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真派·武林外傳》出品人&總導演潘禮平: 熬鍋傳承經典的雞湯

《天真派·武林外傳》出品人&總導演潘禮平: 熬鍋傳承經典的雞湯

文|夏波羅

寂靜無聲。

祝無雙含淚轉身,徑直向前方走去,步調微緩。

佟湘玉陡然一滯,面露不忍之色;客棧中眾人竄出,齊聲挽留。

皆大歡喜。

昨晚,《天真派·武林外傳》全面收官。第一季十八集的故事,以“雌雄雙煞”郭芙蓉、小青闖入同福客棧為引,佟湘玉挽留祝無雙為尾,伴著熟悉的旋律,同福客棧的故事正式落下帷幕。

《天真派·武林外傳》出品人&總導演潘禮平: 熬鍋傳承經典的雞湯

《天真派·武林外傳》以2006年情景喜劇《武林外傳》為藍本創作,故事圍繞七俠鎮同福客棧的掌櫃佟湘玉和她的夥計白展堂、郭芙蓉、呂秀才、李大嘴等人展開。

與原著相比,《天真派·武林外傳》汲取其精髓,割除不適合兒童飾演的故事劇情,意圖通過輕鬆幽默的故事,對當時社會上的不良現象和人性缺陷進行揭露與批判,弘揚真善美的價值觀,傳遞我們社會上倡導的正能量理念。

大年初三於騰訊視頻上線的《天真派·武林外傳》,放映十八天來,以播放量1.4億、豆瓣評分7.3的成績,交出一份不錯的答卷。不過,在欣喜之餘,也有不少疑問需要解答。

為何要翻拍《武林外傳》這部傳奇色彩如此濃厚的情景喜劇?《天真派·武林外傳》的出現,對原版有哪些更新?製作過不少精品劇集的潘禮平團隊,在未來又有哪些動作?

《天真派·武林外傳》出品人&總導演潘禮平: 熬鍋傳承經典的雞湯

懷揣著諸多疑惑,影視Mirror獨家專訪了該劇的出品人、總導演潘禮平先生。聽他聊起《天真派·武林外傳》的誕生始末,以及潘禮平團隊的“新年新氣象”。


笑對人生的心態,有福同享的境界

2006年在中央八套首播的《武林外傳》,不僅是中國情景喜劇史上不朽的傳奇,更是無數80、90後觀眾心中永遠的回憶。在知乎上,“《武林外傳》中有哪些令人難忘的細節”這一話題,得到了28K用戶的關注,其中導演尚敬的回答更是收穫30K贊同。珠玉在前,再進行翻拍,實則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但這種事情,潘禮平不怕去做。在他看來,這不僅是一種翻拍,更是一種對於經典文化的傳承。《武林外傳》中有許多值得去關注、去思考、去研究的東西,我們能從中發現許多行走人間的道理。

影視Mirror:最早為什麼想翻拍《武林外傳》呢?

潘禮平:拍《武林外傳》,是因為它是一個正能量的“雞湯”劇,同時又是一個能給青少年以“回憶殺”的作品。我們喜歡傳承正能量的經典,雖然《武林外傳》表面上打打鬧鬧、比較無厘頭,但其中蘊含著的,是使人成長、進步的深刻道理。總結來說,我認為是“笑對人生的心態,有福同享的境界”,這在《武林外傳》中是比較突出的。

所謂笑對人生,就是如果你生活過得好,自然沒關係;如果你生活比較悲觀,《武林外傳》首先能教會你苦中作樂,人生都是不容易的,樂觀最重要。所謂有福同享,實際上也是因為人生不易。只有你能做到有福同享,才能有難大家幫。在我看來,這兩點對我們做人都很重要,都有利於我們的人生能給過得更好,都是正能量的“雞湯”。

《天真派·武林外傳》出品人&總導演潘禮平: 熬鍋傳承經典的雞湯

影視Mirror:您的團隊是怎麼確定要翻拍哪部作品的呢?

