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亲子特别版:别人玩水笑哈哈,他们玩水苦哈哈

上周带豆宝出远门玩了一周。一半时间都在玩水。

我就看到了在水里上演的各种亲子戏,有那几幕“苦情戏”,让我印象深刻:

1.你这么胆小,还玩什么,跟我回去

去过海边的都知道,即便是在安全的浴场,有时候海浪也是大得有点让人吃不消,尤其是对于第一次看大海、洗海水澡的孩子来说,并不是很享受的一件事。

像豆宝这样有点胆小的,更是害怕得不敢下去。有一个小女孩,就是这样的,虽然她看上去有七八岁了。

刚开始她紧贴着妈妈,在最边上玩,妈妈着急往深一点的地方去,就带着她往里走。这时,一个大浪打来,拍得她们从头到脚湿透了。妈妈跟大多数的人反应一样,大笑着整理头发。而这个小女孩,吓得大哭起来,紧紧地抓住妈妈。

妈妈回过神来,安慰女儿几句,然后想继续拉着她往里面去一些。而小女孩死活也不往里走了,紧紧地拖住妈妈,不往前半步。

妈妈说:“这有什么好怕的呢,胆小鬼。你看人家不都在里面玩的吗?快,把游泳圈戴好,咱们也去里面玩。”

小女孩哭着,不为所动。妈妈讲了半天道理,小女孩只顾害怕着哭,一句也没听进去。很多人看着她们。

妈妈终于绷不住了,很生气地拉着女孩往岸上走。一边走一边气愤地说:“走吧,不玩了!跑这么远让你玩呢,你哭啥,回去吧!”

小女孩一边走一边哭,一会就消失在了人群中。

我心想,这是让孩子来玩呢,还是让孩子来接受惩罚的呢?

这么大的浪,孩子害怕不是很正常吗?虽然孩子大了,不该这么胆小,但是,胆量是慢慢培养出来的,不是强制出来的啊。

面对孩子的胆小,我们首先是要给予安慰,接纳孩子的害怕情绪,然后让孩子一步一步去尝试,不能太心急。

很多时候,都是我们大人太急躁了。别人家的孩子都敢,我们家的不敢,好捉急;别人家的都好开心,我们家的在哭,真丢脸。

但是,发脾气,怒吼,就能让孩子胆大起来吗?就不丢脸了吗?

夏日亲子特别版:别人玩水笑哈哈,他们玩水苦哈哈

2.你没坚持到底,妈妈很生气

水上乐园里。

有个六七岁的在上游泳课的小男孩,不知道是游累了,还是没学会,站在妈妈旁边哭了起来。妈妈一边拉着他的手一边说:“来,再游10下,10下就结束了。”

小男孩不愿意,妈妈说了半天,他还是撇着嘴哭,也不敢哭出声,想去抱着妈妈。但妈妈不为之所动,一边把男孩往外推,一边强制他去游。

但男孩就是不游了,不管妈妈怎么说。他越去抱妈妈,妈妈越把他往外推。就这样,孩子一边哭一边扑,妈妈一边说一边推,俩人纠缠了半天。

我们游了一圈回来,发现男孩被妈妈强制拉上了岸。她不知说了什么,男孩放声大哭起来,一边哭一边说:“妈妈原谅我,妈妈原谅我。”妈妈一句话不说,气愤地给孩子擦着身上的水,准备收拾一下回家。

