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陷入无助的困境,爸爸却站在边上怒吼,看得我心痛

1

又听到楼下有孩子在大哭,哭得撕心裂肺的,哭声愤怒而无助,听着都让人觉得孩子好可怜。

我忍不住去窗台看了看,一个小女孩,3岁左右的样子,正在大哭不止,双手使劲地相互撕扯,我觉得孩子的手肯定会被这样抓出血来的。

旁边坐着她的爸爸,这会正在生气地盯着孩子,不知道如何处理才好。

我之前听到他在吼孩子,不知道到底为何。我仔细听了听孩子的哭诉,她边哭边喊:奶奶,我要奶奶,奶奶你不要走。我猜奶奶可能是回老家去了。

说实在的,看到这一幕,我心情很不好。

那个无助的孩子,跟豆宝差不多大,她哭得那么伤心,把自己的手都要抓伤了,她不知道怎么办啊,亲爱的奶奶要离开她,她非常的伤心,她想阻止这一切发生,但她阻止不了,她非常的生气,她只好抓自己的手。

没有人理解她,没有人给她安慰,没有人阻止这件对她来说非常不好的事情发生,身边只有一个发脾气的爸爸。

孩子陷入无助的困境,爸爸却站在边上怒吼,看得我心痛

2

难道此时此刻,孩子不是陷入了一种绝境吗?

如果我们大人陷入这种情境当中,我们会怎么办呢?

一件对你非常重要的事情,眼看着它朝着不可阻挡的坏方向驶去;一个对你非常重要的人,眼看着他远离你;甚至,一个心爱的宠物,眼看着它走丢了……

这种不可阻挡的绝境,你是希望得到帮助还是指责呢?

你能想到孩子这一刻是什么心情吗?她需要你的帮助,你不但帮不到她,还朝她怒吼。

……

爸爸心里可能会想,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给她说了奶奶要回家,过段时间就来了,怎么还哭?

他可能还会想,这有什么好哭的,不就是奶奶回家了吗?真是娇气!

他甚至可能会直接告诉孩子: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分离,你要接受。

很多爸爸甚至妈妈就是这样,都没有意识到,他们在粗暴地让孩子接受孩子一时还无法接受的事情,不管孩子如何不爽,如何哭闹不止,照样让孩子去接受。不管孩子的情绪有多大,先把父母认为正确的事情执行了再说。

他们控制着事情的走向,不顾及对孩子内心的冲击和伤害。

孩子陷入无助的困境,爸爸却站在边上怒吼,看得我心痛

3

我不止一次见过,可怜的孩子向妈妈哀求:妈妈,求求你了,让我怎么怎么样。有的孩子都哭得很无力了,嘴里还在说着“妈妈,求求你了”。

看着特别让人心酸,你们怎么可以这样残忍地对待孩子呢?他们可是你们亲生的啊!孩子就那么一点点要求,满足能怎么着啊,你们忍心让孩子求求你,孩子就没有尊严了吗?

真的,有时候我对这样的父母非常愤怒!

昨天我带着豆宝玩的时候,还看到了这样一幕:

一个小女孩,站在滑板车上大哭,她妈妈一边翻书包,一边指责:我说你就是活该,让你不听话,看以后你还敢不敢乱跑,跟你说了多少遍,让你小心慢点,你非不听……

豆宝也老远看到了他们,问我:这个姐姐为啥哭啊?我说可能是她不开心吧。

结果我们走进一看,我的天啊,小女孩嘴里正在往外流血!眼泪鼻涕口水血水,把衣服都弄脏一大片了,并且,她手里还托着一滩血水。看一眼我就倒吸了一口凉气,赶紧带着豆宝离开现场。

她可能是骑滑板车跑得太快撞到哪里了,嘴唇撞破了。说实在的,听到这位妈妈的数落,我顿时就对她很反感。孩子都撞伤了,手上衣服上都是血,她该多害怕啊!妈妈不安慰孩子,反而是指责。

什么是不会爱?这就是!什么是蠢父母,这就是!

此时此刻的指责有用吗?没有!孩子会听吗?当然不会!她处在惊恐和疼痛中,怎么还能听到你的大道理?!你的数落指责,只会增加孩子的伤心,没任何好处。

可是我们的很多父母,就是这样对待孩子的。尤其在孩子出现意外情况、情绪不好的时候,父母的反应比孩子还大,恨不得在这个时候好好教训一下孩子,让孩子吃一堑长一智。

出发点是好的,可惜,效果是相反的。

孩子陷入无助的困境,爸爸却站在边上怒吼,看得我心痛

4

孩子哭闹的时候,遇到意外情况的时候,特别是情绪起伏比较大的事情,家长要第一时间抱抱孩子,给他安慰,然后问清楚来龙去脉,特别要问问孩子的感受。哪怕孩子表达不清楚,但你的安慰能让他减少很多难过。

处理好孩子的情绪了,才能处理好遇到的事情。

上次豆宝磕到下巴的时候,我看到第一眼也是震惊和愤怒,甚至恐惧,因为我从没看过那样流血的场面,感觉是不可控制地往外涌,并且是在自己孩子身上。

有一秒钟,我都不知道怎么处理了。但我马上意识到,我这种反应是对意外事件的不可控而产生的,跟孩子无关,告诉自己冷静。

两秒钟后,我立即平静地来处理这件事情。先拿纸巾出来捂住伤口,然后给豆宝说“不小心摔跤了是吗,没事,没关系”,一边迅速地抱起她往诊所走。

一边走一边说些安慰的话,把她的感受说出来,是不是有点疼,是不是有点害怕,没事,我们包扎一下就好了。一路上,她的衣服上我的衣服上全粘了很多血迹,但我们始终比较平静。

到了诊所,血基本不流了,豆宝也不哭了,我们很好地配合了医生,迅速地包扎好了。

医生表扬她真坚强。我自己也没有大惊小怪。一切都很快过去了,虽然我很后怕,但对豆宝没任何影响。

事后告诉她为什么会摔跤,以后走路要怎么走,她都听得很认真。

虽然并不能避免以后还会出现类似事件,但孩子起码有了认知,也知道了事情怎么处理。如果我当时一顿吼,可能孩子记得的只有疼痛和恐惧,记不得我说了什么道理。

很多时候,要求跟孩子共情可能有点做不到,但起码不要在孩子着急的情况下你也着急甚至失控啊!作为父母,对孩子都是恨铁不成钢,但不合时宜地表达你的恨,孩子成不了钢,可能连铁都成不了。

孩子陷入无助的困境,爸爸却站在边上怒吼,看得我心痛

都说中国的爸爸们很少参与育儿,这位爸爸深度参与了。他一边上班一边带娃,对养育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为了更好地养娃,他考取了国家心理咨询师。欢迎关注头条号爸爸很棒,有更多爸爸育儿的文章等你一起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