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裡厲害的女生,都是怎麼度過週末的?


今天一早起床,睡眼迷濛地摸到手機,看了一眼,已經到11點了。伸了個懶腰,一週的疲憊仍滯留在身體,但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懶散。

磨蹭到了11點45,終於拖沓著起床,點了個外賣,一邊刷劇一邊吃午飯。

原定的學習計劃全拋到了腦後,說好的這週六要看書的,東野圭吾的《白夜行》靜靜地躺在書架裡。

是不是和你的週末也相似?

一到了週末,彷彿渾身的力氣都被抽乾,沒了工作日的幹勁,滿腦子只想著放鬆。

大學裡厲害的女生,都是怎麼度過週末的?

但是,並不是所有人的週末都沒辦法自律。

在我還在讀大學時,班上有一個學霸,週一至週五準時到圖書館報到,週六週日起得更早,因為學校的圖書館到了週末,要比平時早開門半小時。

所以,這就是她年年包攬獎學金,考一門證就過一門的原因。

其實,工作日也沒有想象中那麼累。

只是我們習慣了一邊抱怨生活,又一邊放縱自己享受,習慣了羨慕別人的成就,卻從不試著去爭取。

當我們還在猶豫週末看什麼劇,點哪一家的外賣時,別人已經看完了10頁書,做完一張卷子了。

有網友戲稱:學霸沒有周末。

我們只把這句話當做是一個調笑的段子,而現實裡卻有很多人在身體力行。

大學裡厲害的女生,都是怎麼度過週末的?

2.

但不得不承認,我們大多數人不是學霸,而是有那麼一點懶的普通人。

我們很難做到時時刻刻都精力充沛,也做不到每時每刻都打滿了雞血,準備向前衝。

所以,這篇文章我要說的不是讓你現在就放下手機,去做題,去背單詞,

我並不想鼓吹什麼年輕就應該時刻工作,時刻激進,不能有一絲一毫的懈怠。

但我們需要衡量的是,貪圖一時安逸的後果。

我來給你算一筆賬:大學一年接近有40周的時間,倘若你把大學四年的每一個週末都荒廢了,那就相當於浪費了40*2*4=320天,接近1年的時間。

這一年的時間,僅僅需要你比別人多一點自律,就足以讓你和同齡人拉開差距。

欣欣是一名大三的學生,她成績很好,卻不是傳統學霸的樣子。

除了學習外,她也有屬於自己的生活,有著自己對生活的見解,還有著一點小情趣。

每逢週末,她會分配好時間,一部分用於圖書館看書,另外的時間則會約上三五好友去看一場有意思的電影。偶爾也會抽出一整天的時間去周邊旅行。

大學裡厲害的女生,都是怎麼度過週末的?

我很羨慕她這種自律的狀態,不會把自己逼得太緊,又不至於在自責和頹廢的循環中浪費時間。

3.

如果你有一項愛好,那麼趁週末就去做吧。

堅持4年,你的愛好會變得不僅僅是愛好,它會伴隨著你成長,成為一項能讓你在社會謀生、立足的手段。

就拿我自己來說,起初寫作真的很渣,常常完稿後自己看了也直搖頭。

但我熱愛它,除了課餘時間,也把週末的時間留給它。

大學裡厲害的女生,都是怎麼度過週末的?

在週末,室友都出去了,留我一個在寢室,安靜的氛圍最適合寫作。

我會泡上一杯咖啡,對著電腦,敲下的每一個字都會讓我愉悅。

自律真的會讓人上癮,特別是完成一件事,看到自己的小小進步後,你會由衷地感到開心。

所以才有人說:自律的人,生活都在發光。

很多人都誤以為自律是一件很苦的事,我所理解的卻不是這樣的。

在我看來,自律就是明確地知道自己想做什麼,該做什麼,然後身體力行地去做。

對應到大學生,就是在週末,不被手機、遊戲和拖延症所掌控,自由地支配時間去做有意義的事。

在這裡分享3個可以提高自控力的辦法:

大學裡厲害的女生,都是怎麼度過週末的?

1.放大你所要做事情的好處。

那些考研的學生是怎麼堅持過來的?

不都是用一個美麗的願景,來進行自我鼓勵嗎?遊戲、刷劇固然可以獲得短時間的快感,但以後呢?

我常幻想自己以後成為了作家,那是多讓人開心的一件事。這就是支撐我每天堅持碼字的動力。

2.堅持21天做同一件事。

一個好習慣養成的時間是21天,這個時間並不長,所以我們只需咬一把牙,做到21天的自律,就有可能能有很大的收穫。

3.利用他律。

如果你是在沒辦法早起,實在沒辦法戒掉手機,不妨藉助朋友的力量。

比方說,你要在週末去圖書館看2個小時的書,又怕自己做不到。

那麼你就告訴你的朋友,如果哪一個週末沒辦到,就給她發100塊的紅包。

出於金錢的魅力,這一招幾乎是百試百靈。

我們總認為,生活欠了我們一個滿意,其實,是我們欠了生活一個努力。

你想和別人過得不一樣,那就先把週末過得不一樣。

人生碌碌,絕不該將週末區分於平時對待。

你唯有在任何時間都十分自律,才可能把日子過得輕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