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往事(四)

我们团原属一支很著名的部队,在一九六九年九月从南京移防到河北的(后移至石家庄)。许世友,聂凤志,是我军的老领导。在解放战争,渡江战役,抗美援朝都是英雄辈出。我们这些后辈都有着很强的荣誉感。可要离开这个部队了,心里真不是滋味。好像孩子离开母亲一样的感觉。据说军首长传达命令时,对我们也恋恋不舍。我们团首长更是难舍难分。但军命不可违。也只能服从了。

从军往事(四)

常言道军马未动,粮草先行。要到新的环境,就必须知道那里的各种情况。比如,气候,地形地貌,风土人情,群众生活条件,部队的供应等。这都是全体指战员们所关心的。团里选排了袁彩贤干事,二营五连付连长刘树发等到了内蒙新驻地进行先期考察。回来专门给我们进行了客观的回报。说那里山穷水缺,气候变化异常,昼夜温差大,一年四季刮大风。农作物单一,老百姓生活很苦。常年吃不到新鲜蔬菜,等等。我们听了之后,倒吸一口凉气。有了畏惧之感。针对多数指战员的心理情况,各级领导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让我们树立吃大苦,耐大劳的信心。团领导告诉我们:原守备部队广大指战员,进驻多年,克服了重重困难,卫国戍边,尽着我军的责任。他们能在当地扎根,我们为什么不能?作为军人,保家卫国是应尽义务。当地虽然条件差,比红军前辈万里长征时的条件好多了。那个地方不管多难。我们一定向原部队学习,向军区首长交个合格的答卷。

经过上级的鼓舞打气,各个连队学习讨论,人人表决心,坚定了信念。这也为移防北疆做好了克服一切困难的思想准备。

那时候团长已经是张允贵,政委柳先荣。我们李敬仁营长也在七五年十月到团里当参谋长。领导们正在精心按排移防和善后事宜,忙的不可开交。

当时七六年的新战友是四川富顺和内蒙包头的,印象很深的有: 何第元,华为兵,刘德宏,叶小龙,段瑞,吕二奴,张建华,等。他们刚下连队不久,说句笑话那是屁股还没坐稳,就要移防,觉得挺突然。特别是四川的新战友,都是南方人,到赞皇就怕冬天受不了,这又要北上,更是想不通。虽然有想法,可也不能当逃兵啊。跟着老大哥走吧,革命战士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他们也都表示了决心并在做着各方面的准备。

还有一件我终生不能忘记的大事,那就是我的入党愿望实现了。在五月二日指导员尹恒林通知我:

“上级批准你加入中国共产党,希望你以一个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努力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终生。”

我当时心里非常激动,浮想联翩,给指导员表示:“入伍二年多来,是部队和连队党支部领导关心教育了我,使我进步很快,我会更加努力,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因为当时移防工作忙,又过了几天,我和七三年战友王德合,华宝,陈傲宝在党员会上,举起右手向党旗进行了宣誓。

我作为一个新班长,又刚入了党,知道肩上的责任更重了。目前为把移防工作做好。也在连领导的指导下,对班里物资,工具,行包等进行逐一清点。帮助驾驶员保养好车辆。以保证离得开,走得动。万无一失。

在七六年五月十七日开始准备,二十一日就到元氏火车站乘坐火车。当我们离开赞皇营房的时候,有些留守和转业的领导站在路边,为我们送行。邹保新付教导员(确定转业)眼含泪水给我们一一握手告别。离开朝夕相处的老首长我们心情也很沉重。

晚上军列开行。按照上级要求,我和驾驶员高子敬坐在本班的炮车驾驶室,往外可以看到一路风景。心里很高兴。

我在一营的老乡杨德印,张洪坤,程忠文,陈耀峰,程克勤,周玉山,李贵保,李树江,李东成等也和我们一起移防。同时出发。在火车到达内蒙集宁车站时,他们下了车,到达驻军某部报到。从此我们就分开靠写信联系了。因为有纪律,当时就没有见到分别时珍贵的一面。

