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們如何培養孩子保持身心健康的能力?

曾經網絡上流傳,中國現在的孩子真可憐,身受父母、老師和社會“三座大山”的壓迫。父母望子成龍的心理驅使著他們逼迫孩子“狠狠地學習”,而根本不管孩子是不是不喜歡;老師們也把“升學率”的壓力轉嫁給了孩子,而不管孩子是否能夠承受;社會上的輿論和討論也不放過孩子,“孩子學習如何提高?“,“考試怎麼樣?”“孩子考上什麼學校了?”等等。

父母應該把孩子的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因為這遠比學習成績、考試高分重要得多。學會讚賞孩子的體育能力,才能很好地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去運動,這樣就能讓被讚賞的孩子感受到快樂,進而促進他的身心健康,激發他奮發向上的學習動力。

家長們如何培養孩子保持身心健康的能力?

(波蘭)居里夫人曾說:科學的基礎是健康的身體。

(美國)富蘭克林說:保持健康,這是對自己的義務,甚至也是對社會的義務。

一方面,父母應該讓孩子鍛鍊堅強的體魄,另一方面,還要讓孩子具備健康的心態。

然而現實生活中,又有多少父母能夠意識到孩子健康的重要性呢?

現實是,據一項調查顯示,我國城市裡7-17歲學生的超重率、肥胖率在城市分別為167%和96%。隨著學業的進步,孩子中視力低下的比例也隨之增長小學生為20.5%,中學生為53.68%,高中生為88.44%。中小學生視力低下率已為5383%。孩子的主要“休閒”方式也僅限於看電視、玩電腦、看課外書,戶外活動特別少。

  • 一方面是由於膳食不合理、不注重體育運動,過於重智育輕體育、重營養輕搭配等現象
  • 一方面是用眼疲勞,不注意個人用眼衛生造成。

孩子的身體健康是孩子一生的資本,是孩子現在學習、生活以及未來事業的重要基礎和前提。所以,父母定不要只關心孩子的學習而忽略了孩子一生的資本—健康。健康的身心對孩子成長的意義已經不言而喻,那麼,父母應該怎樣培養孩子保持健康的能力呢?推薦家長一些方法和原則,希望以此能幫助孩子:

家長們如何培養孩子保持身心健康的能力?

1、讓孩子“堅持”體育鍛煉,父母爭取陪伴鍛鍊。

居里夫人深刻理解健康的重要,不僅自已注意鍛鍊身體,也要求兩個女兒堅持嚴格的體格鍛鍊,讓她們在鍛鍊中健康成長。居里夫人經常帶兩個女兒一起去遠足、游泳、爬山。後來,兩個女兒都成了科學家,而且大女兒同樣也獲得諾貝爾獎。

20世紀50年代,清華大學曾提出“8-1>8”的口號,即每天用一小時參加體育鍛煉,學習效率反而大於不鍛鍊者。實踐證明,這是完全正確的。

所以,父母一定要讓孩子堅持體育鍛煉,每天保證一小時。比如在小區、健身房鍛鍊,甚至讓孩子到大自然中奔跑。另外,父母要支持孩子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體育活動,哪怕孩子並不擅長,體育精神是“重在參與”,運動細胞是鍛煉出來的。

家長們如何培養孩子保持身心健康的能力?

2、教會孩子懂得合理安排飲食

例如:父母注意,一定讓孩子吃好早飯再去上學。孩子早晨起床後,離上次進餐時間已經過去約10個小時,胃處於空虛狀態,血糖水平降低。體育活動完後,大腦與肌肉消耗糖,血糖水平會繼續下降。這時如果還不進餐,體內就沒有足夠的血糖可供消耗,嚴重的會出現低血糖,孩子會感到精神不振倦怠、疲勞、反應遲鈍,這些都會影響孩子的當天的學習效果。另外,長期不吃早餐還會引起嚴重的胃病。

儘量少攝取醃潢、油炸的食物。讓孩子不妨多選取一些新鮮的食物食用,含防腐添加劑和色素的食物要少吃,像罐頭、方便麵、飲料等盡少吃少喝。

家長們如何培養孩子保持身心健康的能力?

