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陳寶國在,這戲就一定不會差

點擊藍字,關注“童學文化”

《老中醫》播出4天實時收視率已經破2,領跑黃金檔。彈幕滿屏“為陳寶國而來”、“陳寶國演的一定值得看”,儘管這部戲距離他的作品《湄公河大案》已經有5年的時間了,但是他就是有這樣的號召力。

只要有陳寶國在,這戲就一定不會差

從業36年,他一直堅持量少質優的原則。一個演員,一輩子能有三四個讓觀眾印象深刻的角色就很不錯了,但他讓人銘記於心的角色卻遠超這個數量,這得益於他對劇本嚴格把關的態度。

這幾年找他拍戲的人不少,但他一直不鬆口,就為等到一個合心意的好劇本。

“主角不是把劇本背出來就完了的,他必須是盡心盡力的人,否則過兩年還能不能見著他就難說了,都知道做這行不容易。”

只要有陳寶國在,這戲就一定不會差

說到盡心盡力,他絕對是典範。

先說《老中醫》的拍攝,在這120天裡他不敢休息一天、不敢請一次假、不敢遲到一次,只是為了盡最大的努力完成一個讓觀眾喜歡的作品。

只要有陳寶國在,這戲就一定不會差

“不敢休息一天、不敢請一次假、不敢遲到一次”,這樣的“不敢”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在拍

《湄公河大案》的時候,他在拍攝地水土不服,身體難受,堅持了一天十幾個小時工作量,晚上卻仍然“不敢睡"。

他覺得戲趕得急,前期的準備工作做的不夠,今天拍完了,還有後天、大後天,要抓緊時間準備。

只要有陳寶國在,這戲就一定不會差

在拍《茶館》的時候,他白天拍戲,晚上跑到城裡掛急診,最高燒到39度多。這種情況下,完全可以和劇組說說歇幾天再拍,他卻選擇咬牙堅持下去。

只要有陳寶國在,這戲就一定不會差

在選劇本上,他很注重劇本的故事。當他拿到劇本的時候,會先以一個讀者的身份、以觀眾的眼光來想象這個故事怎麼樣。

還有劇本中那種人情的東西,人性的東西。這些能深深觸動他的感情。

只要有陳寶國在,這戲就一定不會差

只要是他看中的劇本,他一句話都不改,什麼都不改。

不管多少的臺詞量他都會背下來,而且重音、節奏、語氣、語調都掌控的幾近完美。

《大宅門》導演郭寶昌誇他“這麼長的詞,一個字不錯,一點節奏沒斷。中間沒有分鏡頭,一條下來。”

他說臺詞的語氣、動作神態和導演腦子裡想的,設計的一模一樣。

拿到劇本,他不光記自己的臺詞,他還記別人的臺詞。他說,演戲要事先了解對方的話,要清楚對方在問什麼才能回答,這是一個專業演員應該做到的。

只要有陳寶國在,這戲就一定不會差

對待角色,他更注重把握人物的內心,他覺得肢體動作必須有充分的內心依託。沒有充足的內心,他不會多做一點點動作。

演技的增進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得到的,需要演員花費一輩子去揣摩。

只要有陳寶國在,這戲就一定不會差

這麼多年,陳寶國講究的就是“入境”,即表演的最高境界——人和角色融為一體。

在片場休息時,他也常常是浸入角色的狀態,用角色的行為行事,深入人物內心,設身處地的為角色著想。因為他不僅是想自己“入境”,還想帶觀眾“入境”。能讓觀眾深入體會到角色的喜怒哀樂才是他角色塑造成功的目標。

在喊開拍的時候,他會把自己調整到心緒心境和角色重合,然後表演一氣呵成。

只要有陳寶國在,這戲就一定不會差

“我自己演戲喜歡用比較“笨”的方式。這個“笨”可以說是“質樸”,其實也就是大家常說的要能“落地”。”

為了能讓角色落地,他每一次都是這種全心的投入。

《漢武大帝》裡的漢武帝,《大明王朝1566》中的嘉靖帝、《茶館》裡的王利發、《大宅門》裡的白景琦、《老農民》裡的牛大膽......

他的每一個角色都讓人印象深刻、每一個作品我們都耳熟能詳、每一場表演都讓人心服口服,他塑造的人物不是飄在空中的,是踏踏實實沉在地上的。

只要有陳寶國在,這戲就一定不會差

在數量和質量間,他選擇了質量;在片酬和口碑間,他選擇了口碑。

每一部戲,他都在力求完美;

每一部戲,他都在用心去演;

每一部戲,他想的都是不辜負觀眾的信任。

靠著他多年積累下的口碑,才讓觀眾有了“有陳寶國在,這戲一定不錯”的念頭。他用十年如一日精益求精的態度,得到了如今長盛不衰的觀眾緣。

這才是觀眾喜聞樂見的演員。

童學文化歡迎各位看官的評論和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