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萬淺談:新零售那些事兒

超市老萬

2012年的11月11日,淘寶加天貓將網購單日記錄刷新為191億元,震驚了整個傳統零售界。也正是從2012這一年開始,傳統零售業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前有電商對流量的打劫,後有租金、人工一路高漲,同時顧客消費需求的升級變化也讓人覺得生意難做。也就是從那時起,實體零售的各種創新嘗試可以說從未停歇過,正所謂"你方唱罷我登場",林林種種,數不勝舉。


大概在去年的這個時候,馬雲老師又提出了"新零售"的概念。不管你認不認,這五年,商業這一塊,都演變成了馬雲的獨角戲, 如同一個黑洞,把大家都漩進這個"局"。

所以回想之,這些年裡,按照馬雲的概念,線上線下,大家所做的零售創新的種種嘗試,都可以算作是"新零售"之路。

今天就淺談一下新零售那些事兒。

老萬淺談:新零售那些事兒

O2O,線下想插上互聯網的翅膀,奈何"排異"反應有點兒大

故事的開頭可以從傳統零售各種"觸電"說起:從純線下拓展線上渠道,到尋找電商跨界合作伙伴,再到O2O線上線下雙線融合,前仆後繼不計其數,但到目前為止卻沒有一個可以算得上真正成功的。

舉個例子,2013年從蘇寧開始,很多大公司(如大潤發飛牛,大商天狗,蘇寧易購等),燒錢做O2O。一般來說O2O融合的場景就是兩個:電商的到家+傳統零售的到店。到家有合作的輕模式與自建的重模式這兩種玩法。重模式大燒錢兩年後,從2015年開始,較多的傳統零售商從節省建設成本出發選擇輕模式,到家業務爆發:讓線上人做技術端,建配送團隊,傳統零售商與之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由其負責到家的配送,而眾多的線下門店則作為線上平臺的前置倉。這種玩法往往會碰到以下三個大問題:第一,線上線下數據交互困難,運營溝通不暢,交易場景無法打通。往往是商品送到家消費者才會發缺貨,極度影響體驗,一次差的體驗會令顧客終生不再選這個服務。反而到店的話,消費者可以第一時間瞭解到缺貨狀況並及時選擇替代品;第二,商品類型受限。到家商品通常做的是生活剛需產品,此類商品往往毛利相對較低,無法支撐運營,用戶不得不靠燒錢來維繫。例如京東到家、小e到家都是靠補貼來拉動消費,補貼一旦停止馬上被卸載APP;第三、線下門店與線上的推廣者之間的溝通,也因為領域、文化、定位、思維與工作方式的差異,產生了各種各樣運營方面溝通不順暢,從而嚴重影響了合作的實際操作。

傳統零售人不得不"迴歸本質": 重塑供應鏈,小業態,大發展

2016年開始,實體零售的小業態大發展:現代便利店業態在二三線城市的爆發,開店數的飛速增長(便利店當年銷售增幅達+13%);有諸如生鮮傳奇,廚鮮生,合力等社區超市通過專注生鮮轉型帶來的業績逆襲;同時也有以百果園、良品鋪子、周黑鴨為代表的品類殺手的全渠道滲透擴張。在傳統大賣場受到極大挑戰的時候,這樣一些強調專業化、精細化、差異化和便捷性的小業態卻得到逆勢強勁增長。這充分說明,中國已進入一個消費需求全面升級的時代,原有的消費場景已經完全不能滿足顧客的購物需求(中國零售大賣場在2015年首次出現負增長)。單純的重談傳統意義上的商品與服務,顯然並不是真正的重歸零售本質,最關鍵的點在於---傳統零售人能否足夠認清當下的零售環境:無論是"人"、或"貨"、或"場"。小業態的大發展現在依然有前景,但需要3-5年才能產生行業巨頭。

"碎片化"的零售時代已然來臨

現如今,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點被現代文明拉扯的"支離破碎":最開始是資訊獲取,後來人們的"吃喝玩樂、衣食住行"都已經有了碎片化的趨勢:吃喝有外賣平臺,想啥點啥,不用非到飯點不必花時間來回折騰;玩遊戲不用非得坐在電腦前一把三四十分鐘,隨便在哪"農藥"打開想玩就玩十幾分鍾;買衣服更簡單,不用逛商場APP打開啥都有;出行不必自己有車,網約車、共享單車想出門騎上就走;就連最需要安穩的"住",國家都開始大力推行"集體租賃住房",甚至還有共享公寓,讓住也變得"碎"一點。更有甚者,連談戀愛結婚是都通過各APP的"碎片"串聯而成。

當整個社會的"碎片化"已經變得不可阻擋的時候,零售業顧客的消費場景、消費習慣以及來源一樣會變得碎片化。什麼樣的年代就應該有什麼樣的消費場景,碎片化的場景也就一定會催生出碎片化的產品!