3、讓孩子學會勞逸結合,有張有弛。

為有效保證孩子身體健康,父母應該讓孩子注意背逸結合。孩子在感覺疲勞之前就應該休息。孩子在學校已經學習了一天,回到家還要忙於作業、複習,有的孩子甚至學習到深夜,而效果並不好。學習效果不好的原因之-就是父母忽視了孩子科學用腦,沒有讓孩子注意勞逸結合,這種做法非常不可取。

勞逸結合是孩子生理發育和心理發展規律的客觀要求,父母一定不要顧此失彼,不能只要孩子用功學習,而不顧孩子的身體。按時起床、按時睡覺、按時學習的孩子才能擁有健康的體質,才能取得優異的學習成績。

家長們如何培養孩子保持身心健康的能力?

4、把雙休日和假期還給孩子

現在絕大部分孩子已經沒有了真正的雙休日和假期,因為在這些時間裡,孩子不得不加入到“校外學習大軍”的行列。然而雙休和假期是孩子在經歷一段緊張學習生活後調節身心的時間,所以父母應該把雙休日和假期還給孩子,讓孩子做一些放鬆身心的有意義的活動。

你們想想,一個人12年沒有休息日,沒有周末,沒有假期,只有學習,這個人不出問題才怪。當然,父母也可以提供適度的時間、空間和機會讓孩子鍛鍊身體。比如,父母可以帶孩子到游泳館游泳。

推薦父母還可以帶孩子放風箏,讓孩子在接觸大自然中鍛鍊身體,增加生活情趣。父母甚至可以帶孩子玩泥巴。英國醫學專家最近進行的項科學研究顯小,孩子玩泥巴時,雖然會把身上弄髒,但身體接觸泥裡的大量微生物,可以使孩子的免疫系統“認識”細菌而不會對其過敏。

家長們如何培養孩子保持身心健康的能力?

5、教育孩子,讓他遠離不良生活方式

現在,隨著生活水平提高,人們開始享受寓裕生活,一些“富貴病”也悄然來到孩子的身邊,如三高、神經衰弱等。誘發這些疾病的原因多種多樣,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不良的生活方式,如作息不規律、飲食結構不合理、缺乏運動、不良情緒、吸菸、酗酒等要讓孩子注意遠離不良的生活方式,這樣可以避免很多疾病的發生。

家長們如何培養孩子保持身心健康的能力?

6、教會孩子保持良好的心態

現代社會射競爭日益激烈,不管是孩子現在的學習還是未來的工作,都離不開積健康的心態,積極健康的心態是一個人取得成功的前提條件。

有人說:“你改變不了事實,但你可以改變態度;你改變不了過去,但你可以改變現在;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已;你不能預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你不叮以樣樣順利,但你可以事事順心;你不能延伸生命的長度,但你可以決定生命的寬度;你不能左右天氣,但你可以改變心情;你不能選擇容貌,但你可以展現笑容。”這說的就是一種心態的調整。

家長們如何培養孩子保持身心健康的能力?

7、教孩子保持心理健康的細節

父母要讓孩重視心理健康,可以教孩子保持心理健康的幾個細節

1、能夠與同學,朋友,家人進行友好和坦率的交談,不讓內心積存任何消極不良的感情和情緒,當天的情緒當天消化,不過夜:對他人要謙讓,減少抑鬱、焦慮等不良的緊張情緒。

2、教孩子專心致志地去做一件事情,從而有效轉移自己的消極思想感情,將苦悶憤怒、悲哀不快等感情丟棄。這個對今後的工作有益。

3、制定修養身心的計劃,保持心情愉快。喜歡體育的人一般很豁達。

家長們如何培養孩子保持身心健康的能力?

希望能幫助家長們更好指導孩子健康很長,保持身心的健康發展。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我。參加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