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頂山年終樓市報告(四):平頂山“地王”全省排老幾?

說起土地招拍掛,人們馬上會想起“地王”二字,咱就先說說市內幾個區大大小小的“地王”,特別是成交價最高的“王中王”。

2018年平頂山成交的地塊中,一些地塊是值得拿出來品味一番的。

一、數一數,平頂山各區“地王”都是誰?

由於市區的經濟實力不一,發展經濟的側重點不同,拉動經濟的增長點各異,區域面積和人口密度也有區別,反應在土地招拍掛上就有很大差異。

2018年,平頂山市區住宅類(包括住宅兼商用及商業兼住宅)用地成交1424畝,成交額35.59億元,平均地價為249.94萬元/畝。

平頂山年終樓市報告(四):平頂山“地王”全省排老幾?

經排隊梳理,成交價在500萬元/畝以上的有4宗地塊。

其中最貴的是衛東區大眾路西段北側繁榮街南段東側的“宗地八”地塊,市國土資源局對包括該地塊在內的3宗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進行了公開掛牌出讓,2018年11月20日,平頂山鴻祥房地產開發公司以572.9萬元/畝的起始價摘牌,23.37畝的總價款高達1.339億元,此地塊也當數2018年全市的“地王”。

與之相鄰的“宗地九”被平頂山百福居房地產開發公司以546.2萬元/畝的起始價摘走,也毫無疑問成為了市區的“次地王”。

其實,這兩宗地塊都稱得上是“城中之核、核中之心”,可謂寸土寸金地帶,據說拿到“地王”、“次地王”的這兩家公司,其背景是鷹城集團。

早在幾年前,鷹城集團就對這幾宗地塊上的部分住戶進行了拆遷。顯然,這兩宗地塊實際上早被鷹城集團圈在了“自留地”裡,也就不可能有其他開發商來爭搶了。因此,競拍過程波瀾不驚,“地王”、“次地王”也就顯得默默無聞,但成交價創下了全市的新高。

2018年新華區成交價500萬元/畝以上的地塊也有兩宗,一宗是中興路與八中北街交叉口西南角的名門世家二期地塊,以512萬元/畝的價格摘取,另一宗是勝利街與自由街交叉口東南側的百匯國貿中心地塊,以510萬元/畝的價格摘取,這兩宗地塊當數新華區的“地王”和“次地王”。

但是,這兩宗地的競拍也是風平浪靜。與衛東區成交的“地王”和“次地王”情況也大體相同。幾年前名門就已把該地塊的住戶拆遷完畢,並且一期工程已在西側建好售罄,這二期的地塊自然不會有外人來搶。

百匯國貿中心地塊的樓都已蓋了起來,更不會有人問津了。

因此,這兩地塊縱然比當年碧桂園應國府的地段還好,區域位置更為理想,也僅比505萬元/畝的當年“地王”每畝高了幾萬塊錢而已。

平頂山年終樓市報告(四):平頂山“地王”全省排老幾?

新城區的“地王”雖然僅376萬元/畝,與衛東區和新華區的“地王”都差了一大截,在全市排位僅居老五,但2018年全市土拍最精彩的大戲正是發生在這宗地塊上。

這也是最具市場化成交的一宗地塊。

前四個“地王”成交價雖然都高達500萬元/畝以上,但其中三宗溢價率為0,另一宗的溢價率僅0.39%,每畝超出起始價只有2萬元。而這一宗地的溢價率高達110%,土地部門掛出的起始價為每畝180萬元,7月30日競價當日,華誠榮邦、建業集團、洛陽中弘卓越等多家房企激烈爭奪,經過 79輪輪番競價,最終被平頂山卓遠房地產開發公司以每畝高出起始價198萬元的溢價額收入囊中。

為何競爭這麼激烈呢?

