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為什麼要買鑽戒?這回我算明白了

現在結婚,買車買房已經不是首要考慮的因素了,結婚戒指才是必須要有的。而且黃金白金戒指都不算是正經婚戒了,必須帶鑽才行。鑽戒有多重要,看看有多少情侶是因為鑽戒分手的就知道了,類似婚禮籌備的如火如荼,卻因為鑽戒這個導火索而分手的案例不在少數。

為什麼人們死磕鑽石,認定其是婚姻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下面來簡單說一說鑽石成為婚姻必需品的進化史。


結婚為什麼要買鑽戒?這回我算明白了


最開始鑽石只在印度和巴西出現,因為異常稀有,顯赫的達官貴人們才能夠擁有。直到一位牧羊人在南非的河中發現了後來被稱為“南部之星”的重達83克拉鑽石。無數商人尋到商機,來到南非開始尋鑽之路。從而導致南非鑽石大量湧入歐洲市場,導致鑽石價格開始狂跌。

轉折點是1888年,戴比爾斯集團建立後,將鑽石產量下調了40%,嚴格控制鑽石價格。曾掌控全世界90%的鑽石供應。甚至可以說,戴比爾斯統治著鑽石產業,鑽石既戴比爾斯,戴比爾斯既鑽石。當然戴比爾斯集團並不總是如此一帆風順。

30年代末,大蕭條後的歐洲對鑽石失去了興趣,美國成了鑽石消費的主力,接近3/4的鑽石流向了美國。1938年,戴比爾斯與美國的艾耶父子廣告公司合作,艾耶公司提出的策略是編織鑽石和浪漫愛情之間的聯繫。男人們應該送更大的鑽石,不是因為貴,而是因為它代表強烈的愛; 1953年,瑪麗蓮夢露曾在電影《紳士愛美人》中演繹了《鑽石是女孩最好的朋友》這首歌,也為鑽石助力了一把。從1938年到1941年,鑽石在美國的銷量漲了50%。1947年,瑪麗·弗朗西斯·格雷蒂女士寫出了那句經典的廣告詞“A daimond is forever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


結婚為什麼要買鑽戒?這回我算明白了


永恆一詞抓住了人們對鑽石的印象,又符合人們對愛情的期待。到了20世紀50年代末,新一代的美國年輕人看來結婚鑽戒已經是結婚的一種必要品,即使結婚時買不起,也會在之後補一個。

而鑽戒正式進入中國是在1993年。這一年,德比爾斯在北京、上海、廣州三地建立起鑽石推廣中心,同時以向全國徵兆“A diamond is forever”的中文翻譯拉開了營銷序幕。半年的徵集篩選後,那句耳熟能詳的“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勝出,德比爾斯立馬把這句翻譯投入到電視、雜誌廣告中,同時聯合中央電視臺和中國寶石協會,策劃了《寶石之王——鑽石》的專題片,專門講述的鑽石的歷史、地質形成、開採、切割分級等方方面面。德比爾斯還在各大報刊和電視臺搞關於鑽石的有獎問答活動,並且在電視上教大家如何分辨真假鑽石等等。


結婚為什麼要買鑽戒?這回我算明白了


隨著中國人越來越有錢,買得起鑽戒的人也越來越多,自2013年以來,中國已經超越印度,成為了第二大鑽石消費國家,僅次於美國。

戴比爾斯賦予了鑽石美好的意義,人生的每一段幸福時光,都擁有愛與被愛,用珠寶中最珍貴的鑽石來見證愛的永恆。2004年,第一家以“愛”為主題的珠寶品牌成立, LOVE&LOVE愛與被愛鑽戒主張“愛,不止於承諾”,更堅信行動高於承諾,更需要用行動去表達愛。每個女孩對婚姻的憧憬,不只潔白婚紗和夢幻婚禮,還有男生單膝跪地,拿出鑽戒求婚時的驚喜與感動。無論何時,那顆耀眼的鑽戒都會成為彼此愛與被愛的最佳見證。如果,你們的鑽戒會在真愛的灌溉下長大,那這個最特別的相愛憑證就會變得更有意義。


結婚為什麼要買鑽戒?這回我算明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