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高峰期!你的孩子中招了嗎?

文丨一澤

最近只要一看新聞,就是各種“流感”撲面而來,全國各地的都有。看得我們當媽的不由得心慌慌,尤其是看到有些謠言,更加變得緊張:

流感高峰期!你的孩子中招了嗎?

說實話這些謠言的散播,也不能全怪我們家長太敏感,誰家不是一聽“流感”、“病毒”,就把心提到嗓子眼的?

看著還在蹦達著往屋外跑的孩子,恨不得趕緊一把摟回來。自己從外面回來,也是各種洗臉洗手,生怕帶了什麼病毒回來......

這麼小心,不是沒來由的。去年,我們家曦曦第一年入園,病了一場狠的,我們家每個星期,必有幾天的固定日程是在醫院和家裡奔跑。一到醫院就想,醫院為什麼沒有停車掛號VIP包月服務?

更悲催的是,我和老婆也被兒子傳染了,一家人都沒力氣,整個家裡都有種灰濛濛的氣氛。

流感高峰期!你的孩子中招了嗎?

於是,今年一進冬天,什麼大衣、羽絨服、靴子都不管了,開始研究今年的流感趨勢。畢竟總的來說,流感威力一年比一年厲害了。

還是得掌握一些基本知識,做好預防,一有情況及時帶孩子高效就診才是。

什麼症狀,需要懷疑是流感?

1、發熱症狀:主要表現是高熱,多超過38.5度,也有一部分感染乙流、免疫力較差的或者打過流感疫苗的孩子,可能表現出的是低熱。

2、呼吸道症狀:鼻塞、咽痛、流鼻涕、打噴嚏、咳痰等。

3、全身症狀:流感往往容易產生全身不適,如頭痛、肌肉痠痛以及其他不適。

4、其他症狀:精神不振,食慾下降、嘔吐、腹瀉等。

如果孩子班上,出現了多例同學及其家屬發熱,孩子自己也有類似症狀,就要留心是否是流感了。

如果有這些症狀,很可能就是重症流感,儘早到醫院就診,讓醫生排查。

1、持續高熱,咳嗽劇烈,咳濃痰、血痰;

2、呼吸困難,口唇有發紺現象;

3、精神不振,嗜睡、驚厥等;

4、嘔吐、腹瀉,出現脫水;

5、常規感冒用藥不見效,甚至加重。

醫生會根據季節、感冒接觸史、發熱、咳嗽、全身痠痛等,進行一個初篩。

值得一提的是,在發病初期,提取孩子的鼻咽分泌物做初篩時,可能會呈現陰性。所以即使結果是陰性,也不能完全排除流感,醫生還要結合孩子的情況,做進一步判斷才能給出治療方案。

流感高峰期!你的孩子中招了嗎?

1、抗病毒

發熱早期,一般48小時以內,口服磷酸奧司他韋顆粒,一般服用5天,儘早服用效果更好(48小時內)。有一部分孩子會有較嚴重的嘔吐現象,醫生會使用靜脈輸液,做抗病毒治療。

(目前,在全國大部分地方,奧司他韋不管在藥房還是醫院,都屬於一藥難求,所以奧司他韋完全可以作為家中常備藥,在流感季來之前就準備好。奧司他韋算是流感的對症藥,雖然不能孩子一有情況就吃,畢竟有副作用,但是總比孩子確診流感後,沒藥可用要好。)

2、退熱

用退燒藥,比如布洛芬(美林)、對乙酰氨基酚(泰諾林)。有些咳嗽、流鼻涕明顯的,會對症下一些中成藥。

3、抗生素

一般流感都不需要用到抗生素,只有醫生覺得有合併細菌感染時,才會開抗生素。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要用抗生素,就要按照醫囑用滿療程,千萬不要隨意暫停、中斷。

流感高峰期!你的孩子中招了嗎?

預防流感?疫苗!

首先要說的就是,打疫苗不代表100%不生病,但依然是最有效的防流感方法,因為流感疫苗可以顯著降低流感感染率,還有其他併發症的風險。

5歲以下兒童是感染流感的高危人群,最好能在流感季節到來前,就先帶孩子接種疫苗,每年的10月是最佳的接種時期。

到了流感高發時段(比如最近幾周),儘量減少孩子到公共場所去的次數,如果幼兒園出現爆發流感的跡象,就讓孩子在家休息,這樣做主要是防止交叉感染。

如果家中有大人出現感冒症狀,千萬不要大意,能戴口罩就戴口罩,沒事別親孩子。

流感高峰期!你的孩子中招了嗎?

