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陳島上的星星之火,已然成燎原之勢……

大陈岛上的星星之火,已然成燎原之势……

大陳島墾荒精神孕育於

激情燃燒的海島墾荒歲月

與生俱來的海的基因,灣的淵源

引領現代化灣區建設的強大精神動力

大陈岛上的星星之火,已然成燎原之势……

作為墾荒精神發源地

繼承弘揚大陳島墾荒精神是我們

職責所在,使命所繫,擔當所需

我們一起重溫

六十多年前

一群來自台州、溫州的青年踏上滿目瘡痍、一片廢墟的大陳島,用他們的青春芳華,將這座荒島建設成為美好家園。

大陈岛上的星星之火,已然成燎原之势……
大陈岛上的星星之火,已然成燎原之势……大陈岛上的星星之火,已然成燎原之势……

六十多年後

“艱苦創業、奮發圖強、無私奉獻、開拓創新”的墾荒精神被不斷傳頌、發揚,將這顆位於東海之濱的明珠,創造出新的輝煌。

大陈岛上的星星之火,已然成燎原之势……大陈岛上的星星之火,已然成燎原之势……
大陈岛上的星星之火,已然成燎原之势……

一次登島、兩次回信,多年來,習近平總書記情牽大陳,對大陳島開發建設有著殷切期盼和深情囑託。

2017年,省委書記車俊在大陳島調研時指出,大陳島墾荒精神與紅船精神相融貫通,要進一步弘揚新時代墾荒精神,全面落實和實現總書記建設“兩個大陳”的囑託。

艱苦創業、奮發圖強、無私奉獻、開拓創新”這16個字,成為感召台州人砥礪前行、創新發展、發揚新時代精神的力量源泉,譜寫一曲曲動人的高質量發展讚歌。

島上巾幗.墾荒頌歌

大陈岛上的星星之火,已然成燎原之势……

“巾幗傳承墾荒精神”被評為品牌項目“把青春和熱情留給海島教育”

大陈岛上的星星之火,已然成燎原之势……

全國十二大代表 十八大黨代表 翁麗芬

1988年,18歲的翁麗芬高中畢業後回到家鄉,在上大陳小學擔任代課教師。

翁麗芬是浙江台州上大陳人,沐浴著海風長大,從小耳聞目睹了海島孩童求學的不易。當她第一次站在講臺上時,學生們那渴望知識的眼睛讓她下定決心:要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教育!

30年來,為了海島的教育事業,她毅然把自己的兒子送給親戚照顧;為了海島的教育事業,她捨棄為照顧病痛中的丈夫而請長假的機會;為了海島的教育事業,她拋夫別子,常年一人住在學校單身宿舍。30年來,她教育出了一批又一批海島的學生們,而她自己一家卻離多聚少。

大陈岛上的星星之火,已然成燎原之势……

2004年,上大陳小學被撤併,翁麗芬來到大陳實驗學校任教。“工作了16年的學校被撤併,心裡感到很痛,離開學校那一天,我禁不住流下了眼淚。” 翁麗芬回憶說。

2005年,椒江區一次全區教研活動在大陳實驗學校舉行,翁麗芬所帶班級課堂上活躍的氣氛和學生精彩的回答,贏得了與會者的一致好評。之後,翁麗芬幹得更加投入了。她教的學生在學校的各項比賽中常常脫穎而出,曾經獲得全校“寫字、朗誦、講故事”比賽第一名的優秀成績。

2006年,翁麗芬當上了大陳實驗學校校長。在她的奔走呼籲下,學校校舍得以重修,並添置了桌椅,購買了現代化教學設備。如今的大陳實驗學校有了嶄新的教學設施,學校面貌煥然一新。在翁麗芬的努力下,學校教學質量有了較大提高,海島沒有一位孩子因貧困失學 。

大陈岛上的星星之火,已然成燎原之势……

大陳實驗學校地處椒江區唯一的海島集鎮——大陳鎮。海島上收入不高,業餘生活貧乏,教師們經受著物質和精神的雙重考驗,教師隊伍的穩定是一個難題。學校的幾位年輕女教師曾紛紛想逃離海島,回陸地工作。在翁麗芬的勸說下,這些年輕女教師才決定繼續紮根海島。

