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山都中国总裁高勇:转基因技术在中国已经进行了20多年

可能有很多人还不知道,就在今年的5月27日,第七届北京现代种业博览会之分论坛——2018国际种业科技创新峰会上,孟山都公司中国总裁高勇在发表讲话时亲承转基因技术已经在中国进行了20多年。这届峰会以“创新协同 融合发展”为主题,旨在推动种业前沿技术创新发展,促进种业科技国际合作交流,为种业领域政产学研金的交汇合作搭建平台,由国科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研究院与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农村发展中心承办。

孟山都中国总裁高勇:转基因技术在中国已经进行了20多年

高勇在讲话中提到,现在全球有76亿人口,地球能够养活这么多的人口,就是归功于生产力不断提高。如果看过去200年全球农业史的话,有三次是革命性的,一次是农机化,从上世纪或者更早一点就开始,就是说人从锄头镰刀变成农机具,这是每一个农民能够操作的空间扩大,开拓更多的土地,土地多了,品种好了,这是过去一两百年的重要因素。第二次,农药、化肥、育种的产物带来革命性进展;第三次,转基因、生物技术加上分子育种等一系列技术,现在已经进行了20几年,现在还处于这样一个阶段。就在这样一个阶段我们看到另一次革命的起点又再次到来,这次革命是以数据科学为主的精准农业或智能、数字农业,这样一次革命正在开始。

孟山都中国总裁高勇:转基因技术在中国已经进行了20多年

孟山都中国总裁高勇:转基因技术在中国已经进行了20多年

作为当时在现场的记者,确实也听到了这句话,但是我仔细看了一下今年相关报道,并没有报道提到高勇的讲话,不过他能说出这个事实,个人认为他心中也是很有底的。

高勇最后还说,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开放、合作、创新,与世界接轨,不要把世界看成是敌对方,跟他们融合在一起,融入大家庭,避免闭门造车,从政策、法规上打开壁垒,建立公平的市场机制,尤其是要加大产权保护,只有这样才能鼓励投资者来投资农业,创新才有可持续性,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我们的农业生产力。

事实上,关于转基因的争论在民间一直比较火爆。通过百度知道,关于转基因技术的理论基础来源于进化论衍生来的分子生物学。基因片段的来源可以是提取特定生物体基因组中所需要的目的基因,也可以是人工合成指定序列的DNA片段。DNA片段被转入特定生物中,与其本身的基因组进行重组,再从重组体中进行数代的人工选育,从而获得具有稳定表现特定的遗传性状的个体。该技术可以使重组生物增加人们所期望的新性状,培育出新品种。

有媒体报道,早在1997年,中国就开始进口转基因大豆。1996年,美国开始大规模种植转基因大豆,中国也放开了管制了多年的大豆市场。次年,中国就从美国进口了237万吨大豆,其中大部分是转基因大豆。2001年之后,中国开始建立转基因产品的进口规则,先后出台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和《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口安全管理办法》。根据规则,国外的转基因产品供应商只有从农业部获得安全证书之后,才能进入中国市场。这张安全证书有有效期,大豆和玉米只有3年的有效期,棉花有5年,过期作废。直到2004年2月,转基因产品才有了准入制度。2004年2月第一批拿到安全证书的5种转基因产品来自孟山都公司,分别是一种转基因大豆、两种转基因玉米和两种转基因棉花。

也就是说,在我们争论不休的同时,其实我们已经或多或少的食入了转基因有关的食品。在此不过多的解读是非,但是前不久袁隆平曾表示,第三代杂交稻基本研究成功。第三代杂交稻兼有第一代的优点和第二代的优点,克服了三系法的缺点,也克服了两系法的缺点,目前有两种非常好的组合。他特别提到第三代杂交水稻是采用分子技术,而不是转基因技术,培育的产品。对于转基因不能一概而论,要谨慎,但是不能绝对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