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親子特別版:別人玩水笑哈哈,他們玩水苦哈哈

上週帶豆寶出遠門玩了一週。一半時間都在玩水。

我就看到了在水裡上演的各種親子戲,有那幾幕“苦情戲”,讓我印象深刻:

1.你這麼膽小,還玩什麼,跟我回去

去過海邊的都知道,即便是在安全的浴場,有時候海浪也是大得有點讓人吃不消,尤其是對於第一次看大海、洗海水澡的孩子來說,並不是很享受的一件事。

像豆寶這樣有點膽小的,更是害怕得不敢下去。有一個小女孩,就是這樣的,雖然她看上去有七八歲了。

剛開始她緊貼著媽媽,在最邊上玩,媽媽著急往深一點的地方去,就帶著她往裡走。這時,一個大浪打來,拍得她們從頭到腳溼透了。媽媽跟大多數的人反應一樣,大笑著整理頭髮。而這個小女孩,嚇得大哭起來,緊緊地抓住媽媽。

媽媽回過神來,安慰女兒幾句,然後想繼續拉著她往裡面去一些。而小女孩死活也不往裡走了,緊緊地拖住媽媽,不往前半步。

媽媽說:“這有什麼好怕的呢,膽小鬼。你看人家不都在裡面玩的嗎?快,把游泳圈戴好,咱們也去裡面玩。”

小女孩哭著,不為所動。媽媽講了半天道理,小女孩只顧害怕著哭,一句也沒聽進去。很多人看著她們。

媽媽終於繃不住了,很生氣地拉著女孩往岸上走。一邊走一邊氣憤地說:“走吧,不玩了!跑這麼遠讓你玩呢,你哭啥,回去吧!”

小女孩一邊走一邊哭,一會就消失在了人群中。

我心想,這是讓孩子來玩呢,還是讓孩子來接受懲罰的呢?

這麼大的浪,孩子害怕不是很正常嗎?雖然孩子大了,不該這麼膽小,但是,膽量是慢慢培養出來的,不是強制出來的啊。

面對孩子的膽小,我們首先是要給予安慰,接納孩子的害怕情緒,然後讓孩子一步一步去嘗試,不能太心急。

很多時候,都是我們大人太急躁了。別人家的孩子都敢,我們家的不敢,好捉急;別人家的都好開心,我們家的在哭,真丟臉。

但是,發脾氣,怒吼,就能讓孩子膽大起來嗎?就不丟臉了嗎?

夏日親子特別版:別人玩水笑哈哈,他們玩水苦哈哈

2.你沒堅持到底,媽媽很生氣

水上樂園裡。

有個六七歲的在上游泳課的小男孩,不知道是遊累了,還是沒學會,站在媽媽旁邊哭了起來。媽媽一邊拉著他的手一邊說:“來,再遊10下,10下就結束了。”

小男孩不願意,媽媽說了半天,他還是撇著嘴哭,也不敢哭出聲,想去抱著媽媽。但媽媽不為之所動,一邊把男孩往外推,一邊強制他去遊。

但男孩就是不遊了,不管媽媽怎麼說。他越去抱媽媽,媽媽越把他往外推。就這樣,孩子一邊哭一邊撲,媽媽一邊說一邊推,倆人糾纏了半天。

我們遊了一圈回來,發現男孩被媽媽強制拉上了岸。她不知說了什麼,男孩放聲大哭起來,一邊哭一邊說:“媽媽原諒我,媽媽原諒我。”媽媽一句話不說,氣憤地給孩子擦著身上的水,準備收拾一下回家。

