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明代兵器中的部分火器介绍

火药,是四大发明之一,尽管最早是研究长生不死药的方士们倒了灶才发现这玩意儿,但这种危险品的发展很快就偏离了炼丹士们的初衷,成为改变世界军事史的重要武器。 有一种论点是中国发明了火药,但只是用它做烟花,以致火药的发明者最终被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了大门。其实,这种观点未免片面,明末以后中国的科技由于社会的局限停滞不前,没有发生类似产业革命的工业化发展,导致在此后落后于西方,但这并不表示中国在科技方面缺乏创造力,至少在火药的使用方面,中国发明的各种火药武器堪称独树一帜,并曾经大量装备。明军在辽东的战败,还有人归罪于朝鲜战争中把储存的火药和弹药都用光了。这些武器,在中国军事史上,被统称为 – 火器。

使用三眼铳的明军士兵。

中国明代兵器中的部分火器介绍

如果浏览这些神奇的装备,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在军事史上曾经创造过灿烂的火器文明。中国古代的对火器的研究相当出色,除了导弹造不出来以外,无论是毒气弹还是左轮枪都能发明出来,要说缺点呢,主要是制式不统一,没有实现工业化的生产和发展罢了。可惜,这些火器由于历史久远,当时的军事部门又过于注重其神秘性,除了突火枪等少数几种以外,很少有人能一睹其真面目,以至默默无闻,实在是一件遗憾的事情。

原始的火焰喷射器 – 猛火油柜

中国明代兵器中的部分火器介绍

猛火油,即石油,在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曾经记述过中国西北地区开发使用石油的先例。北周年间(578-579)中国即开始利用石油的燃烧性能作为武器使用,宋代,更产生了火药和石油相结合的喷射燃烧兵器 – 猛火油柜。 猛火油柜,由下方装有石油的油柜与上方类似大型注射器的喷管组成,使用时向后拉动喷管尾部的拉拴,使石油被吸入喷管,在喷管口放置少量火药点燃,向前推动喷管的拉拴,使管中石油向前喷出,并在出口处被点燃。宋军用它防守城池,来焚烧敌军的攻城器械。但这种武器也有缺点,容易出事故不说,石油的贮存,笨重的箱体难以机动都是问题。 金庸先生写《鹿鼎记》,其中有韦爵爷用“白龙水炮”攻击雅克萨城,倒是和猛火油柜异曲同工。

一窝蜂

中国明代兵器中的部分火器介绍

这是古代的火箭炮,一具发射器中带有多发火箭弹。这种武器曾经在军事博物馆有展出。 明代《武备志》对一窝蜂有较详细地介绍,当时的规格有多种,从3连发的神机箭,到100连发的百虎齐奔,都属于这个范畴。射程300米,连发火箭弥补了普通火箭弹道不稳定的弱点。

水底龙王炮

中国明代兵器中的部分火器介绍

这个水中的高科技武器看来也是中国的发明,名水底龙王炮,用火药包外边包覆牛郛防水,以羊肠通引火线,用羽毛做成浮标保证引火线的不进水。宋应星《天工开物》有所介绍,但说明在朝鲜战争中,本来应该有很好使用效果的,因为设计过于精巧,使用效率并不高。

震天雷

中国明代兵器中的部分火器介绍

古代的手榴弹,名为震天雷,内有称为“火老鼠”的钩型铁片若干,用于加强杀伤力。

霹雳炮毒火球

中国明代兵器中的部分火器介绍

应该是最早的化学武器了,这个出现的比明朝早多了,采石之战的时候是宋军重要武器,内部除了火药外,还有巴豆,狼毒,石灰,沥青,砒霜等物,爆炸时产生毒烟,中者口鼻流血。

火龙出水

中国明代兵器中的部分火器介绍

明代《武备志》记载的多级火箭,用纸糊筒外绑第一级火箭,龙口内有第二级火箭,射出后加大射程击中敌方船舰,用于水上攻击,射程可以达到1.5公里。但是因为制造复杂,这个距离上瞄准困难,基本没有实用。

佛郎机

中国明代兵器中的部分火器介绍

明代正德年间利用欧洲技术制造的大型后装火炮, 1537年装备达到3800门,带有准星和照门。有效射程500米,45度仰角发射的时候射程1公里。大型者炮身250厘米,中型者156厘米,小型者 93厘米,炮弹从后方装入,发射间隔短,发射散弹时一发炮弹带有500发子弹,可以封锁60米宽的正面,威力惊人。

中国明代兵器中的部分火器介绍

如诸位喜欢的话,还请多多点赞与关注,小生拜谢。

您的每一份支持,小生都铭记在心,由衷的感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