此外,應給孩子勤洗手,包括手心、手背、手指縫、手指尖、手腕都要洗乾淨,洗手時長超過30秒。

萬一孩子中招,父母也不要過分焦急,去年兒子住院,有個老教授來查房,他說的話讓我印象很深刻:“你們大人別天天苦著個臉,越是讓孩子看到這樣,他越是好不了,因為你把情緒也傳染給他了,免疫系統的發揮,和人的心態也是有很大關係的。”

所以,在流感高發期,雖然醫院人滿為患,排隊都是以小時計,大人孩子都很受罪,我們還是要給孩子展現一個樂觀的態度。

我們在帶孩子去醫院前,可以做些有助於醫生為孩子診斷的準備工作:

1、孩子的病歷本&接種證必須帶

身邊有很多有心的父母,孩子生過什麼病,打過什麼針,吃的什麼藥,都有記錄下來,加上以往的病歷,裡面就能看到孩子的預防接種情況、過敏情況等。這種健康記錄完全可以給醫生當作參考(不用擔心在其他醫院的病歷,醫生會有想法,他們根本不在意)。

還有很重要的,就是記起孩子最近一次生病,還有近兩天的飲食情況,這些都有利於醫生更準確地排查和判斷。

2、孩子的排洩物&嘔吐物可以帶

如果孩子是因為腹瀉或嘔吐前去就診,定先用保鮮袋保存好糞便或嘔吐物,帶去醫院。如果懷疑孩子是誤食藥物或食物,不妨把包裝或說明書也帶上。生病後吃過的藥物,也要帶到醫院,告訴醫生。

3、高熱時,可先正確使用退燒藥

如果發燒超過38.5度,尤其是孩子不滿3歲,有過熱性驚厥病史的,一定要先給孩子退燒,注意不要給孩子包裹得太嚴實,不利於降溫。

如果沒超過38.5度,先給物理降溫的同時,在去醫院的路上,因為路途遙遠和等待時間長的關係,也要隨身帶好退燒藥和足夠的水,以備中途出現高燒,能及時緩解。

流感高峰期!你的孩子中招了嗎?

4、日用品隨身帶,別給孩子吃太多

孩子在就診時容易感到不適,最好帶上尿布、玩具、奶瓶、水壺這些孩子經常要用到的東西。

玩具主要是幫他緩解焦慮,打發時間。輸液時餓了渴了,或者拉了吐了,孩子愛喝的飲料、喜歡的食物、幹/溼紙巾、尿布、乾淨的衣服這些,都能讓孩子感覺稍微好些,減少哭鬧。

不過,就診前,給孩子吃東西、喝水也不要太多,胃裡食物過多,會影響多項檢查。

5、如果可以的話,大人先去掛號

和我們平常想的不太一樣,某些時候,深夜的兒科人可能特別多,前面100多號人都可能出現,反倒是週四、週五的下午,人卻偏少。

我們不妨視孩子的情況,合理安排就診時間。不得已要在人多的時候去醫院,可以讓大人先去排號,讓孩子在家待著,避免去了醫院交叉感染,孩子在家待著也稍微舒服一些。等差不多快到號了,再把孩子送去醫院。

雖然醫院每天都反覆消毒,但是醫院畢竟是生病的人集中的地方,孩子免疫力又不如成人,孩子還是很容易受到細菌感染的,所以要把孩子緊緊帶在身邊,不能讓他亂跑,更不能讓他亂摸或者被剮蹭,醫院裡的銳物尤其危險。

流感高峰期!你的孩子中招了嗎?

7、試試看給孩子介紹看病的流程

如果孩子已經3歲,能語言溝通了,我們可以試著告訴他,我們來醫院是在做什麼,看病有怎麼樣的一個過程,他要做些什麼事,讓孩子有參與感,而不是被動地接受。比如說“醫生的聽診,X光檢查,都是不會痛的,寶寶不用擔心哦。”

這樣能有效緩解孩子的焦慮和恐懼感,甚至能讓他把看病當作遊戲來體驗,這樣孩子就會更配合治療。

8、家長配合醫生也得恰當適時

醫生給孩子看病的時候,最好少說話、勤動手。能理解很多媽媽在醫生給孩子聽診時,一直說個不停,想把情況一口氣說個遍。

但其實醫生戴上聽診器時,根本聽不清旁邊的人在說什麼。不如先主動幫醫生拉開孩子厚厚的衣物,等醫生聽完,再按部就班地講給醫生聽也不遲。

9、提供給醫生準確的信息

前面準備了很多資料,等醫生需要時,儘可能全面、精準地提供給醫生,以便他能快速把握病情,給出治療方案。

最好能按照一定的順序,比如孩子感覺不舒服,是哪個症狀先出現;吃的食物和藥,哪個先吃哪個後吃。不加順序,一股腦地倒出來,只會加重醫生的工作負擔。

父母需要了解清楚孩子的所有情況和治療方法,確實地記下了,才算是有效的就診。一般來說,需要了解的內容有:

孩子是什麼病症,做了哪些檢查和治療,化驗結果如何,做的CT、B超的結果是什麼、說明什麼,需要吃的藥的名稱、療程、每次劑量、服藥禁忌、副作用,如果有傷口要怎麼護理,何時複診。

如果孩子病情沒有好轉,甚至加重,在家應當怎麼處理。瞭解清楚了,記在備忘錄上,再離開醫院,就可以避免來回跑的尷尬。

希望這個流感季,每個孩子都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地度過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