孩子什麼也不管,只是一邊大哭一邊說“原諒我”。倆人又糾纏了十來分鐘。後來孩子被強制拉走了,一邊哭一邊走,嘴裡還在含糊不清地乞求者媽媽原諒他。

真的可以用乞求來形容啊,好可憐的孩子。

說實在,我最不喜歡看到這樣的場景,每每恨不得上去跟那些父母理論一番。

其實是一件小事,如果媽媽抱抱他,安慰一下,說不定他就又去遊了。

那麼大孩子了,再遊10下肯定沒問題。

可是,最後就演變成了孩子乞求媽媽原諒。

我不知道這個孩子的個性,也不清楚他們家庭的相處模式,不知道這是常態還是偶爾發生的事件。不能妄自揣測。

但這樣的事件,對孩子的自尊自信肯定是一種傷害。

六七歲的男孩,在眾目睽睽下乞求媽媽的原諒,是很不妥當的一件事。而這件事,至少90%的責任在於媽媽。

夏日親子特別版:別人玩水笑哈哈,他們玩水苦哈哈

3.你不聽媽媽的,媽媽就揍你

還是游泳池裡。

有個小女孩,看起來十來歲的樣子,她想嘗試一下不戴游泳圈的感覺,可她媽媽不允許。

她想下去,她媽媽喝止:“你給我戴上游泳圈!”

於是她先把腳放進了水裡,一點點對抗媽媽。她媽媽很生氣,就責備起她來:“你想被淹死嗎?”

她實在不服氣,就跟媽媽頂嘴,這時候媽媽更生氣了,不但罵她,還讓她跟媽媽道歉。小女孩就是不道歉,雖然在媽媽的強制下戴上了游泳圈,但嘴裡嘟囔著不滿意。

雙方就又爭執起來了。媽媽氣不過,直接爬上岸拿起一隻拖鞋要打她。倆人較勁了半天,氣不過的媽媽一把把女孩的頭按到了水裡面。

女孩嗆了水,大哭起來……

這麼粗暴對待孩子的,我在現實生活中很少見到。真想把這媽媽的頭也按到水裡面去。

現在依靠暴力來制服孩子,孩子長大了你怎麼辦?孩子的力氣大過你的時候,你還敢用暴力嗎?

出發點是好的,怕孩子不安全,但這種方法能讓孩子長經驗嗎?孩子不在你的眼皮子底下的時候,你還能管得住?

最不喜歡那種說“給媽媽道歉”的,其實,更多時候,需要媽媽給孩子說道歉。沒有尊重孩子的想法,也沒跟孩子講通道理,反而認為孩子冒犯了自己的權威,讓孩子道歉,真是太粗魯了。

這種父母,能培養出善解人意的孩子嗎?

有位朋友曾經跟我講,說她的女兒有一天跟她說:“媽媽,你這樣的行為,怎麼能培養出考上清華北大的孩子呢?”說得她啞口無言。是啊,我們有沒有讓孩子優秀的父母特質呢?如果沒有,憑什麼期待孩子優秀呢?

我們現在不尊重孩子,將來憑什麼讓孩子尊重我們呢?

而阻止孩子嘗試,也是大忌。孩子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今天不嘗試,明天也要嘗試的。不如在看管下讓她去嘗試,更安全。

豆寶看到大哥哥大姐姐捏著鼻子潛到水下,也想嘗試一下,我說:“那你先深吸一口氣,然後再捏著鼻子,嘴巴不要張開,我把你放下來。”她說好,其實她根本不知道怎麼深呼吸,就是簡單捏著鼻子。我問她準備好了嗎,她說好了,我一鬆手,一下子就沉下去了。趕緊撈她起來,看她一臉懵圈驚慌,我問:“怎麼樣?好玩不好玩?喝到水沒?”她說喝到了。我問:“還想不想再嘗試一次?”她趕緊搖頭,說不想了。

我估計她下次也不敢自己去嘗試了。那是不是嚇著她了呢?沒有!照樣玩得不亦樂乎,後來還不讓我扶著她的游泳圈了,自己遊了起來。

在大人的看管下鼓勵孩子嘗試,遠比孩子偷摸嘗試安全多了。

……

夏日親子特別版:別人玩水笑哈哈,他們玩水苦哈哈

旅個遊,玩個水,我的注意力也都是在各種親子情景上,以此來觀察別人的模式,來提醒自己,該如何更恰當地對待孩子。也是一種病了,哈哈~

都說中國的爸爸們很少參與育兒,這位爸爸深度參與了。他一邊上班一邊帶娃,對養育有自己獨到的見解。為了更好地養娃,他考取了國家心理諮詢師。歡迎關注頭條號爸爸很棒,有更多爸爸育兒的文章等你一起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