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男孩起訴父母,“為什麼生下我”

這是電影《迦百農》裡的開篇情節。法庭上,12歲的小男孩扎因戴著手銬被帶上法庭,他的父母就坐在被告席。從他們口中,我們得知這對夫婦被自己的兒子告上法庭,罪狀是“為什麼要生我?”,也是從這對夫婦口中,我們知道小男孩用刀捅傷人。而在小男孩扎因的口中,是因為他刺傷了是“一個婊子”,故事由此展開回憶。

12歲男孩起訴父母,“為什麼生下我”

電影的題目叫迦百農(Capernaum),這是聖經中的地名,系加利利海附近一域,在西布倫和拿弗他利的邊界上,今已成廢墟。據稱耶穌開始傳道時,即遷居此地。(《新約全書·馬太福音》第4章第13-17節)。

12歲男孩起訴父母,“為什麼生下我”

導演娜丁·拉巴基說,“迦百農”在法語和英語中都是亂和不規則的意思。同時,取景地是黎巴嫩首都貝魯特貧民窟的真實模樣,滿眼的破敗、髒亂,飢餓,貧窮充斥著整個城市。

扎因是個沒有童年的小男孩。家庭貧困,一堆兄弟姐妹,影片把“越窮越生”的困頓展示的淋漓盡致。父母的教育方式粗暴簡單,讓家裡每個自己生下的小孩子的童年記憶裡充滿了打工、幹活、吃不飽……

12歲男孩起訴父母,“為什麼生下我”

窮人沒有生活,窮人活著只是生存。

由於父母沒錢給孩子們上戶口,扎因成了沒有身份的黑戶,但是他自己並不知道。12歲的他每天去商店裡打工,街上賣果汁,照顧家裡的弟弟妹妹們,甚至還要幫父母製毒、販毒。在打工的商店有一個故事細節,扎因一邊幹活,一邊看著校車上下來的上學的孩子。他也渴望讀書,但是由於沒有身份證明,他不能讀書,甚至在緊急情況下也無法在醫院獲得救助。這裡也暗藏著後來的一個悲劇。

影片並沒有任何說教或者口號似的振臂疾呼,它從孩子的視角出發,我們跟著這個12歲的小男孩走街串巷,看著他拉著跟自己身高差不多的煤氣罐送到戶並且安裝,看著他撒謊買藥給家裡做毒品,看著他在街頭賣水果汁,看著他跑腿送外賣被壞人欺負……

但這個小男孩並沒有沉淪或者冷漠,他也有愛。帶著弟弟妹妹們在街頭賣水果汁的時候,看到妹妹薩哈來月經,扎因比誰都緊張,為了不讓父母知道後把她賣出去,扎因給妹妹洗掉了血跡,並囑咐她一定不要讓父母看到。因為他知道雜貨鋪的老闆對妹妹有著變態的熱情,他要保護妹妹。這也是為什麼前面雜貨鋪老闆送給扎因泡麵和甘草,讓他帶回去送給妹妹薩哈時,卻被扎因轉頭就扔到垃圾桶裡。妹妹只有11歲,他要保護妹妹。他偷衛生巾,告訴妹妹薩哈用完後不要隨便扔,並且要瞞著家人,他在街頭對騷擾妹妹的人挺身而出,那矮小瘦弱的身板卻異常的勇敢。

12歲男孩起訴父母,“為什麼生下我”

然而越怕什麼,越來什麼。11歲的妹妹,還是被父母賣給了雜貨鋪的老闆,扎因瘋了一樣的呼喊,“她還是個孩子”,但也沒有挽救妹妹的命運。

12歲男孩起訴父母,“為什麼生下我”

扎因開始流浪,他坐車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在遊樂場裡看到一個巨大的女性雕塑,扎因把雕塑的衣服拉開,露出了胸脯。這裡似乎意味著扎因對母愛的渴望。這個細節被隔壁樓上一個擦窗戶的女傭拉希爾看到,忍不住哈哈大笑。

拉希爾是一個埃塞俄比亞的非法移民,還帶著一個沒有戶口的嬰兒。她每天都要做很多份工作,目的就是攢夠錢,給自己的兒子弄一張假身份證。既要工作又要餵養嬰兒,拉希爾上班的時候把孩子放在廁所裡,然後用掃帚把廁所門封上,休息的時候,回到衛生間的馬桶上餵奶。

