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面前,你拼搏了麼

夢想面前,你拼搏了麼

看張海迪的《絕頂》,一路都有一種激情在心底衝撞。如果說三毛的感情太豐富,張愛玲的故事太悲情,那張海迪就是滿滿的正能量。偶爾,因為眼睛的疲勞合上書本時,我總會想,這本書、這個人,本身就是一個奇蹟。都說寫作來源於生活,可張海迪坐在輪椅上,卻能把遙遠神秘的雪山寫得讓人神往,讓讀者忍禁不住,跟著她的文字一步步往前走,一次次向前衝。

  如同張海迪在前言裡說:寫這部長篇也是一種攀登,如同真正的登山者,一次次向高峰衝擊,又一次次撤退,回到大本營,回到平淡無奇的生活中。

  其實,對於每一個思想精神都正常的人來說,心底裡都曾潛藏過一個要努力奔赴的夢想之地。年少時,老師在課堂上問我們:你們的理想是什麼?我們會滿懷激情地回答:我要當科學家,我要做宇航員,我要做企業家……那時候,我們總是滿懷憧憬地注視著遙遠的夢想,甚至在心裡暗暗發誓,我一定要努力,等我長大後,一定要實現自己的夢想。

  可是,夢想是美好的,現實卻是殘酷的。在漫長的求學、成長、工作、生活等一重接一重的壓力中,夢想漸漸被沖洗的痕跡模糊。當然,我們也曾經企圖向它攀登,就像《絕頂》中的主人公肖頓河向雪山攀登一樣,不同的是,肖頓河在長達十年的堅持中,能夠抵抗飢餓、寒冷、思念,甚至失去至愛的痛苦,而我們中的大多數,卻是在一次、兩次或者三次的碰壁打擊後退回原處,搖頭放棄。

  記得初中二年級的時候,有一位非常喜歡我的語文老師對我說:你是個很有寫作天賦的孩子,只要努力和堅持,長大後一定能成為一個了不起的作家。當時聽到老師的這句話,我真的是熱血奔湧,激情滿懷,在心裡暗暗發誓,我一定要努力,實現老師的預言。並且,我在發這句誓言時,彷彿已經看見多年後的自己,站在成功的領獎臺上,臺下,是無數雙羨慕敬仰的目光。

  眨眼間,我已年過四十,距離當初發誓的年齡已經相隔二十多年。遺憾的是,二十多年過去,夢想依然還是夢想,如同海市蜃樓一般,在遙遠的地方若隱若現。當然,這些年我也曾朝著這個夢想努力過,但在一次次退稿中,終於停止攀登,退回原地。我找盡一切藉口阻攔自己的夢想,我在握著退稿信時對自己說:夢想終究是夢想,它換不來柴米油鹽,換不來華服和LV,我還是腳踏實地的工作和賺錢吧。還有的時候,我甚至告訴自己安於現狀,守著目前的安穩生活便好,不要去想那些不切實際的事情。

  有很多次,我對著自己發誓,從明天起,我一定多看書多練習,甚至用萬小時定律來鼓勵自己。在激情未退時,辛苦地在本子上畫上一萬個格格,決定每努力一小時就在其中一個格格里畫個勾勾。可是沒幾天,這個畫滿格格的本子,就會在瑣碎的家務和無聊的社交中漸漸被我冷落,直至落滿灰塵。就這樣,我一次次從攀登夢想的半山腰退回生活的大本營,再後來,乾脆完全放棄,在平凡平淡的生活中庸碌度日。

  作家艾小羊在《愛不愛自己,只看這一點》裡說:當你決定自己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無論多麼困難,都要去實踐。即使最終的結果,偏離你的目標,但比起什麼都不做而言,你還是實現了對自己的承諾。

  實現對自己的承諾其實是一種精神,一種對夢想負責的精神。《絕頂》裡癱瘓在床的安群,在國外遇到挫折的丁首都,在音樂學院的小隔間堅持練琴的肖五洲……他們都是努力實現對自我承諾的人,最終,克服一切困難,登上了夢想的頂峰。

  當年杜甫有詩: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生而為人,既然闖進這個世界,就應該不辜負自己,努力地活一回,縱然沿路風雪交加,縱然會傷痕累累,也要拼盡全力向上攀登,直至登頂!

  在每一個醒來的清晨,告訴自己:夢想面前,努力到無能為力,拼搏到感動自己!


這裡是解憂信箱

  "等我長大後,一定要實現自己的夢想。"

你們也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