潘禮平:“天真派”也好,包括我們過去一些做的作品也好,最基本的原則是要有利於青少年兒童的成長,這是至關重要的。同時,它要有足夠的藝術感染力,必須是一部藝術經典,這樣才能有更好的傳播力。

影視Mirror:對原作做了哪些修改?

潘禮平:感情線肯定是要刪除的,愛情是不適合孩子們過早去了解或者去體驗的情感,所有的一切少兒不宜都會徹底剪乾淨,一切朝著有利於孩子的角度來做趨勢。

《天真派·武林外傳》出品人&總導演潘禮平: 熬鍋傳承經典的雞湯

影視Mirror:在《天真派·武林外傳》的創作過程中,哪個人物讓您印象最深?

潘禮平:印象最深的人物比較多,特別像郭飛歌這種天分非常足的小演員。這麼小的孩子能演出這麼老成的,甚至有點老油條的味道,是很難的。這是需要很多生活閱歷才能達到的境界,她也能演得出來,而且不是單純的模仿。因為模仿是很難達到高度的,是她內心真正弄懂了。

現在小孩一代比一代聰明,只要導演把這個講清楚,用深入淺出的方式讓他能夠理解,他就能變為自己的東西。

影視Mirror:在拍攝過程中有什麼難忘的事情嗎?

潘禮平:有一場戲,郭飛歌有神演技的表演。她表現出一種又哭又笑的感覺,那種複雜的東西是很難演出來的。這種時候,就達到了老戲骨的演技。

為什麼能出現這個情況?說到底就是小孩子他實現了靈魂的附體——把老戲骨的靈魂附到自己身上,忘記自己是誰了。我以為自己就是佟掌櫃,所以才能出現這種不可思議的表演奇蹟。

《天真派·武林外傳》出品人&總導演潘禮平: 熬鍋傳承經典的雞湯

影視Mirror:如何激發呢?

潘禮平:一個是要相信孩子的領悟能力,不要低估孩子的潛力;另一個就是要善於講解,要懂得孩子的語言,懂得孩子的脾性。因為這些劇都不高深,都沒有很強的理論、歷史或某些專業知識。它裡面講的都是人情世故,都是講的生活當中的人際關係,甚至雞毛蒜皮,只要善於講解,其實都是講得清楚,也聽得清楚的。

影視Mirror:《武林外傳》是一個以臺詞取勝的劇,如何引導小演員進行把控呢?

潘禮平:《武林外傳》確實是臺詞取勝,所以我們要給他們講清楚每一句臺詞的意思。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如果弄不懂,就達不到那種高度。所以我們叫“天真派”——天性綻放,本真出演,弄懂它變為自己的東西,才叫本真出演。


神還原帶來“回憶殺”

《天真派·武林外傳》之前,潘禮平團隊就創作出《小戲骨:焦裕祿》《小戲骨:劉三姐》《小戲骨:花木蘭》《小戲骨:水滸傳》《小戲骨:放開那三國》等多部作品,其中《小戲骨紅樓夢之劉姥姥進大觀園》更是憑藉神還原的“回憶殺”,獲得豆瓣評分9.1的優異成績。“神還原”,正是潘禮平的創作理念。形似的基礎是神似,作為一種受眾最廣泛的視聽藝術,電視藝術有著自己獨有的特點,如果不能在表面讓觀眾滿意,其內裡便無人再去關注。所以,潘禮平團隊打造的一系列作品,皆以形似為基礎,然後進一步達到神似的境界。

影視Mirror:最初為什麼想到做一款“小戲骨”系列的作品呢?

