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逝世20週年丨致那個屬於冰心的“暖心”時代

導讀:

1999年2月28日,冰心在北京醫院逝世,享年99歲,時間轉瞬飛逝,冰心女士離開我們已經20年了,謹以此文緬懷冰心,緬懷那個屬於她的“暖心”時代。

冰心逝世20週年丨致那個屬於冰心的“暖心”時代

老年冰心


老年時期的冰心

冰心原名謝婉瑩,出生於福州三坊七巷謝家大宅,中國詩人、現代作家、翻譯家、兒童文學作家、社會活動家、散文家,代表作品《繁星》《春水》,其筆名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壺”。

冰心逝世20週年丨致那個屬於冰心的“暖心”時代

青年冰心


青年冰心

暖心童年

“歡樂、溫暖、和諧的小家庭”

冰心從小便出生在一個親切溫暖的小家庭中,因為父母對冰心愛護、關懷、信任,使得家裡總是洋溢著歡樂、溫暖、和諧的氣氛。

冰心的父親名叫謝葆璋,年輕時經嚴復推薦,入天津紫竹林水師學堂,畢業後成為海軍軍官。他為人正直,作戰勇敢,曾參加過甲午海戰。冰心的母親也是一位有很高文學修養的女人。冰心從4歲起,父母就教她識字。冰心在謝家排行老大,又是惟一的女兒,謝葆璋視女兒為掌上明珠。當謝家的伯母、叔母們催促給冰心扎耳朵眼時、穿小鞋時,謝葆璋就說:“你們看,她左耳唇後面,有一顆聰明痣,把這顆痣扎穿了,孩子就笨了。”冰心深知慈父對她的疼愛,所以,她剛一感到鞋子有點緊,就故意在父親面前一瘸一瘸地走。父親一見,就立刻埋怨道:“怎麼又穿她小鞋了!”父親還常常帶冰心去海邊散步,教她如何打槍、如何騎馬、如何划船。夜晚,就指點她如何看星星,如何辨認星座的位置。

而母親從小就給她講《老虎姨》,講《蛇郎》,講《牛郎織女》,講《梁山伯與祝英臺》。6歲那年,冰心開始跟著舅舅楊子敬先生學習。舅舅思想開明,她從舅舅那裡,第一次聽到了美國女作家斯陀夫人的小說《黑奴籲天錄》以及《三國志》的故事。小冰心看完了《三國志》,又拿起《水滸傳》,看完了《水滸傳》,又拿起《聊齋志異》,就這樣,一本接一本地看下去了。她看書很容易著迷,經常手不釋卷,頭也不梳,臉也不洗。到了十一歲,她已經看完了《西遊記》《水滸傳》《天雨花》《再生緣》《兒女英雄傳》《東周列國志》等等,在父母親人的愛護中,小冰心的童年生活自由幸福。

冰心逝世20週年丨致那個屬於冰心的“暖心”時代

冰心與丈夫吳文藻


冰心(左)與丈夫吳文藻

暖心作家

“愛星星、愛大海、愛祖國,愛一切美好的事物。”

五四運動的浪潮把冰心從她那個小家庭裡,捲了出來,捲入了外面這個更廣闊的,但也十分龐雜的社會。心地善良的冰心,面對著種種尖銳的矛盾、衝突和不協調,使她常常感到困惑不解,有時甚至憂鬱煩悶。她在這兩個環境、兩種境遇中徘徊,她愛這個小家,也愛那個大社會。心地善良的冰心最終與自己達成了和解,她選擇去愛所有美好的事物。

1919年8月的《晨報》上,冰心發表了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聽審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說《兩個家庭》;1921年,她出版小說集《超人》、詩集《繁星》等;1929年至1933年,她不僅創作了《分》《南歸》等作品; 1980年6月,她年近八旬,身體狀況不佳,但她仍堅持創作,年近九旬時依然發表了《我感謝》《給一個讀者的信》等作品。

冰心做為一個心地善良的青年女性,她願意這個世界上總是充滿了歡樂。她曾直言,要謳歌“理想的”,不願描畫“現實”賺取人們的“淚珠”。 1938年,抗戰期間,她在昆明呈貢簡易師範學校義務授課,為當時苦難中的學生送去知識的溫暖;建國後,她又先後為家鄉的小學、全國的希望工程、中國農村婦女教育與發展基金和安徽等災區人民捐出稿費十餘萬元。 著名作家巴金曾表示“希望年輕人都讀一點冰心的書,都有一顆真誠的愛心”。

冰心逝世20週年丨致那個屬於冰心的“暖心”時代

老年冰心


老年時期的冰心

暖心老人

“屬於小讀者們的冰心奶奶。”

說起冰心,其實我們更熟悉的稱呼是“冰心奶奶”,我們這代人是讀著她的文章長大的。記得小學課文裡就收錄了她的文章《小桔燈》《寄小讀者》。喜歡她的文字,一如喜歡一杯淡淡的白茶,總能讀到柔和、樂觀與豁達。

她心中始終被愛圍繞,也樂於將心中充盈的愛進行分享。在響應巴金建立中國現代文學館的倡議時,捐出自己珍藏的大量書籍、手稿、字畫,帶頭成立了“冰心文庫”。1998年水災時她聞訊後捐出二千元,又因災情嚴重,再捐出一萬元稿酬到災區,這在當時是一筆不小的數目,諸如此類的愛心事情數不勝數。

上個世紀90年代初,為祝賀冰心老人九十大壽,紀念冰心老人一生為孩子們創作眾多受歡迎的作品,在雷潔瓊、韓素音、葛翠琳等社會各界名流的倡導支持下,“冰心獎”猶如一朵素雅聖潔的小花在文學園地中綻放了。創辦初期,冰心老人身體尚佳,每屆都要親自審讀獲獎作品,只為發現、培養兒童作者,支持和鼓勵兒童藝術普及教育的發展。

冰心奶奶雖然已經離開了20年,但是她的愛、真心永遠留在了我們心中。是她讓我們懂得:“心中只要有愛,縱使人生再跌宕坎坷,世界再殘酷冰冷,我們也可以與這個世界溫柔相處!”(圖源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