火车继续前行。到二十三日早晨,火车到达内蒙土木尔台车站。这就是我们到达驻地最近的车站。

从军往事(四)

当我们乘车到了驻地时,四处相望,比想像的还要荒凉,老百姓住的土房子伸手就能摸到屋顶。周围的山上看不到春天的绿色。有的只是乱石满坡,不能生长庄稼。稀稀疏疏的民房立在萧瑟的沟坡处。。最繁华的地方要数师部驻地秋灵沟了,也全是石头砌成的平房。师部礼堂是唯一的高大建筑。

我们住在二道河村,全村也就是百十户人家。放眼全村看不到一棵树。具说就不长树。营部在河北岸的公社院内,我们连在南岸。六班被按排到一户姓冯的木工师傅家里。房子低矮,是土坯砌起来的,家家户户连个院墙也没有。老百姓主要靠放牧(羊)为生,空气中充斥着羊粪的味道。

在住处把行礼安顿好之后,战友们满大街找厕所,可怎么也找不到,原来当地人说就没有厕所,你随便背对着人解决就行了。这也真让我们难为情了。有的想买盒烟,老乡说要跑到三四里外的地方才能买到。问老乡吃什么菜?他们说没见过菜,全靠土豆当家了。

我们在赞皇的时候,到处春暖花开,绿树成荫。而来到二道河,万物萧瑟,春来还寒。更不可思议的是竟在六月份还飘起鹅毛大雪,北风一吹,冷意袭人。当地人叫“白毛呼呼”。最冷时能冻死人的。有时刮起大风,夹带着飞沙,尘土漫天飞扬,打的人脸疼。风过后,人脸上一层黄土。看不清是谁。当地人叫“黄毛呼呼”。这就是当地的常态。

看来这地方的条件比考察人员讲的还要严重。做为军人,责任在肩。既然党把我们放到这里,我们就应让党放心。指战员们横下了一条心,困难是有,克服!

当时团部驻地离师部很近,是师领导千方百计挤出来的一部分营房,让我们团司,政,后及直属分队有了立足之地。二营的三个连队都是暂时住在老乡家里。离秋灵沟的师,团部大约八华里路。每次师,团活动都是步行前去。

因为要组建新的炮兵团,原部队的加农炮营,榴弹炮营和我们去的火箭炮营成了新的伙伴。加炮营部在师部东面三华里的山坡上,榴炮营部在师部北面五华里的山坡上。各个连队也是分散在不同的山沟里。每逢集体活动,都是长途行军,实在不方便。

从军往事(四)

为了加强炮兵团的战斗力,师里对全团的干部战士来了个大调整。我们连往榴炮二连去了一部分人。其中就有七一年老兵易新友,我老乡王允富,张海林等。我班里两个四川新战友也被调走。共去多少人记不清了。和这些老战友在一起两年多,老兵易新友,性格温和,技术过硬,团结同志,是很好的老大哥。我和王允富一个班更是有很深感情,要分开了,真有些不舍。但也只好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我们付连长刘树发也正好调到榴炮二连当连长。和他多数熟悉,也是挺凑巧的。

各个连队配备齐全之后,全团有了新的番号。我们连队领导也有了变动,连长笪虎云,指导员尹恒林,付连长庄士民,付指导员窦景田(挂职),一排长冯林生,二排长孟凡选。指挥排全归营指挥连。刘建明去当了付连长。这样唐景厚,李耀峰,尚富银,冯开美,等也跟着转走了。陈守谦留在我们六班,最好的兄弟又在一起了。没多长时间他就到连部当了文书。

这样,部队移防圆满结束,炮兵团组建完毕,各个连队人员已经稳定,新的任务在等着我们。

从军往事(四)

作者简介: 刘文奇,笔名,邺夫。祖籍河北省临漳县。现居河北廊坊市。中共党员,退伍军人。热爱文学,诗歌,书法等。作品散见于《首都文学》,《上海文坛》,《文学百花园》,《邺城文学》《作家故事》《廊坊都市报》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