為了生存,扎因在陌生的環境找工作,到處詢問商鋪需要僱人嗎?但誰會僱傭一個12歲的沒有身份的孩子,他四處碰壁。扎因是個有自尊的孩子,在食品店櫥櫃前,有個顧客買了一個捲餅讓他拿著,但他沒有接,所謂平等,就是窮人不接受富人的施捨。餓的受不了的扎因找到了拉希爾,拉希爾把扎因帶回了貧民窟的家。讓他帶自己的兒子,自己出去賺錢。有一天,她帶回一個蛋糕,這個細節看的人格外動容。

12歲男孩起訴父母,“為什麼生下我”

拉希爾的窮也讓人覺得很絕望,為了辦理假證,她缺少錢。但是當她去管那些她服務的僱主去討薪水勞務的時候,沒有人理睬她。她不得不賣了自己的頭髮換錢。城市裡的窮人像蒲公英一樣,在水泥地上空隨風飄蕩,帶著一點點隨時會破滅的希望,無助的尋找一點點能紮根下來的土壤。可是由於沒有身份,最終也沒有躲過被抓捕的命運。

12歲男孩起訴父母,“為什麼生下我”

到這裡,拉希爾消失了,扎因和嬰兒尤納斯相依為命,以為自己再次被拋棄了。他對嬰兒說:“我以為我的媽媽壞,但你的媽媽比我的媽媽還要壞”。可是即使這樣,他也沒有扔到這個嬰兒。哪怕一開始辦假證的男人告訴他,可以給他500美元,有人可以領養這個嬰兒。扎因仍然不拋棄不放棄這個跟自己的膚色不一樣的嬰兒,而且堅持說這是他的弟弟,是自己媽媽懷孕的時候喝了大量咖啡所以膚色和自己不一樣的弟弟。

扎因搶來一個滑板,把它改造成一輛“拖車”,每天拉著滑板上的尤納斯,穿梭在貧民窟的街頭,搶別的小孩的奶粉,賣掉家裡的鍋碗瓢盆,去藥店買藥,製造成1000元當地貨幣一口的曲馬多劑,想盡了一切辦法去賺錢,妄圖帶著尤納斯離開這個地方。可還沒賺多少錢,就被房東從貧民窟的破棚子的家裡趕了出來。

12歲男孩起訴父母,“為什麼生下我”

絕望的扎因不想嬰兒被餓死,他也想丟棄他,但最終捨不得,他哭著把嬰兒帶到辦假證的男人那裡,希望嬰兒能夠得到收養,起碼能活下去,然後自己決心偷渡到瑞士。移民需要自己的身份證明,男人讓他回家取身份證明。就這樣扎因回到家,才知道自己是黑戶,父親還給他的,只有驅逐通知、醫院的賬單這些冷漠的證明。扎因追問誰住院了,才知道妹妹薩哈死了。一個11歲的女孩懷孕難產,因為是黑戶,醫院不接收,就這樣死了。

扎因聽到後,嚎啕大哭,拿著刀就衝了出去,刺傷了雜貨鋪的老闆。於是就有了片頭的那一幕。

餘華的《兄弟》裡曾經寫過:“真正有力量的悲劇,從來不應該是基於發生在人物身上的偶然事件,甚至由人物的性格所決定的必然選擇,都不能算構成偉大悲劇的要素;真正有力量的悲劇應該是社會的悲劇,是時代的悲劇。”

12歲男孩起訴父母,“為什麼生下我”

法庭上,扎因的母親哭訴說,她這一生也是這麼過來的,一生都是奴隸罷了。

12歲男孩起訴父母,“為什麼生下我”

在監獄,母親來探視的時候告訴扎因自己又懷了一胎,並且想要取名扎哈。扎因希望母親不要再生了,那個新生兒將重複扎因、薩哈的命運。人與社會制度在不可調和的鬥爭過程中頭破血流,體無完膚,所以扎因說出了下面的話。

12歲男孩起訴父母,“為什麼生下我”

12歲男孩起訴父母,“為什麼生下我”

這個笑容,印象裡影片裡只出現過兩次,一次是拉希爾帶回一個蛋糕,扎因吹蠟燭後露出了這個笑容。還有就是監獄裡辦護照這次。會猛然發現,這是一個笑容多好看的孩子。

如果不是奧斯卡提名,這部黎巴嫩的電影一定會石沉大海吧。這部電影高度還原了黎巴嫩的社會生態,貧民窟的髒亂、兒童教育的缺失、通婚的普遍、難民偷渡的現狀……

據資料報道,片尾說的護照,其實是真實的,扎因和他的家人們,還有拍攝這部電影的演員,都得到了聯合國的幫助,移民到了挪威,過上了沒有戰亂飢餓的生活。

(完)

12歲男孩起訴父母,“為什麼生下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