一是這次土拍是在高層7·30會議召開的當天舉行的,會議的內容第二天才公佈,史上最嚴厲的各項調控政策此後才陸續出臺,時機很巧,正是樓盤火爆、房價飛漲之際,開發商儲地之念正旺。

二是新城區可供的區位較好的商用宗地早已告急,這宗地塊距商務中心區不到1000米、距四館一中心300米,距煙波浩渺的白龜山水庫也僅300米,區位優勢顯而易見,可以說拿到就是掙到,無非利薄一點而已。

因此,新城區的這個地王,是2018年真正意義上的“地王”,是開發商你爭我奪“搶”出的“地王”。

湛河區的“地王”是中遠堯基置業摘取的平頂山火車站南側的九龍廣場三期地塊,成交單價是305萬元/畝。

高新區由於推出的宗地較少,總共也就兩宗住宅類用地成交,分別是建業的“春天裡”和唐宋置業的“廣誠美林裡”,成交單價分別是192萬元/畝和161萬元/畝,畢竟地段偏遠,這一價格成交已經很不錯了。

2018年全市成交單價前十的住宅類用地共十宗(見表一),其中新城區佔4宗、衛東區佔3宗、新華區佔2宗,湛河區佔1宗。

平頂山年終樓市報告(四):平頂山“地王”全省排老幾?

以上各區地王中,成交單價最高的每畝近573萬元,最低的每畝才192萬元,雖然都是“王”,可“王”和“王”的差距是很大的。

二、鷹城“地王”,與周邊城市差距有多大?

以上2018年市區“地王”的成交價,可能會讓不少人感到驚訝,怎麼這麼高?

我市的“地王”在全省又是處在什麼位置呢?特別是與我市接壤相鄰的五個周邊地市相比,又屬於哪個層次呢?

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其實,咱大平的“地王”根本不算什麼。

在市民的普遍印象中,洛陽經濟實力比咱強、南陽面積大人口多,可許昌、漯河總不如咱們大平吧?實際上,這兩座城市,咱與人家的差距也拉得不小了。(見表二)

平頂山年終樓市報告(四):平頂山“地王”全省排老幾?

從此表不難看出,就“地王”這個層面來看,咱大平在周邊地市中屬於最低方陣中的成員。地價決定著房價,大平的房價在周邊幾個地市中也是中等偏下的。

就拿許昌來說,人家的地王高達737萬元/畝,市內平均房價達7000元/平方米左右,深耕許昌的國內一線房企及省內知名房企的數量也比咱多得多,恆大、碧桂園、陽光城、保利、旭輝、雅居樂、中梁、亞新、正商、錦藝、建業……而咱大平也就四五家而已。

因此,人家的地王比咱貴、房價比咱高,是有道理的。

究其背後的原因是,人家的GDP比咱大平多出了一大截,鄭許一體化已開始推進,位於國家南北大動脈的便利交通和服務型政府的城市環境等因素,讓許昌跑在了平頂山的前邊。

那麼,咱大平的“地王”在全省處在什麼位置呢?(看下圖)

平頂山年終樓市報告(四):平頂山“地王”全省排老幾?

筆者從收集到的全省18個省轄市土拍資料來看,咱大平“地王”僅排第十一位,安陽、開封、商丘、信陽等城市都把咱甩在了後邊。(見表三)

平頂山年終樓市報告(四):平頂山“地王”全省排老幾?

然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地王”位次低並不是壞事兒,這說明平頂山的房價在全省也是中等偏下的,而且還表明我市的樓市“泡沫”也沒有人們想象得那麼嚴重,樓市庫存遠沒有許昌、漯河、商丘等省內其他城市的庫存大。

應該說我市的商品住宅存銷比處於正常的範圍之內,從近期市區部分樓盤的商品房價格小幅上揚的情況看,平頂山樓市處於穩中向好的態勢。

縱觀2018年平頂山樓市,還有很多精彩值得總結,請繼續關注,下回分解。

———— / END /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