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千辛万苦推翻大明,仅称霸42天,这些天他怎么过的?

历史上每个朝代的末期,都伴随着风起云涌,内忧外患。大明的末期更是祸不单行,连年的旱灾加上农民军起义、满清虎视眈眈,雄踞了200多年的明王朝终于风雨飘摇,眼看要成为别人碗中的肉。

李自成千辛万苦推翻大明,仅称霸42天,这些天他怎么过的?

在李自成的农民军和满清两股势力间,似乎应该是农民军的实力更强,毕竟积攒了十多年的生力军,一直在不断与大明军队作战,又是最熟悉明朝的“本地人”,李自成的失败就像是“发挥失常”一样。与大明军队作战多年的李自成,应该是知己知彼,却在拿到北京城后,仅仅42天就仓惶逃走,十多年来的征战仅仅换来了42天的“皇帝瘾”。对李自成来说,胜利来之不易,这些天他究竟做了哪些事呢?

李自成千辛万苦推翻大明,仅称霸42天,这些天他怎么过的?

李自成是农民出身,成年后有在朝廷底层工作的经历,原本也算是“体制内”员工。得胜之后面对明皇室时,他也想显示一下自己的姿态,还特意“宽容”地接见了太子朱慈烺。他答应了礼葬崇祯帝和皇后的要求,还封朱慈烺为“宋王”。朱慈烺当然不稀罕他的封王,只是李自成却偏要做出这个样子,以示自己宽厚仁慈。

除了要面对明朝皇室外,李自成当然还要考虑如何给京城百姓留下一个好印象。他初入城时,贴告示“敢有伤人及掠人财物、妇女者,杀无赦”。这条告示果然有安抚民心的作用,百姓们原本忐忑不安的心变得踏实了,生活照往常一样进行。

李自成千辛万苦推翻大明,仅称霸42天,这些天他怎么过的?

但是,李自成大军入城后,每天的粮饷是个大开支,他自然也知道手下急于享受胜利的心情。他先从皇宫中搜出3000多万两白银,随后又把抓钱的“耙子”伸向了明朝旧臣。这帮大臣在李自成进京前,就不愿意出钱,崇祯帝让大臣想办法筹措军饷,他们一个个捂紧荷包。如今,轮到李自成筹钱了,第一个想到的也是这些亡国之臣。他命令大将刘宗敏在京城追赃索饷,逼官员出钱。其中,内阁首辅魏藻德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李自成千辛万苦推翻大明,仅称霸42天,这些天他怎么过的?

此人在崇祯时期晋升极快,被点状元后,三年时间就位居首辅。不过他虽身居要职,但对崇祯和大明却并不尽心,农民军攻城前的关键时刻,崇祯问他建议他还支吾不语,丝毫不知为主分忧。后来,被刘宗敏用过大刑后,他后悔得直喊“真后悔没早点为主尽心”,只可惜此时他已沦为别人的猎物,被逼出几万两银子后,最终被刑具夹得脑裂而亡,连他的儿子也一同被处死。

李自成千辛万苦推翻大明,仅称霸42天,这些天他怎么过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抓捕,京城上下一片混乱,随处可见农民军抓捕官员,每天都有官员因受刑而丧命。此时农民军的做法,已经把入城初期打造的公正仁义形象彻底毁掉,百姓们也战战兢兢,唯恐牵连自家。

京城的官员被压榨一圈后,李自成又要对付吴三桂。原本他有心收服吴三桂,结果吴三桂因家人被农民军抓捕,一气之下倒戈支持清军。最终在吴三桂和清军的联手合作下,李自成兵败,仓皇逃回京城,随后举行登基大典。接着,他把火都撒在吴三桂家人的身上,下令诛杀吴三桂家眷,随后逃离京城。

李自成千辛万苦推翻大明,仅称霸42天,这些天他怎么过的?

一个打着起义旗号的农民军,入城后先和皇帝谈判,让对方出饷银、割地;夺得皇位后不抓紧应付错综复杂的局势,而是逼迫前朝官员出军饷,这样一个紧盯钱财,缺乏危机意识的队伍,怎么可能坐稳天下?即便没有清兵入关,在这样的折腾下,也肯定会激发出新的起义力量,他的逍遥可能比42天长不了多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