間,我也以‘德’來愛護,決不嬌寵縱容。兄弟們都應該勤儉節約,樸實而且好學。愛護兄弟姐妹只有用“德”來愛,家庭才會豐衣足食,幸福如意;對兄弟姐妹要是嬌寵縱容,只會讓家庭分崩離析,要是讓兄弟姐妹們喪德,這是我的不孝,我不會也不敢這樣做。”

國學經典——《菜根譚》第十一講,生命的最佳平衡點,便是“道”

曾國藩對親人們尤其是自己的弟弟們的關懷可以說是無微不至,他愛護弟弟們甚至超過愛護自己的兒子們。無論是品德學識還是軍事知識,甚至在養生等多個方面他在家書中都有提到,可以說是為了讓弟弟們都成才是用心良苦,惟恐諸弟有失,有負先人。當然兄弟們也都很尊敬他,把他的教誨銘記在心中,互愛互助和睦相處。

國學經典——《菜根譚》第十一講,生命的最佳平衡點,便是“道”

好動者雲電風燈,嗜寂者死灰槁木;須定雲止水中,有鳶飛魚躍氣象,才是有道的心體。

好動的人就像雲中的閃電和風中的殘燈,而特別安靜的人如同灰燼枯木;我們的內心要如同在不動的雲火或不流動的水中,但有鷹飛魚躍的氣象,這便是“道”。

國學經典——《菜根譚》第十一講,生命的最佳平衡點,便是“道”

有一種人雷厲風行,行動起來像雲中的閃電一樣飄忽不定,又像風中的殘燈一樣忽暗忽明,但是卻不長久,來得快去得也快。而另一種人呢,生性好靜,既慎於言又慎於事,靜得可怕,就像一堆燃燒之後的灰燼,又像毫無生機的枯木。用儒家的思想來解讀,這兩種似乎就是孔子所說的“狂”與“狷”,都太走極端不合乎中庸之道,動靜相宜方能詮釋生命的真諦,大自然中萬物不都動靜結合,張弛有度嗎?靜止的藍天中定會有翱翔的雄鷹,展翅的飛鳥;平鏡的湖面上過不了多久也定會有水鳥魚蟲打破這片寧靜。這既讓我們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也讓我們感受到生命的真實。因為人生就應該以一種豐富的狀態存在,讓它具有色彩斑斕的表情,既有外在的喧鬧、騷動,又有內在的安靜、沉穩,在動靜的結合狀態中,這生命的最佳平衡點,便是“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