新零售的"新武器時代"

2017年,在技術與資本的雙重推動下,"超市餐飲化"、"無人零售"以及"B2B"這三樣"新武器"將新零售推上一輪又一輪的高潮。大家共同的目的只有一個---找到新的流量增量。

2017年初,"超市餐飲化"站上創新突破的風口浪尖

永輝的超級物種,追求的是通過多樣化的消費場景(多種工坊),來吸引需求差異化的客群;阿里的盒馬鮮生,則是打造一個大賣場+生鮮社區超市+餐廳+便利店的"四不像"。通過3公里半小時送達的精確流量運營及門店體驗互動,來實現商業模式的創新,最終實現流量變現。

問題的關鍵在於,究竟以哪種方式來成功實現流量變現?盒馬想以生鮮作為高頻流量入口,帶動門店檔口,美容,擦鞋、等增值服務的變現,實則屬於高頻帶動低頻,如同再造一個線下天貓。 當然,盒馬還在向社區進行深入。

對於超市+餐飲這個課題,亟待解決的是平衡專業性與經營成本,解決慢購物(餐飲)與快購物(超市)之間的矛盾。餐飲化能否拯救實體超市?供應鏈做好的是關鍵,不要夢想超市裡做個堂食,就能拯救你羸弱的生鮮經營能力。

2017年中,無人零售受到資本的瘋狂追逐老萬淺談:新零售那些事兒

自然2016年底,亞馬遜推出"Amazon Go"無人概念店之後,半年後以繽果盒子開始,無人零售概念頓時燃遍神州大地。

無人便利店正是順應這個時代推出的產品和服務場景,它利用時間(24小時)和空間上(家門口與小區門口之間)的空白點創造出新的零售場景和客流。在技術上有移動支付,物聯網技術、人工智能等為其助推,同時在資本的助力下,很多技術可以快速迭代更新。

關於無人值守貨架,它並不存在核心技術,就是成本低,全開放,無門檻。諸如餓了嗎、美團、大眾點評此類平臺所擁有的強大地推能力,才是無人貨架的核心。如果在全國五千萬的辦公場景拿到其中十分之一,那就已經遠大於分眾的體量。而分眾僅僅是賣廣告,無人貨架是既賣廣告同時賣商品,甚至完全獲取用戶數據,擁有極大想像空間。這也是為什麼短短几個月內,30家無人貨架項目能夠獲得近30億人民幣投資的原因。然而深究起來邏輯卻是不嚴謹:首先拿不到職業執照,安全問題怎麼辦?冬天還好,夏天晚上辦公室40度東西化了怎麼辦?鮮食沒辦法賣怎麼辦?還有新點被人撬了怎麼辦?這些都是問題,而現在大家想的都是先快速把“坑“佔了,私以為甚至有產生類似共享單車"汙染"的隱患。當然,後續的巨大想象空間也令人無限憧憬。

再談談在無人零售裡面相對最低調的無人販售機,它瞄準的是四處散落的高質量客流熱點,如公園、地鐵站、醫院、學校、機場等,個人對它是最為推崇。原因在於首先它最能夠大範圍普及,且沒有太多政策方面阻礙;其次在食品安全方面因為封閉式設備的天然優勢,也沒有太多問題;最後其支付手段也可以做到多種多樣,微信&支付寶可以,人臉識別、手刷也可以,靈活多變。當然,如果無人販售機的櫃門可以打開(RFID +人工智能支持),那又多出一類玩法。想象一下:中國目前有31萬臺,明年可能達到100萬臺,預計到2022年1000萬臺。假設一個無人販售機一天賣100塊錢,那麼全年就是400多億 ,這無疑是一個超級巨大的潛在市場!同樣,1000萬臺也是1000萬個廣告點位,豈不更是令人垂涎。

同時也順便提一下有人店的無人收銀,目前的多點,火星兔子,e支付等數十家以手機掃碼代替人工收銀的輕模式,這個一定是趨勢,此處不再贅述

2017年下半年,B2B業態受到電商寡頭及傳統零售的爭相追捧

面對在2018年將會達到20萬億的這麼大一塊蛋糕,電商方面有JD提出五年百萬家"京東便利店",阿里要在2018開出一萬家的"天貓小店",目標也是直指百萬家。區域零售龍頭們(此處不一一列舉)也不甘示弱,紛紛利用自身得天獨厚的供應鏈資源來構建兼顧堡壘。各路草莽,如中商惠民,愛便利,店商互聯,掌合等也紛紛發力。

京東現在自營快消品過了一千億,但這一塊並沒有盈利,所以千方百計想把這個流量變現。但轉過頭來卻發現流量變現被阿里鎖死,無論是在商城還是平臺或是金融領域。此時就迫切需要利用B2B來變現它的千億快消品供應鏈規模,但它一直堅持的自營模式會受到區域經銷商的抵制,畢竟這是人家賴以生存的渠道。

阿里的零售通是提供一個平臺,一如既往走提供"水電煤"的政府模式。搭建開放平臺召集品牌商,甚至地區經銷商代理商入駐,他們只用將商品送到零售通的區域倉庫,貨權不發生轉換,實行統倉庫統配。同時阿里還宣稱能為小店賦能,提供精準營銷等服務。聽起來非常美好,但同樣也存在翻牌小店管理難,市場份額搶佔難以及供應鏈服務難等諸多難點。不管怎麼說,最後B2B成功的頭部企業還會是這兩位老大,其餘的可以好好做大,等著以好價錢被他們收購,也不失為好的選擇。

說英雄,誰是英雄?

在新的增量、新的技術、新的消費需求下,希望傳統零售不要埋頭做鴕鳥,要記住消費的場景變了,消費習慣改變了,消費人群改變了。80後、90後00後馬上是市場主力,如果不抓住他們,別人就會抓住。你自己在家裡閉門造車你就是那個鴕鳥,把頭埋在沙子裡,你以為躲避了敵人,其實敵人就在身邊。

老萬淺談:新零售那些事兒

探索、創新、嘗試、迭代,才是零售人應有的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