潘禮平:“小戲骨”最初有很多經典作品,甚至紅色經典、戲曲經典都有。當時覺得那些東西跟現在的小孩子距離比較遠,小孩都不太看那個東西,天然有一種隔離,所以我就想打通這種隔離。

因為這些劇集是很好看的,既有營養,又有利於孩子成長,很有藝術感染力。所以當時想讓小孩子自己來演,起碼可以拉近跟孩子們的距離,搭起一座橋樑。

小孩子是還是需要那些傳統經典的,弘揚傳統文化不應該只是個口號。所以採取這種方式,確實產生了意想不到的作用,後面慢慢的就拓展開了。

《天真派·武林外傳》出品人&總導演潘禮平: 熬鍋傳承經典的雞湯

影視Mirror:翻拍這些經典作品時,最大的主導理念是什麼?

潘禮平:最主要的理念是還原,我們就是通過神還原帶來“回憶殺”。經典作品往往能觸動一代人的記憶,帶來很強的心靈衝擊。

為什麼有熟悉的音樂響起、熟悉的畫面展開,就會淚流滿面,感慨人生?人生都是有時間和空間組成的,經過這麼多年的時空變化,突然從記憶深處,把那些熟悉的東西引導出來,你這麼多年的人生感慨,就會噴薄而出。

因為人生是由時空組成的,時間、空間的逐步積累、逐步變化,組成了人生。所以當你把很久以前的兒時記憶,突然高度的、還原的,擺在面前,這意味著時空在劇烈的變化,時空一下子壓縮到一個點上面,才會對人生造成一個很大的衝擊。

所以,我強調神還原帶來“回憶殺”。

《天真派·武林外傳》出品人&總導演潘禮平: 熬鍋傳承經典的雞湯

影視Mirror:翻拍更多的是一種致敬?

潘禮平:因為我們是傳承經典,經典的東西肯定是完美的,所以總的來說是致敬經典。既是為了還原帶來“回憶殺”,也是為了謙虛的學習。小戲骨學老戲骨,年輕導演學老導演。所以以後會有一些原創的東西,但還是先從謙虛學習開始。

影視Mirror:您對《天真派·武林外傳》的播出情況怎麼看?

潘禮平:這部戲的播出情況,應該說沒有達到預想的高度。預想的時候覺得應該播得更好,可能與春節期間播出環境有點關係。

《天真派·武林外傳》出品人&總導演潘禮平: 熬鍋傳承經典的雞湯

影視Mirror:談談創作初衷?

潘禮平:創作的初衷就是有利於孩子的成長。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特別到了我們這個年紀,社會責任感是擺在首位的,這是黨和政府對我的要求。這不是說大話,這是一個自覺的價值觀。

影視Mirror:未來會形成一種產業鏈嗎?

潘禮平:產業鏈也不敢說產業鏈,反正主要是做好社會效益。在這個前提下,為了支撐社會效益,將來也需要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古今中外的經典都要傳承,新的原創也要做。《西遊記》正在拍攝,暑期就會重磅推出。

對話潘禮平

記者手記

傳承經典,更要傳承精神

對於記者來說,潘禮平是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人,熟悉是因為作為觀眾,曾經觀看過其執導的多部“小戲骨”系列作品;陌生則是因為不曾相見,彼此只是神交已久。不過,這次專訪,讓記者推翻了過去所有的設想,潘禮平不僅和善,而且無比健談。

縱然,潘禮平執導過許多不同題材的作品,但目的一往如初:致敬經典,傳承文化。老實說,在娛樂文化盛行的當下環境,以小演員來傳承經典文化,是一件巧妙又困難的事情。觀眾在看待孩童飾演的經典角色時,幾乎不會出現過分責難的腔調;但同時,也不會為其帶來太多的商業價值。

《天真派·武林外傳》出品人&總導演潘禮平: 熬鍋傳承經典的雞湯

似乎,這是一個問題。不過,在與潘禮平的對話中,記者恍然大悟。

有些事情,註定有人去做,有些文化,註定有人去傳承。大抵,潘禮平正是如此。

—The End—

出品 | 米瑞文化

主編 | 鐵皮小鼓

校對 | 黃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