如今,隨著學校條件改善,翁麗芬經常組織年輕教師到陸地學習、旅遊,改善教師待遇。

在翁麗芬身上始終透出一種樸素美,她對學生永遠滿懷愛心,在學生們心中,翁麗芬就像是一位慈母。

翁麗芬班上曾有一個女孩,她的父親出海捕魚遇難後,這個女孩像變了個人,時常蓬頭垢面,丟三落四,眼神裡滿是憂鬱。翁麗芬心疼不已,她把孩子叫到自己家中,給她梳理零亂的頭髮,細心地為她輔導功課。她還組織班會,讓孩子們討論如何幫助同學。在翁麗芬的細心呵護下,小女孩又有了天真燦爛的笑容,還懂得照顧母親和年幼的弟弟。

大陈岛上的星星之火,已然成燎原之势……

翁麗芬家住椒江城區,父母均不在大陳島,她的丈夫是一位漁民,常年出海打漁,兒子在城區就讀。翁麗芬常年一人住在學校的單身宿舍裡。海島條件艱苦,翁麗芬卻沒有絲毫退縮,在海島執教的30年間,她從沒向組織提出調動,也從沒因私事而缺課。

30年來,島上因海洋資源的衰退,當地不少漁民轉產,舉家外遷,學校生源銳減,從60多名學生到現在只剩10多個學生。翁麗芬也曾彷徨、猶豫過,但想到島上雖然少卻依然存在的學生,她放棄了種種想法,“只要有一個學生上課,學校就得辦下去!”如今的大陳實驗學校的校舍已是島上最漂亮的房子之一。課間,孩子們在操場上快樂地活動;平時,學校還是海島居民健身活動的場所。

教師這一崇高的職業,讓翁麗芬實現了人生的價值。三尺講臺,成為她生命的寄託,一顆顆純潔的心靈,使她的生命更加精彩。“我是海島的女兒,願用自己的青春和熱情、真誠和愛心,譜寫海島教育事業燦爛的明天。”翁麗芬說。

大陈岛上的星星之火,已然成燎原之势……

大陳實驗學校的老師們

紮根海島,她們是新時代的“墾荒人”

大陈岛上的星星之火,已然成燎原之势……

大陳鎮婦聯副主席 王燕

從椒江七號碼頭前往大陳島,客輪在望不到邊際的海面上起伏前行,映入眼簾的,是帶著淡淡霧氣的地平線。

從海的這一邊,到海的那一頭,王燕閉著眼睛都能指出一路所能看到的景色。風景很美,但對暈船的她來說,3年多來不斷重複再重複的這一航程,更像是一種無休止的煎熬。

“幸好現在的客輪越來越好,航速也越來越快。”作為兩個孩子的母親,這一變化給王燕帶來的慰藉,不僅是身體上的,更是心理上的。

女兒大了,得跟著爸爸讀書;兒子尚幼,只能跟著自己上島。事實上,兒子儘管在島上,她陪伴的時間也非常有限,還要靠跟著她上島的母親照顧。

的確,身兼大陳鎮社發辦副主任、婦聯副主席、便民服務窗口工作人員數職的王燕,實在空不下來。即便下班後難得空下來,一有電話,她就化身“漁小二”,幫著島上的居民跑腿辦事……

大陈岛上的星星之火,已然成燎原之势……

“後悔過嗎?”“沒有。到大陳島工作是我的夢想,既然選擇了,就要踏踏實實做好。”30歲出頭的王燕,說著說著突然像個孩子似的笑出聲來,“連省委書記都跟我握手,為我點贊,這說明我的選擇完全沒錯。”

與王燕一樣生長在椒江,從小就聽著老墾荒隊員事蹟長大的曹婭萍,選擇大陳島則更多了一些浪漫。

大陈岛上的星星之火,已然成燎原之势……

曹婭萍

“我還以為大陳島就跟鼓浪嶼一樣。”4年前,曹婭萍是帶著90後的樂觀心態出發的,結果船一靠近,“當時挺失望的,島上根本不像現在這樣熱鬧、繁榮。”當她提著大大的行李箱下船後,碼頭那一級級高高的臺階,又給了自己本已有些落寞的心情一記重錘。

