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代艳后》法国末代皇后的命运悲剧


在抖音上看到几部必看的电影,其中一部就是《绝代艳后》,于是跟风打开这部电影看了起来。 故事主要是讲述的法国唯一一个被砍头的国王路易十六以及他的皇后玛丽皇后的故事,奥地利公主嫁到法国成为法国太子妃不久又成为法国皇后,因为喜欢奢侈耗费大量国库,被说成是赤字皇后,最终因为革命浪潮法国君主立宪制被推翻,国王和王后也被腿上断头台结束了年轻的生命,当然在这部剧结束在了国王和王后离开凡尔赛的马车上。

通婚是欧洲历来的习惯,只是这次女主角变成了玛丽·安托瓦内特。男主角是法国历史上唯一被砍头的国王路易十六。 不光是玛丽·安托瓦内特,其实她的姐姐们也都成为政治游戏的棋子,先后与欧洲各个皇族结成了联姻。 四姐克里斯蒂娜嫁给了未来的荷兰总督。 六姐阿玛丽亚与帕尔马公爵结婚。 十姐玛丽亚·卡罗莱纳和那不勒斯王国国王费迪南结婚。 利益下的婚姻,幸福与否谁

1770年4月,14岁的玛丽踏上和亲之旅。 路易十六性格懦弱,优柔寡断,但同时又温柔善良,宽厚仁慈。他体型臃肿,与路易十五年轻时相比,恐怕谈不上英俊,而且他早年在夫妻生活方面有些问题 。


他喜欢冶铁、造锁、打。而玛丽·安托瓦内特喜欢的却是狂欢、时装、舞蹈、音乐、艺术。同时,她应该也与一般少女一样,有一份对感情的渴望。面对这样一位丈夫,影片里面表现出来的寂寞无聊和苦闷,年轻的玛丽白天要在陌生并且并不十分友好的凡尔赛皇宫里面生存,晚上也得不到丈夫的慰藉,内心的空虚和无聊,以及在看影片的时候的感觉和张艺谋导演的大红灯笼高高挂里面的压抑寂寞确实如出一辙的。

同时1770年在中国刚好是乾隆60大寿,要是这位王后和乾隆后宫的皇后比谁更幸福一目了然,至少路易十六还是很听王后的话的,也没有多女共伺一夫,这样一比较,虽然古代的女子都是不幸的,但是玛丽王后确实其中过的好的了。 即便不是玛丽最想要的婚姻,但是这场婚姻从头到尾,他们都是非常和睦的,夫妇间并没有爆发过什么激烈冲突。而且当时的法国也对这位”最美丽的奥地利公主“表示了最大程度的热情和欢迎。

两位极贵重身份的人物的婚礼,婚礼确实也是一场罕见的奢华盛宴。奥地利与法国的王室为表示双方联姻的喜悦和对和平的期许,不惜砸下重金,务求婚礼尽善尽美。所有法国的王族都来迎接这位小公主,且只有真正的名门望族才有资格参加婚礼。


1770年5月16日,法国凡尔赛宫,玛丽·安托瓦内特正式成为法兰西王太子妃。后面就是无尽的奢侈,为路易十六生下2个公主 1个王子之后的又过了几年奢侈的日子,在国王38岁,王后37岁的时候被迫上了断头台。

看完这部电影,虽然里面很多豪华的场景礼服美食,但是因为是看进去了的,我能感受到玛丽皇后的寂寞孤单,只能通过物欲来填补自己内心的空虚,虽然看起来国王只疼爱她一人但是因为得不到心灵上的共鸣,即使是物质上的礼节上的好也是不足够让人幸福的,这也让我明白了,生活只有心灵上的满足才会真正意义上的幸福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当法国都已经开始革命的时候,我们中国才发展到乾隆时期,人家开始工业的时候我们还在闭关锁国,我们的落后这么多也是有原因的,所以做人一定要开阔视野,决不可自以为是,不然最终害的只有自己。


在整部剧中,可以看得不仅是故事情节剧情发展,还有里面的服装、礼仪以及环境真的是一部让人享受了异常视觉盛宴,现在的电影确实需要学习的完善的还有很多。不过在整部剧中,有2个场景特别有意思的是,当法国和奥地利的边界上要求不能带任何奥地利的东西进入到法国,甚至一条玛丽从小养的狗也不许带过去,我在想 玛丽公主不就是最大的奥地利人吗,是不是如果可以,是不是连玛丽公主的奥地利思想也要给她消除干净呢?

另外一个滑稽的就是,玛丽公主早上起床需要最亲近的人来为她穿衣服,不能自己动手,第一次不明情况的玛丽公主一早被冻的不行。 不过这些滑稽的情节,可能就是导演要告诉我们的,这就是为什么法国君主立宪制被推翻的原因吧,因为旧的礼仪风俗传统实在是滑稽的可怕,需要被打破。

玛丽王后如果是生在其他时代可能不会这么年轻就失去生命。可是这就是命运,只要你在那个时代这就是你的命运,由不得人反抗,即使玛丽王后不那么奢侈,法国就不会亡吗,显然不是,是时代造就了人的命运,根本反抗不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