孩子什么也不管,只是一边大哭一边说“原谅我”。俩人又纠缠了十来分钟。后来孩子被强制拉走了,一边哭一边走,嘴里还在含糊不清地乞求者妈妈原谅他。

真的可以用乞求来形容啊,好可怜的孩子。

说实在,我最不喜欢看到这样的场景,每每恨不得上去跟那些父母理论一番。

其实是一件小事,如果妈妈抱抱他,安慰一下,说不定他就又去游了。

那么大孩子了,再游10下肯定没问题。

可是,最后就演变成了孩子乞求妈妈原谅。

我不知道这个孩子的个性,也不清楚他们家庭的相处模式,不知道这是常态还是偶尔发生的事件。不能妄自揣测。

但这样的事件,对孩子的自尊自信肯定是一种伤害。

六七岁的男孩,在众目睽睽下乞求妈妈的原谅,是很不妥当的一件事。而这件事,至少90%的责任在于妈妈。

夏日亲子特别版:别人玩水笑哈哈,他们玩水苦哈哈

3.你不听妈妈的,妈妈就揍你

还是游泳池里。

有个小女孩,看起来十来岁的样子,她想尝试一下不戴游泳圈的感觉,可她妈妈不允许。

她想下去,她妈妈喝止:“你给我戴上游泳圈!”

于是她先把脚放进了水里,一点点对抗妈妈。她妈妈很生气,就责备起她来:“你想被淹死吗?”

她实在不服气,就跟妈妈顶嘴,这时候妈妈更生气了,不但骂她,还让她跟妈妈道歉。小女孩就是不道歉,虽然在妈妈的强制下戴上了游泳圈,但嘴里嘟囔着不满意。

双方就又争执起来了。妈妈气不过,直接爬上岸拿起一只拖鞋要打她。俩人较劲了半天,气不过的妈妈一把把女孩的头按到了水里面。

女孩呛了水,大哭起来……

这么粗暴对待孩子的,我在现实生活中很少见到。真想把这妈妈的头也按到水里面去。

现在依靠暴力来制服孩子,孩子长大了你怎么办?孩子的力气大过你的时候,你还敢用暴力吗?

出发点是好的,怕孩子不安全,但这种方法能让孩子长经验吗?孩子不在你的眼皮子底下的时候,你还能管得住?

最不喜欢那种说“给妈妈道歉”的,其实,更多时候,需要妈妈给孩子说道歉。没有尊重孩子的想法,也没跟孩子讲通道理,反而认为孩子冒犯了自己的权威,让孩子道歉,真是太粗鲁了。

这种父母,能培养出善解人意的孩子吗?

有位朋友曾经跟我讲,说她的女儿有一天跟她说:“妈妈,你这样的行为,怎么能培养出考上清华北大的孩子呢?”说得她哑口无言。是啊,我们有没有让孩子优秀的父母特质呢?如果没有,凭什么期待孩子优秀呢?

我们现在不尊重孩子,将来凭什么让孩子尊重我们呢?

而阻止孩子尝试,也是大忌。孩子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今天不尝试,明天也要尝试的。不如在看管下让她去尝试,更安全。

豆宝看到大哥哥大姐姐捏着鼻子潜到水下,也想尝试一下,我说:“那你先深吸一口气,然后再捏着鼻子,嘴巴不要张开,我把你放下来。”她说好,其实她根本不知道怎么深呼吸,就是简单捏着鼻子。我问她准备好了吗,她说好了,我一松手,一下子就沉下去了。赶紧捞她起来,看她一脸懵圈惊慌,我问:“怎么样?好玩不好玩?喝到水没?”她说喝到了。我问:“还想不想再尝试一次?”她赶紧摇头,说不想了。

我估计她下次也不敢自己去尝试了。那是不是吓着她了呢?没有!照样玩得不亦乐乎,后来还不让我扶着她的游泳圈了,自己游了起来。

在大人的看管下鼓励孩子尝试,远比孩子偷摸尝试安全多了。

……

夏日亲子特别版:别人玩水笑哈哈,他们玩水苦哈哈

旅个游,玩个水,我的注意力也都是在各种亲子情景上,以此来观察别人的模式,来提醒自己,该如何更恰当地对待孩子。也是一种病了,哈哈~

都说中国的爸爸们很少参与育儿,这位爸爸深度参与了。他一边上班一边带娃,对养育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为了更好地养娃,他考取了国家心理咨询师。欢迎关注头条号爸爸很棒,有更多爸爸育儿的文章等你一起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