“不要擔心,我來。”這時,一位陌生乘客的相助,重新喚起了曹婭萍的鬥志,也成了她這4年來一直在用心踐行的諾言。

大陈岛上的星星之火,已然成燎原之势……

脫下高跟鞋,換上運動鞋,做事風風火火的曹婭萍,從此成了島上一景。從小城鎮綜合整治到一線抗臺,什麼急事難事,曹婭萍從不落下,“有一次,與同事坐小漁船前往上大陳抗臺,一個浪花打來船身傾斜六七十度,當時第一個反應,完了,腦子裡一瞬間閃過的全是父母的樣子……但當風浪過後,這件事又成了我們的笑談。”

“與陸地相比,在島上工作難免會更辛苦,也更不方便,但大家都很團結,很樂觀。”1996年出生的陳雪妮,是大陳鎮最年輕的幹部。“第一天到島上時哭鼻子了。”她吐著舌頭,有點不好意思地笑著回憶。上島半年多來,一天到晚壓馬路、串門,她沒有多餘的時間與精力去考慮適應不適應。“在島上,居民有什麼難事,不找我們又能找誰呢?”偶爾有幾個夜晚,披星戴月走回宿舍的途中,她才會想起:時間過得真快!

大陈岛上的星星之火,已然成燎原之势……

陳雪妮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60多年前,400多位年輕人上島,用血汗書寫了墾荒的奇蹟。

現如今,這支平均年齡不到37歲的鎮幹部隊伍,紮根海島服務百姓。雖然時代不同,環境不同,但他們的身影同樣靚麗,他們的精神同樣可敬。

“漁小二”的日常

大陈岛上的星星之火,已然成燎原之势……

大陳鎮鳳尾村婦聯主席 項愛琴

項愛琴,一位平凡而又偉大的基層黨員幹部。十幾年來,她堅守著自己的崗位,堅守著大陳島。

大陳島是一座名副其實的海島,坐落在椒江區東南52公里的東海之上。由於海島地域限制,大多數居民生活在大陸上。船隻是大陳島與椒江區來往的唯一方式,大陳島居民出門辦事以及回島辦事都極為不便,更不用說那些年老、行動不便的群眾了。

自2005年擔任大陳鎮鳳尾村婦女主任至今,項愛琴一直在幫助村裡的老人以及生活不便的特殊群體代辦事務。而如今“漁小二”的身份更是讓她多了一份責任。

她,有一本厚厚的筆記本,寫滿了村民的個人信息,整整189戶508人。婦女能做兩癌篩查了,老人可以免費檢查身體了,60歲以上要發乘船優待證了......她都挨家挨戶通知到位。

大陈岛上的星星之火,已然成燎原之势……

十幾年如一日,她堅持用滿腔的熱情、穩實的步伐,為有需要的島民服務,或電話聯繫,或上門服務,爭取為這些特殊群眾提供“零跑腿”服務。島上的男女老少都親切叫她 “愛琴阿姨”,這就是島民對她最大的認可。

她雖文化程度不高,但深知知識的重要性,堅持活到老、學到老。參加水產養殖培訓,報名函授學習,這也是基層黨員幹部帶頭學習的體現。

大陈岛上的星星之火,已然成燎原之势……

她始終站在第一線。2016年,面對著16級強颱風的侵襲,她不顧自家的貽貝養殖基地,奮鬥在為村民抗臺救災的前線。雖然養殖基地遭受損失慘重,卻依然擦乾眼淚繼續前行。

這就是項愛琴——人民的“孺子牛”。

海島上的“萬金油”

大陈岛上的星星之火,已然成燎原之势……

項琴芳

項琴芳是一名護士,57歲,現已退休,返聘到大陳衛生院。1982年,她到大陳衛生院位於上大陳的門診部上班。當時就只有她一個護士,每天除了要給40多個病人打針之外,還要對針筒、皮條等醫療用品進行消毒。

“1991年才有一次性針筒,在這之前,我每天都有一項艱鉅的任務——消毒。當時門診部沒有自來水,唯有的井水又不能拿來沖洗消毒,所以每天下午我都去碼頭挑自來水。一桶水30斤,每次挑兩桶,一趟來回要20分鐘。”項琴芳說,一開始她根本挑不動,肩膀被壓得生疼,後來慢慢習慣了,也就不再是難題。

