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向洋:你給自己的定位是什麼,你就會得到什麼

編者按: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微軟人工智能及研究事業部負責人沈向洋博士回顧了自己多年來的工作經驗,總結了自己在職業生涯中學到的七個經驗教訓:要專注;要拓寬,先深入;會講故事很重要;定位決定所得;把握可控的,留心可見的;專注於項目;走中庸之道。希望這些職業發展哲學也能對你有所啟發。

本文編譯自沈向洋博士的領英文章“Seven Things I Learned on the Way to Not Achieving My Career Goal”,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AI科技評論”。

沈向洋:你給自己的定位是什麼,你就會得到什麼

在我剛獲得卡耐基梅隆大學的機器人學博士學位時,我的職業目標是成為一名計算機科學教授。我將幫助年輕人學習計算機知識,併為這個領域貢獻世界級的研究成果。

我渴望成為和我的導師Raj Reddy一樣的人,他教給了我一些人生中最重要的知識。當時一切準備就緒,我想我會在大約十年內成為終身教授。

但事實並非如此。

我後來做的一系列選擇讓我離這個目標越來越遠。作為事後諸葛亮,我發現我一直被另一種力量驅使著做出了這些選擇。

幾年前,數學家Richard Hamming發表了一次主題為“You and Your Research”的演講,這次演講觸動了我。他問道:“你所在的領域最重要的問題是什麼?如果你所做的並不重要,如果你認為它不會產生重要的成果,那為什麼還要做這件事呢?”

我們中的許多人都會樹立一個特定的職業目標:成為一名經理,成為一名副總裁,並且不斷朝著目標前進。相比於“我想要什麼?”也許我們應該問自己,“我的領域需要什麼?”

如果我們這樣做,Hamming提出的追隨最重要問題的建議可能會把我們帶到我們應該去的地方。

以下是我在追求這一哲學過程中學到的七個經驗教訓。

經驗 1:你不能什麼都做(要專注)

剛從學校畢業時,我就決定在一家致力於虛擬現實(VR)的初創企業工作,在當時,VR 是一項遠遠領先於時代的技術。

在初創企業,所有的事情都必須你自己做,甚至這樣都遠遠不夠。在那個時候,我有了一個孩子。我很快意識到照顧孩子和創業這兩件事是不能同時兼顧的。我選擇了照顧孩子!

我第一次意識到,我的時間和精力並不是無窮無盡的。你不能一次做所有的事情。

經驗 2:要拓寬,先深入

在微軟研究院(MSR)成立之初,我就加入了它。不知何故,我覺得這將是一個可以開拓新天地的地方。

我遇到了很多像Rick Szeliski這樣的非凡人物,是他們教會了我在計算機視覺中深入研究運動估計等基本問題的重要性。我學到了當你在做某件事情的時候,理解它,以一種令人信服的方式來書寫它,並且真正把它做好,這將會給你帶來巨大的進步。

我和 Rick 一起合作了很多文章,這裡面有一篇論文名為“Creating full view panoramic image mosaics and environment maps”,發表於 1997 年。今天,當你用手機拍攝全景照片時,你可能正在使用我們的算法!

尋求重要的問題、解決棘手的挑戰,這就是通往領導的道路。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並讓這成為自己的個人標籤,然後再擴展知識的廣度。

經驗 3:會講故事很重要,對工程師亦然

在科研、商業和生活中,你交流你的想法的方式可能比工作本身更重要。

我從計算機圖形學和交互技術領域的TED——SIGGRAPH中學到了這一點。十多年來,SIGGRAPH教會了我才能的新標準。

即使作為工程師,在做技術演示的時候,你也需要通過講故事來向同事解釋你的想法,激勵人們去推進你的工作。如果沒有人相信,即使你做的工作再好也是無用功。

經驗 4:定位是什麼,就會得到什麼

我決定在北京擔任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在四年多的時間裡,我真正瞭解了成為一名負責人意味著什麼。

在剛開始的時候,我們不知道跨國公司在中國的研究院應該做到怎樣才算成功。我們是第一個在中國成立研究院的跨國公司!我們制定了三個目標:(1)推進計算機科學領域的發展;(2)為微軟的產品貢獻技術;(3)造福中國學術界和本土產業。

為了實現這些目標,我們不懈地努力。在早期,我們定義的成功標準是使研究院處於領先地位。我在中國的同事們將把微軟亞洲研究院變成世界領先的研究院之一。所以,明智地定位你的目標。

經驗 5:把握可控的,留心可見的

我被要求回到美國並加入Bing項目,擔任產品開發副總裁,儘管我在項目管理、測試和開發方面幾乎沒有工程經驗。對當時的微軟來說,Bing是一項新的工作。我必須重新學習最基礎的知識:項目如何活下來、如何快速學習和增值。

我發現解決Bing項目中最重要的問題需要深入的研究知識:搜索質量機器學習和分佈式系統,而我們只有2個相關研究人員。因此,我回到微軟研究院並招聘了50多個人。

面對競爭對手Google,我們經驗匱乏的團隊面臨著巨大的壓力。我們堅持不懈地度過了最艱難的時期,在研究過程中,團隊成員經常產生分歧。在這段時間,我總結出一句話:”把握可控的,留心可見的,不管其他。”人們很容易被沒有意義的事情所激怒,也經常會把自己困在那些不能解決的問題上。你必須先看看你的身邊在發生什麼。如果你不能後退一步觀察全局,那你什麼也不能做。

經驗 6:專注於項目,而不是名頭

在微軟研究院,我遇到了圖靈獎獲得者、偉大的技術領袖Jim Gray。

我曾經問過Jim,“你在微軟研究院和SQL都工作過,你似乎從不擔心自己是在產品團隊還是研究團隊。”

Jim的回答是,你不應該以你的頭銜來定義你的職業生涯。他說,“我跟進的是能產生影響的項目。”他並不關心自己在產品團隊還是研究團隊。

相反,他會思考有什麼有趣的項目可以做,以及有什麼團隊可以一起解決重大難題。不要陷入頭銜的泥潭,相反,潛心沉入研究吧。

經驗 7:走中庸之道,不偏不倚

無論在職業道路的哪個階段,你都會做很多事情,你會做決定,你會編程,你會創造,你會實現。但比這些更重要的是,你會是誰?你會因為你是誰而為人所知?

很久以前,當我還是一個年輕的中國學生的時候,我接觸到了孔子的中庸之道。中庸之道的字面意思是走在路中間,保持你的方向。

對我來說,孔子所教東西的本質是要在各方之間保持平衡,傾聽、體貼和尊重。人們可能是極端的,並且不知道他們的極端立場是否正確。

不要過河拆橋。你永遠不知道哪位同事會成為你的下一任老闆,哪位實習生會繼續創造下一個獨角獸。

寬宏大量,敞開心扉,友善仁慈。

你永遠不知道前方等待你的是什麼。也許有一天,我會成為一名更好的教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