大陈岛上的星星之火,已然成燎原之势……

就這樣,她用挑來的自來水將針筒、皮條沖洗乾淨,然後用紗布包起來進行消毒。但是在島上,光會這個還遠遠不夠。以前島上居民多,患者也多,而上大陳的門診部就她一名護士,幾年時間下來,她就從一名什麼都不懂的小護士鍛鍊成了什麼都會的“萬精油”。

有一次,一名婦女遭遇入室搶劫,全身上下被砍了二十多刀,情況非常危急,光靠幾個醫生縫合傷口根本來不及,於是,她平常的學習又派上了用場。

大陈岛上的星星之火,已然成燎原之势……

工作那麼多年,除了做護士本職工作之外,她還當過出納,兼職過衛生院清潔工作,藥運送到島上,她又“變身”搬運工……在眾人的眼中,她就是一個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的醫護工作者,再苦再累都覺得沒什麼,服務群眾、服務海島是她的工作初心。

項琴芳笑說,我就是一個土生土長的“海妹子”。現在她對島上非常熟悉,誰家孩子叫什麼都知道。“我覺得自己就是‘萬金油’,哪裡需要我就去哪裡,放在哪裡都沒事。”

島外巾幗.星火燎原

2017年12月,白雲街道“大陳島墾荒精神”實踐營正式成立。打造“墾荒精神代代傳•紅色基因實踐營”系列活動品牌。2018年暑期,歷時一個多月,150多個家庭參與“我愛我家”為主題的家風文化建設活動。組織部分中小學生舉辦 “垃圾分類”問卷調查和座談會,助力美麗新府城建設。

大陈岛上的星星之火,已然成燎原之势……
大陈岛上的星星之火,已然成燎原之势……

為擴大墾荒精神影響力,一年來,椒江區積極舉辦全國性墾荒精神理論研討會以及中宣部、光明日報主辦的“核心價值觀百場講壇活動”走進椒江。還與嘉興市聯合浙江之聲舉辦“墾荒精神不老·紅船精神永存”紅色頌讀會,讓兩種精神首次通過藝術形式融合展現。

在墾荒精神的引領下,椒江區把美麗新府城建設作為新時代的墾荒,號召年輕幹部在這場墾荒試煉中積極作為,提升自身本領。

大陈岛上的星星之火,已然成燎原之势……
大陈岛上的星星之火,已然成燎原之势……

新府城巾幗朗誦團

三百幹部五線熔中,有她們的身影

2018年,幹部赴一線再次升級,繼續選派300餘名年輕幹部(共665人),按照崗位特點和工作性質,組建一江兩岸、重點工程、美麗新府城、平安建設、工業轉型、鄉村振興、黨建攻堅等七大“墾荒軍團”,到改革發展、農村基層、項目建設、重點工作和服務群眾等“五個一線”熔鍊,切實讓幹部在歷練中成長,讓重點工作在攻堅中推進。

一個個生動案例是熔鍊幹部的真實寫照,

在攻堅破難一線,有她們幹練的身影……

大陈岛上的星星之火,已然成燎原之势……

她們風雨兼程、全力提供“五心+五皮+五全”的椒江升級版“媽媽式服務”,助力台州新府城高質量發展。

2018年8月29日,位於椒江老糧坊的“椒江好人館

”正式開館,省級以上最美家庭在館內展示。

台州大地上孕育出的大陳島墾荒精神,就是台州這座城市的精髓所在。

大陈岛上的星星之火,已然成燎原之势……大陈岛上的星星之火,已然成燎原之势……
大陈岛上的星星之火,已然成燎原之势……

時刻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弘揚墾荒精神的囑託

勇立潮頭,奮勇向前

書寫在建設現代化灣區的新時代墾荒路

進一步強化使命擔當

貢獻巾幗智慧和力量

大陈岛上的星星之火,已然成燎原之势……

青色海島.巾幗如花

免費送青花瓷碗碟

大陈岛上的星星之火,已然成燎原之势……

台州婦聯·福利

現只需180積分即可兌換青花瓷碗碟四件套一套,共12套,先兌先得。兌換成功後,於工作日上班時間到椒江區婦聯362室領取,兌換成功後,請於工作日上班時間椒江區婦聯362室,憑兌換二維碼確認並領取。聯繫電話89003008。↓

識別二維碼,關注浙江女性

大陈岛上的星星之火,已然成燎原之势……

如何賺取積分

大陈岛上的星星之火,已然成燎原之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